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醫保目錄即將執行!607個藥品限制支付(附名單)
現行目錄內有607個藥品限制支付。
現行目錄內有607個藥品限制支付。
2024年1月1日,新版醫保目錄將落地執行。賽柏藍梳理發現,現行目錄內有607個藥品限制支付。
01
2023版醫保目錄,2024年1月1日執行
大批藥品支付限制調整
12月13日,2023版國家醫保目錄正式發布,新增126種藥品,調出一種(用于治療成人慢性丙型肝炎,艾爾巴韋格拉瑞韋片),目錄內藥品總數增至3088種——其中西藥1698種、中成藥1390種,中藥飲片892種。
2023版目錄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2022版醫保目錄同時廢止。
新版醫保目錄藥品總數增加的同時,存在支付限制的藥品總數有所減少,目前共有607個藥品仍有備注,與2022版醫保目錄中683個藥品存在支付限制相比,限制總量減少約11%。
607個存在支付限制的藥品中有295個為常規目錄藥品,包括215個西藥、80個中成藥;312個為談判競價藥品,包括協議期談判西藥265個,協議期談判中成藥33個,競價藥品部分14個。
分類型看,607個藥品的支付限制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文末分類附名單)——
1、限制患者和適應癥:共有183個西藥、55個中成藥,以及260個協議期談判西藥、30個協議期談判中成藥、14個競價藥品限制患者和適應癥使用。
2、限二線用藥:共有24個西藥、5個協議期談判西藥限二線用藥,其中部分對患者及適應癥有相關限制。
3、限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共有41個中成藥、9個協議期談判中成藥限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均為中藥注射劑,其中部分對患者及適應癥有相關限制。
4、限兒童患者:共8個協議期談判西藥限兒童或嬰兒患者。
5、限支付保險:共有9個西藥、2個中成藥限工傷或生育保險。
據統計,新版醫保目錄在2022年版的基礎上剔除了對百余個藥品的支付限制,其中包括多個知名品種。例如,上一版目錄中,奧司他韋顆粒劑被備注為“限流感重癥高危人群及重癥患者的抗流感病毒治療”,新版醫保目錄中,這一限制被解除。
中藥飲片部分調整不大,892個中藥飲片中依然有丁香、三七粉、小茴香等116個中藥飲片備注為單獨使用時統籌基金不予支付,且全部由這些飲片組成的處方統籌基金也不予支付。
02
醫保支付限制調整
進一步加強醫保基金監管
就今年目錄內藥品支付范圍的調整來看,國家醫保局在調整確定醫保藥品支付范圍上做了三點考慮:
此前,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限定醫保藥品支付范圍自2004年開始實施,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對維護基金安全,防止藥品濫用等發揮了一定作用,但隨著藥品使用監管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在說明書之外再對藥品支付范圍進行限定的必要性已大幅降低。并明確,在確保基金安全和患者用藥公平的前提下,按照減少增量、消化存量的原則,逐步將目錄內藥品的支付范圍恢復至藥品說明書。
這也進一步說明,藥品醫保支付范圍的調整更需要考慮臨床用藥情況和醫保基金支付能力。而藥品的醫保使用限定調整,也意味某些藥品在臨床上將獲得更多應用場景。
根據國家醫保局要求,各地要嚴格執行《2023年藥品目錄》,不得自行調整目錄內藥品品種、備注和甲乙分類等內容。
《2022年度醫保基金飛行檢查情況公告》顯示,43家醫療機構存在將不屬于醫保基金支付范圍的醫藥費用納入醫保基金結算的問題,約占總抽查定點醫療機構數量(48家)的90%。藥品超限制支付被大面積通報,部分醫療機構直接被罰款。
在本次新版醫保目錄發布之際,國家醫保局規定,要及時更新信息系統和數據庫,將新增的藥品按規定納入基金支付范圍,調整“備注”內容的藥品要更新支付范圍,調出的藥品要同步調出基金支付范圍,并及時在智能監管子系統中進行維護,加強基金監管。
END
作者 | 陳芋 顏色
來源 | 賽柏藍
后文名單依以下順序排列——
1、限制患者和適應癥(共183個西藥、55個中成藥,以及260個協議期談判西藥、30個協議期談判中成藥、14個競價藥品)
2、限二線用藥(共24個西藥、5個協議期談判西藥)
3、限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共41個中成藥、9個協議期談判中成藥)
4、限兒童患者(共8個協議期談判西藥)
5、限支付保險(共有9個西藥、2個中成藥)
1、限制患者和適應癥(共183個西藥、55個中成藥,以及260個協議期談判西藥、30個協議期談判中成藥、14個競價藥品)
2、限二線用藥(共24個西藥、5個協議期談判西藥)
3、限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共41個中成藥、9個協議期談判中成藥)
4、限兒童患者(共8個協議期談判西藥)
5、限支付保險(共有9個西藥、2個中成藥)
本文來源:健康界 作者:健康界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