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消栓口服液 |
品牌名稱 | 德濟 |
注冊商標 | 德濟 |
國家基藥 | 否 |
醫保產品 | 否 |
中標產品 | 否 |
適用科室 | 兒科 |
適應病癥 | 用于促進幼兒、兒童正常生長發育,以及兒童孕婦補充鈣質。 |
規 格 | 20片*5板/盒*120盒/件 |
主要成分 | 本品為復方制劑,其組分為每片含鹽酸賴氨酸50mg,磷酸氫鈣150mg(相當于鈣35mg)、維生素D2為0.05mg、維生素B1為0.05mg。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4片,一日3-4次。嚼服或研碎后加入牛奶中服用。
|
性狀劑型 | 片劑 |
銷售包裝 | 紙盒 |
運輸包裝 | 紙箱 |
功能主治 | 適用于需要同時補充賴氨酸、鈣、及維生素B者。臨床用于促進幼兒、兒童正常生長發育,以及兒童孕婦補充鈣質。 |
補充說明 | 不良反應: 少有,可有噯氣,便秘,腹部不適,高鈣血癥,腎結石等。 禁忌: 高鈣血癥患者禁用。高鈣尿癥患者禁用。含鈣腎結石或有腎結石病史患者禁用。類肉瘤病(可加重高血鈣癥)患者禁用。維生素D增多癥患者禁用。高磷血癥伴腎性佝僂病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1.心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不全慎用。 2.當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用。 3.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護下使用。 4.請將本品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藥理作用: 鹽酸賴氨酸是維持機體氮平衡的8中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和代謝,有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及智力發育的作用。鈣離子是維持神經、肌肉和骨骼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能促進骨骼與牙齒的鈣化形成。對維持正常的心、腎、肺和凝血功能,以及細胞和毛細血管通透性也起重要作用,另外,鈣還參與調節神經遞質和激素分泌和貯存,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興奮性,以及氨基酸的攝取和結合、維生素B12的吸收等。維生素B族藥物作為輔酶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組織呼吸以及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類的代謝過程。可維持心臟、神經及消化系統的正常功能,維持紅細胞的完整性。維生素D促進小腸粘膜刷狀緣對鈣的吸收及腎小管重吸收磷,提高血鈣、血磷濃度,協同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促進舊骨釋放磷酸鈣,維持及調節血漿鈣、磷正常濃度。維生素D促進鈣沉著于新骨形成部位,是檸檬酸鹽在骨中沉積,促進骨鈣化及成骨細胞功能和骨樣組織成熟。維生素D攝入后,在肝細胞線粒體中受25-羥化酶系統催化生成骨化二醇(25-OHD3),經腎曲小管細胞1-羥化酶系統催化。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骨化三醇[1-25-(OH)2D3]。 貯藏: 密封,在陰涼干燥處保存。 |
經銷企業 | 吉林德濟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二維鈣賴氨酸片
英文名稱:Diavitamin,CalciumHydrogenPhosphateLysineTablets
商品名稱:二維鈣賴氨酸片
【成份】本品為復方制劑。其組分為每片含鹽酸賴氨酸(C6H14N2O2?HCl)50mg,磷酸氫鈣(CaHPO4?H2O)150mg、維生素D2、維生素B等分子式:C6H14N2O2HCl;CaHPO4H2O維生素D2、維生素B
【性狀】本品為白色片
【適應癥】
用于促進幼兒、兒童正常生長發育,兒童、孕婦補充鈣質。
【功能主治】用于促進幼兒、兒童正常生長發育,兒童、孕婦補充鈣質。
【規格】每片重0.35g
【包裝】鋁塑包裝10片/板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4片,一日3~4次。嚼碎或研碎后加入牛奶中服用更佳。鈣劑每日需用量初生~3歲400~800mg,4~6歲800mg,7~10歲800mg,成人800~1200mg,孕婦1200mg,乳母1200mg(以上均指元素鈣)。
【不良反應】
鈣劑按推薦劑量服用,少有不良反應,可有噯氣,便秘,腹部不適。少見的不良反應有高血鈣癥和腎結石,易發生于長期或大劑量服用或患有腎功能損害時,表現為厭食、惡心、嘔吐,便秘,腹痛,肌肉軟弱無力,心律失常、意識模糊、高血壓以及骨石灰沉著等。維生素D按推薦劑量服用無不良反應。但短期內攝入超量或長期服用大量維生素D,可導致嚴重中毒反應。(如成人攝入維生素D每日20萬~60萬單位,小兒每日20萬~40萬單位,數周或數月可致嚴重毒性反應)。發現下列情況需高度警惕維生素D中毒表現:便秘、腹瀉、煩躁、嗜睡,持續性頭痛、食欲減退、口內有金屬味、惡心嘔吐、口渴、疲乏、無力。骨痛、肌痛、尿渾濁、驚厥、高血壓、眼對光刺激敏感度增加、心律失常、偶有精神異常、皮膚搔癢、嚴重腹痛(有時誤診為胰腺炎)、夜間多尿、體重下降。
【禁忌】高鈣血癥患者禁用。高鈣尿癥患者禁用。含鈣腎結石或有腎結石病史患者禁用。類肉瘤病(可加重高鈣血癥)患者禁用。維生素D增多癥患者禁用。高磷血癥伴腎性佝僂病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對診斷的干擾:長期或大劑量應用鈣劑可致血清磷濃度降低。慢性腹瀉或胃腸道吸收功能障礙者慎用(鈣的吸收較差,而腸道排鈣增多,此時對鈣劑的需用量增加)。慢性腎功能不全慎用(腎臟對鈣排泄減少,注意高血鈣癥)。心室顫動者慎用。長期大量用藥應定期測血清鈣濃度、尿鈣排泄量;血清鉀、鎂、磷濃度;血壓及心電圖。服用洋地黃類藥物期間慎用。治療低鈣血癥前,應先控制血清磷的濃度,并定期復查血鈣等有關指標;除非遵醫囑,避免同時應用鈣、磷和維生素D制劑。血液透析時可用碳酸鋁或氫氧化鋁凝膠控制血磷濃度,維生素D療程中磷的吸收增多,鋁制劑的用量可以酌增。由于個體差異,維生素D用量應根據臨床反應調整。維生素D對診斷的干擾:維生素D可促使血清磷酸酶濃度降低,血清鈣、膽固醇、磷酸鹽和鎂的濃度可能升高,尿液內鈣和磷酸鹽的濃度亦增高。下列情況慎用維生素D:動脈硬化、心功能不全、高膽固醇血癥、高磷血癥(可引起鈣質轉移);對維生素D高度敏感及腎功能不全(腎性佝僂病患者維生素D的需用量減少,嬰兒可因此引起的特發性高鈣血癥);非腎臟病用維生素D治療時,如患者用維生素D異常敏感,也可產生腎臟毒性。服用含維生素D制劑療程中應注意檢查:血清尿素氮、肌酐和肌酐清除率、血清堿性磷酸酶、血磷、24小時尿鈣、尿鈣與肌酐的比值、血鈣(用治療量維生素D時應定期監測,維持血鈣濃度2.00~2.50mmol/L)、以及骨X線檢查等。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一般需補充鈣劑,但用法用量應遵醫囑。目前尚無鈣劑對胎兒影響的動物和人體實驗。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維生素D制劑。高鈣血癥孕婦可伴有對維生素D敏感,應注意劑量調整。功能上又能抑制甲狀旁腺活動,以致嬰兒有特殊面容,智力低下及患遺傳性主動脈弓縮窄。
【藥物相互作用】
大量飲用含酒精和咖啡因的飲料以及大量吸煙,均會抑制口服鈣劑的吸收。大量進食含纖維素的食物,能抑制鈣的吸收,因鈣與纖維素結合成不易吸收的化合物。本品與苯妥英鈉或氟化物同用,二者吸收均減低。與四環素、降鈣素或硫酸纖維素合用,可降低它們的吸收或療效。維生素D、避孕藥、雌激素能增加鈣的吸收。含鋁的抗酸藥與本品同服時,鋁的吸收增多。本品與噻嗪類利尿藥合用時,易發生高鈣血癥,(因增加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本品與含鉀藥物合用時,應注意心律失常的發生。與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同用,血鈣可明顯升高至正常以上,但鹽酸維拉帕米等的作用則降低。與其他含鈣或含鎂的藥物合用,易發生高鈣血癥或高鎂血癥,尤其是腎功能不全時。制酸藥中的鎂劑與維生素D同用,特別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人可引起高鎂血癥。巴比妥類、苯妥英鈉、抗驚厥藥、撲米酮等可降低維生素D的效應,長期服用抗驚厥藥時應補給維生素D以防骨軟化癥。降鈣素與維生素D同用可抵消前者對高鈣血癥的療效。大劑量鈣劑或利尿藥與常用量維生素D同用,有發生高鈣血癥的危險。考來烯胺、考來替泊、礦物油、硫糖鋁等均能減少小腸對維生素D的吸收。洋地黃類與維生素D同用時應謹慎,因維生素D引起高鈣血癥,容易誘發心律失常。大量的含大磷藥物與維生素D同用,可誘發高磷血癥。
【藥物過量】大劑量或長期服用鈣劑每日超過2000~25000mg或存在腎功能損害時,易發生藥物過量。高鈣血癥的早期表現有嚴重的便秘、進行性口干、持續頭痛、食欲減退、煩躁、精神抑郁、口內有金屬味、肌肉軟弱無力。后期表現有倦睡、意識模糊、高血壓、眼睛和皮膚對光敏感性增強、心律失常、惡心、嘔吐,并有尿量增多和排尿次數增多。在嚴重的高鈣血癥,心電圖Q-T間期可縮短。逾期的處理:輕度高鈣血癥只需停用鈣劑和其他含鈣藥物,減少飲食中鈣含量,當血鈣濃度超過2.9mol/L(120mol/L)時,需立即采取下列措施:輸注氯化鈉注射液,并應用高效利尿藥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以迅速增加尿鈣排泄;測定血清鉀和鎂濃度,如降低,應予糾正;監測心電圖,并可用β受體阻滯劑,以防止嚴重的心律失常;必要進行血液透析,應用降鈣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密切隨訪血鈣濃度。短期內攝入大劑量或長期服用超劑量維生素D,可導致嚴重中毒反應。維生素D中毒引起的高鈣血癥,可引起全身性血管鈣化、腎鈣質沉淀及其它軟組織鈣化,而致高血壓及腎功能衰竭,上述不良反應多發生于高鈣血癥和伴有高磷血癥時。兒童可致生長停滯,屢見于長期應用維生D2每日1800單位后。中
【藥理】鹽酸賴氨酸是維持機體氮平衡的8種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和代謝,有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及智力發育的作用。鈣離子是維持神經、肌肉和骨骼正常發育所必需的;能促進骨骼與牙齒的鈣化形成。對維持正常的心、腎、肺和凝血功能,以及細胞和毛細血管通透性也起到重要作用,另外,鈣還參與調節神經遞質和激素的分泌和貯存,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興奮性,以及氨基酸的攝取和結合、維生素B12的吸收等。維生素B族藥物作為輔酶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組織呼吸以及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類的代謝過程。可維持心臟、神經及消化系統的正常功能,維持紅細胞的完整性。維生素D促進小腸黏膜刷狀緣對鈣的吸收及腎小管重吸收磷,提高血鈣、血磷濃度,協同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促進舊骨釋放磷酸鈣,維持及調節血漿鈣、磷正常濃度。維生素D促進鈣沉著于新骨形成部位,使枸櫞鹽酸在骨中沉積,促進骨鈣化及成骨細胞功能和骨樣組織成熟。維生素D攝入后,在肝細胞微粒體中受25-羥化酶系統催化生成骨化二醇(25-OHD3),經腎近曲小管細胞1-羥化酶系統催化,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骨化三醇[1-25-(OH)2D3]。
【執行標準】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品標準WS-10001-(HD-0396)-2002
【藥代動力學】
正常時口服鈣劑1/5~1/3被小腸吸收,維生素D和堿性環境促進鈣的吸收,食物中的纖維和植物酸則減少鈣的吸收。當肌體存在鈣缺乏或飲食中鈣含量低時,鈣的吸收增加。鈣的血漿蛋白結合率約45%。口服鈣劑80%自糞便排泄,其中主要為未吸收的鈣,20%自腎臟排泄,其排泄量與腎功能及骨鈣含量有關。維生素B族藥物主要由胃腸道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腸,飲酒過多能阻止其吸收,吸收后分布到各種組織。肝內代謝,經腎排泄。維生素D由小腸吸收,維生素D2吸收需膽鹽與α-球蛋白結合后轉運到身體其他部位,貯存于肝和脂肪。維生素D2的代謝、活化首先通過肝臟,其次為腎臟。t1/2為19~48小時,作用開始時間12~24小時,治療效應需10~14天,作用持續時間,最長6個月,重復劑量有累積作用。骨化二醇代謝活化于腎臟,骨化三醇不需要代謝活化,部分降解于腎臟。
【ATC分類】A12A
【編碼】HF000806
【貯藏】密封,在陰涼干燥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