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百利天恒發布公告:其全資子公司SystImmune與百時美施貴寶就一款EGFR x HER 3雙抗ADC(BL-B01D1)達成獨家許可和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百時美施貴寶將獲得BL-B01D1除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益。為此,BMS需向百利天恒支付8億美元的首付款、最高達5億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以及最高至71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總的潛在交易費用高達84億美元。
8億美元,創下了國產創新藥出海的首付款紀錄,而且百利天恒很可能會拿到第一個里程碑付款5億美元。據披露,這款雙抗ADC目前正在開展全球多中心一期臨床(BL-B01D1-LUNG101),旨在評估其用于轉移性或不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2月12日,百利天恒-U全天20CM漲停,股價來到131.11元。
同類優效肺癌藥物
BL-B01D1是百利天恒基于自己EGFR x HER3藥物SI-B001開發成的ADC藥物。SI-B001雙抗在國內的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癥已經到達三期臨床。這一雙靶的成藥性已經得到證明。
健識局注意到,BL-B01D1目前正在國內進行三期臨床試驗,用于治療復發性或轉移性鼻咽癌。
圖源:www.chinadrugtrials.org
全球范圍內,布局雙抗ADC的企業也不多,除百利天恒外,還有阿斯利康的EGFR x c-MET ADC,百奧賽圖的HER2 x TROP2等雙抗ADC、以及前陣子被百濟神州退回的HER2 雙抗ADC(ZW49)等。
在今年的ASCO大會上,百利天恒公開了EGFR x HER3雙抗ADC的一項一期臨床結果:研究共納入195例患者經標準治療失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各腫瘤的總有效率ORR為45.3%,中位隨訪時間為4.1個月。
其中,38例EGFR陽性非小細胞癌患者整體ORR達到了63.2%,包含34例接受過三代EGFR抑制劑治療后耐藥的患者;EGFR野生型非小細胞癌組的ORR為44.9%;鼻咽癌組ORR也達到了53.6%。僅從肺癌的臨床結果來看,相較于其他HER3或TROP 2等ADC藥物,BL-B01D1表現出了更好的療效。
百時美施貴寶在新聞稿中指出,BL-B01D1在不同的實體瘤中具有廣泛的潛力,且安全性可控。百利天恒官網顯示,除了非小細胞肺癌外,針對BL-B01D1開展的臨床試驗還有結直腸癌、鼻咽癌、結直腸癌、乳腺癌、胃癌等,目前處在臨床2期。
對ADC而言,有效性是一方面,降低毒性也同等重要。百利天恒介紹,BL-B01D1的小分子毒素具有更強的腫瘤殺傷活性,但有效載荷采取了更具穩定性的“接頭”,避免藥物分子的脫落,讓藥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ASCO上公開的結果顯示,導致停藥或不能耐受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從目前公開的臨床結果上看,BL-B01D1暫無因藥物治療引起間質性肺炎的病例。
BL-B01D1能彎道超車嗎?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畢竟百利天恒公開的數據大都還只是一期臨床,劑量、人群爬坡以后能否穩定發揮還是未知。
意在O藥+ADC?
2023年中國創新藥物對外授權的品種不少,其中ADC藥物也有很多,為什么BMS愿意出這么高的價格去買一款藥?
BMS最為知名的藥物是PD-1藥物歐狄沃。O藥是全球第一個上市的PD-1,開啟了腫瘤免疫治療的時代。不過針對全球最高發的肺癌,O藥的成績一直不算如意。
起初競爭時,O藥的銷售額一直在領跑,但2016年8月,O藥在非小細胞肺癌III期臨床的意外爆冷,讓BMS失去了拿下單藥一線治療NSCLC的機會,拱手讓給了默沙東。O藥單藥失利后,BMS一直在努力加強O藥聯合療法在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的實力。直到2020年,BMS才用“O+Y”的聯合療法拿下了一線非小細胞肺癌的適應癥。
反觀K藥,早在2016年就拿下了單藥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適應癥,并借此一路領先,兩年后快速完成了對O藥銷售額的反超。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非小細胞肺癌藥物市場總銷售額為241億美元,其中60%都來自于以K藥首的免疫治療藥物,K藥在這一適應癥上獲得了約99億美元的銷售額,占到了當年的一半多。
2022年,O藥哪怕加上Y藥的銷售額也只達到了K藥的一半。而且根據BMS/小野制藥的專利布局,O藥中國、美國的專利將在2026、2027年后陸續到期,BMS必須在這之前更快地補上空缺。
目前,百利天恒的BL-B01D1最具實力的就是非小細胞肺癌。這恰恰是BMS在PD-1曾失利的陣地,重金出手也就合情合理了。
而且,比起單抗或者雙抗,業界當下更看好ADC。DS-8201大獲成功之后,跨國藥企不惜重金開啟布局:輝瑞用430億美元收購了Seagen;10月,默沙東斥資220億美元將第一三共的三款ADC藥物收入囊中;這次百利天恒的84億美元潛在交易額又創了國產ADC出海的交易額。
在ADC領域,BMS其實已經稍顯落后。今年以來,BMS加快了布局ADC的步伐:4月,BMS從一家德國的ADC研發公司Tubulis達成合作協議,以2275萬美元預付款、10億美元的里程碑款買進ADC。11月,BMS再以1億美元的預付款從Orum Therapeutics引進了一款新型ADC藥物ORM-6151。
根據這次的協議,百利天恒將和BMS共同分擔這款雙抗ADC的全球開發費用,以及在美國市場的利潤和虧損,并相互可以獲得對方在負責區域內的銷售分成。假如BL-B01D1成功,對BMS和百利天恒而言都是雙贏。
撰稿|楊曦霞
編輯|江蕓 賈亭
運營 | 廿十三
圖源丨視覺中國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健識局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