有效期至長期有效 | 最后更新2021-02-26 20:55 | |
功能穿刺針 | 其他類別國產 | 器械類別三類醫療器械 |
進口品牌椎間孔鏡、國產品牌椎間孔鏡器械產品說明: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由于腰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或脫出后壓迫神經根或馬尾神經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是臨床常見病和腰腿痛主要的原因,常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 諸多痛苦,甚至喪失勞動能力。腰突癥為多見的疾病之一,西方國家發病率 1.6%~2.2%,美國因此病住院達 110—125 人/10 萬人/年,國內中華骨科學會脊柱外科學組唐天駟教授統計 14 個省 608 所醫院,推斷全國 每年需手術者約上百萬人。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部位,90%以上在 L4-5 和 L5-S1(腰 5 骶 1)節段,L3-4 椎間盤突出占 2%,2 個節段同時突出占 6%~19%,而高發的 L5-S1 由于生理結構的原因普通經皮介入方式很 難到達。按椎間盤突出的程度又可分為:
1、膨出型:纖維環有部分破裂,而表層完整,髓核因壓力而向椎管局限性隆起,但表面 光滑。這一類型經保守治療大多可緩解或治愈。
2、突出型:纖維環完全破裂,髓核突出向椎管,僅有后縱韌帶或一層纖維膜覆蓋,表面 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狀。常需手術治療。
3、脫出與游離型:破裂突出的椎間組織或碎塊脫入椎管內或完全游離。此型不但可引起 神經根癥狀,還易壓迫馬尾神經,一般非手術治療無效。
膨出 突出 脫垂 游離
治療方法
1、保守治療:一般是指不采用開刀或微創等侵入、介入方式治療,而是采用物理、 藥物等治療方法,只能對于極輕度的椎間盤突出癥狀有一定效果。
2、開放手術:通過表皮、肌肉、筋膜等開一個十幾厘米的切口,避開神經和血管到 達病變處,手工去除腰椎間盤突出組織,解除對神經的壓迫。傳統的椎間盤摘除術有開 窗法、半椎板切除以及全椎板切除等方法。
3、微創治療: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一種新治療方法,在影像設備和內窺鏡等可視設 備的幫助下,通過微創手術器械進入到體內疝出部位,并通過消融椎間盤組織或摘除髓 核以解除對神經的壓迫,創口從幾毫米到十幾毫米。間接減壓的介入治療(臭氧、激光、射頻、等離子、膠原酶、切吸等)因效果不明確而逐漸落后,而直接減壓的內鏡下摘除術(椎間孔鏡、椎間盤鏡、楊氏鏡、腹腔鏡等)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微創手術,其中最先 進的椎間孔微創手術效果已與開窗等傳統手術相當。
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方法對比
方法 | 保守治療 | 介入治療 | 微創手術 | 開放手術 |
適應癥 | 極 輕 度 癥 | 包容性、輕度的膨出和 | 各型突出癥,馬尾綜合 | 須符合開放手術標準 |
狀 | 突出 | 征 | ||
治療原理 | 物理,藥物 | 間接減壓,靠自然回縮 | 直接減壓,摘除突出物 | 直接減壓,摘除突出物 |
效果 | 不明確 | 不能徹底清除疝出和修 | 徹底去除壓迫原因,效 | 徹底去除壓迫原因,效果好, |
復組織,效果不明確 | 果快速,明顯 | 明顯 | ||
組織損傷 | 如注射不準或劑量過大 | 創口小,基本不刺激神 | 創口大,要剝離肌肉和韌帶, | |
時有較大損傷 | 經,保持脊柱結構和穩 | 切除椎板,破壞脊柱穩定性, | ||
定性,瘢痕很小 | 干擾椎管和神經,較大瘢痕 | |||
感染風險 | 低 | 低 | 高 | |
并發癥 | 復發率高,術后疼痛時 | 并發癥較低,復發率低, | 有許多不可預知的后遺癥,比 | |
間長,且有不可預知的 | 部分設備有神經損傷的 | 如長期疼痛和部分功能障礙 | ||
后遺癥 | 風險 | |||
操做控制 | 不可視,操做盲目,治 | 內鏡下可視,避開神經, | 開放下可視,直接摘除疝出物 | |
療無明確評價標準 | 直接摘除疝出物 | |||
手術時間 | 短 | 較短(1 小時內) | 較長(數小時) | |
技術要求 | 較簡單 | 較高 | 較高 | |
麻醉風險 | 局麻或無需麻醉 | 局麻,病人保持清醒, | 全麻,不能得到病人反饋,有 | |
可以反饋手術感覺 | 神經損傷時無法得知 | |||
再次修復 | 可微創或開刀手術翻修 | 可開刀手術翻修 | 再次手術非常困難 | |
術后恢復 | 靠人體自然吸收,術后 | 當天可出院,恢復時間 | 住院數天,恢復時間很長 | |
疼痛時間長,恢復慢 | 短 | |||
門診手術 | 可以 | 可以 | 不行 | |
手術費用 | 低 | 中等 | 很高 |
注:微創與介入治療最根本的區別在于是否直接減壓,是否直接徹底地清除壓迫神經的組織。
不同微創手術技術比較
方法 | 椎間孔鏡 | 側后路椎間盤鏡(YESS) | 后路椎間盤鏡(MED) | 前路腹腔鏡 |
適應癥 | 所有類型椎間盤突出癥,包 | 包 容 性 椎 間 盤 突 出 或 部 | 幾乎所有類型椎間盤突 | 退變嚴重,脊柱 |
括游離,巨大,伴椎間孔狹 | 分 后 縱 韌 帶 下 型 椎 間 盤 | 出,包括骨性狹窄及黃韌 | 不穩,需行固定 | |
窄以及馬尾綜合征。 | 脫出,無法處理游離脫出 | 帶肥厚。極外側型和椎間 | 和融合的病例 | |
或巨大型和 L5-S1 型。 | 孔狹窄為相對禁忌癥 | |||
手術入路 | 經皮側后經椎間孔入路,由 | 經側后路經 Kambin 安全 | 經后路椎板入路,咬除部 | 經腹部進入,摘 |
外到內(Outside-In),直接 | 三角區進入椎間盤,由內 | 分椎板及黃韌帶,類似于 | 除椎間盤組織, | |
在椎管內到達疝出位置進行 | 到外( In-Outside),行 | 開窗手術 | 大部分行置入物 | |
摘除,也可以進椎間盤減壓 | 椎間盤內減壓 | 融合與固定 | ||
手術目的 | 直接減壓,摘除疝出物 | 間接減壓,輕度包容型可 直接減壓 | 直接減壓,摘除疝出物 | 直接減壓,融合 |
手術切口 | 8mm | 8mm | 20mm | 10mm |
效果 | 各 型 突 出 尤 其 對 游 離 脫 出 | 包容型效果較好 | 效果與開放手術類似,療 | |
型,L5-S1 型效果快而明顯 | 效確切、穩定 | |||
臨床應用 | 最新的微創技術,2008 年后 | 應用時間較早,90 年代末 | 開始于 90 年代,購買醫 | 學術爭議大,開 |
發展,正處在快速發展期 | 發展,技術相對成熟 | 院很多,但開展并不多 | 展早但應用少 | |
說明 | 適應癥廣,各型突出,經擴 | 適應證相對狹窄,難以取 | MED 切口大,出血多,要 | 前路腹腔鏡不干 |
大后的椎間孔進入椎管,工 | 出脫出型和游離型碎片, | 剝離肌肉和韌帶,咬除部 | 擾椎管神經,不 | |
作套管容易置入,不經過狹 | 對 中 央 椎 管 和 側 隱 窩 狹 | 分椎板,影響脊柱穩定 | 影響后柱穩定, | |
小的 Kambin 三角區,避免了 | 窄,髂嵴較高的 L5-S1 突 | 性;手術會干擾椎管和神 | 但技術復雜,創 | |
穿刺與置管過程對出行神經 | 出極難處理。穿刺和置管 | 經,術后可能會帶來不可 | 傷大,住院時間 | |
根和神經節的損傷。不破壞 | 需通過狹窄的三角區,易 | 預知的后遺癥,比如長期 | 長,并發癥發生 | |
脊柱穩定性;術后不會形成 | 刺激和損傷神經,嚴重時 | 疼痛和部分功能障礙,手 | 率很高,甚至遠 | |
瘢痕組織,造成神經粘連, | 可 導 致 神 經 根 功 能 永 久 | 術留下瘢痕較大,再次補 | 遠 高 于 開 放 手 | |
后遺癥和并發癥極低。最微 | 損傷。開展較早,技術成 | 救手術將變得困難。 | 術。 | |
創的手術,局麻,恢復快, | 熟,操做簡單 | |||
可門診手術,遠期療效確切, | ||||
穩定 |
FIEGERT椎間孔鏡手術系統產品介紹
德國費格椎間孔鏡手術系統是一種非常安全而且高效的手術器械系統。通過皮膚表面小切口可以溫和的擴開肌肉和組織,感染的風險極低,使用Fiegert手術器械,隔離的椎間盤物質能直接完全的被清除,并且復發率極低。Fiegert椎間孔鏡系列產品經過近幾年的推廣,手術量每年成倍增長,經過各專家對椎間孔鏡的不斷創新和完善,越來越多的中國骨科大夫已經熟練掌握此技術,造福于廣大病患。
主要附件包括以下組成部分:
主 鏡:借助影像系統觀察鏡下組織
擴張器: 用于擴張軟組織
定位器: 用于安全地進入與定位
安全骨鉆:在引導線引導下,逐級擴大椎間孔
鏡下環鋸:用于打磨小關節突、去除增生及鈣化組織
調節器: 用于調整定位點
工作套筒:放置在突出物頂部,保護神經及軟組織
抓取鉗: 用于摘除疝出的髓核
骨引導絲: 用于引導器械準確定位
公司名 | 山東眾遠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旗艦店) | 經營模式 | 生產企業 |
---|---|---|---|
公司所在地 | 山東/濟南市 | ||
主營行業 | 醫療器械 / 介入器材 , | ||
主營產品或服務 | 介入器材|||血管內導管 | ||
公司簡介 | 查看更多 > |
山東眾遠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聯系人:鄭經理
聯系電話:請用微信二維碼獲取聯系電話或者登錄注冊后查看
13911510063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官方公眾號
微信掃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