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肖海鵬教授團隊在醫院管理領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該研究首次從大數據驅動的角度,對臨床??频姆漳芰M行了客觀評價并提出針對性改進建議。
該研究首次從大數據驅動的角度,對臨床專科的服務能力進行了客觀評價并提出針對性改進建議。
2023年12月22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一院”)肖海鵬教授團隊的最新醫院管理研究成果“Data-Driven Surgic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Improvement: An Exploration in an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in China”在國際知名同行評議期刊NEJM Catalyst在線發表,這也是中國特刊首批刊發的三篇文章之一(中山一院團隊、北京協和醫院團隊、復旦華山醫院團隊)。該研究首次從大數據驅動的角度,對臨床??频姆漳芰M行了客觀評價并提出針對性改進建議。
醫院臨床專科的服務能力與績效評估、改進是一個復雜且多面的話題。長期以來,中國臨床專科的評價主要依據專家主觀印象,客觀科學評價臨床服務能力、診療效率、質量安全等重要維度的可量化指標體系還較少。如何提升數據和測量的準確性并制定戰略及實施改進等問題一直是國際和中國醫療能力與績效評估領域所面臨的挑戰。
2022年1月,根據中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政策,醫院啟動臨床??婆c人才服務能力評價體系建設,由院長書記制定戰略計劃,主管副院長牽頭各個臨床科室及聯合管理部門形成醫療+管理MDT工作機制,目前已實現臨床術科、非術科服務能力評價模型建設。接下來,醫院將成立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評價工作領導小組,以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為導向,??婆c人才評價機制為抓手,實現對術科、非術科、醫技、護理的全覆蓋,對臨床??频囊幠?、人員、績效等資源分配等做出科學的決策。
在本研究中,肖海鵬教授團隊報道了中山一院依據國家醫學中心培育單位收治疑難重癥及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功能定位,緊密結合中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政策,應用國際經典醫療績效評價與質量管理理論框架和國內外數據編碼標準,創建基于數據驅動的術科績效評價模型,對該院2019-2022年間267,411份電子病歷進行分析,開展提升術科臨床服務能力的數據挖掘與案例研究,不斷改進醫療質量與服務效率。該研究為中國醫院??瓶冃гu估領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參考,也為國際同行提供了中國醫療改革和創新的重要實踐,展現了中山一院作為國家首批高質量發展試點醫院在醫療管理領域的研究實力和創新能力。
此項工作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管中心“基于真實場景的公立醫院臨床??品漳芰搬t師執業能力評價研究”專項課題支持,并授予臨床??婆c人才評價數據建模聯合實驗室;獲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與信息化司授權牽頭制定“臨床??婆c人才服務能力評價體系建設規范”;并成功獲批廣州市衛生健康科技重大項目資助。
▲國家衛健委醫管中心授牌成立聯合實驗室
NEJM Catalyst是國際四大頂級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雜志發起創立、聚焦醫院管理領域的姊妹平臺,專注于發表醫院管理領域的新理念和新實踐,通過國際同行評議連續出版,其刊發論文代表了國際醫療行業的最前沿的管理實踐和研究。NEJM Catalyst中國特刊致力于在全球醫療管理領域內發出中國的聲音,探討了健康中國戰略下中國醫療健康體系的顯著進步和創新示范,為全球醫療管理貢獻新的視角和研究價值。
▲NEJM Catalyst中國特刊封面
論文鏈接:
https://catalyst.nejm.org/doi/full/10.1056/CAT.23.0292
本文來源:健康界 作者:健康界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