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新求變 打造山東醫院“福建艦” 專訪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院長
千醫的學科建設思路以創新驅動為重,田輝也總是將“求新求變”掛在嘴邊,他表示,其目的就是提升學科影響力。
千醫的學科建設思路以創新驅動為重,田輝也總是將“求新求變”掛在嘴邊,他表示,其目的就是提升學科影響力。
地處山東省會的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又稱山東省千佛山醫院,下稱“千醫”),從慈善醫院起家,到干部保健院,直至上世紀70年代末向社會開放,幾經更迭,如今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保健、預防、急救于一體的省級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新任院長田輝將千醫的目標比喻為打造省內醫院“三艦客”中最“年輕”的“福建艦”(他將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和千醫分別比作“遼寧艦”“山東艦”和“福建艦”),憑借求新求變的精神和“突出重點,發展強項,扶持特色”的學科建設原則,千醫以提高CMI值為臨床目標導向,正在不斷提升臨床創新能力,優化學科布局,其學科建設的思路及實踐,為同類醫院探討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鑒。
謀篇布局 尋找學科增長點
學科建設向來是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靈魂,提升醫院整體實力離不開各個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曾在齊魯醫院任職多年的田輝,2023年4月履新千醫,通過調研學習,同時憑借多年的醫院管理實踐經驗,他對千醫的高質量發展和學科建設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并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和舉措。
談起醫院學科建設的核心,田輝反復強調“臨床和創新”,具體來講,學科的門診、住院、手術質量、疑難程度、臨床能力和聲譽必須成為首要的學科評估指標;新技術的開展和科研成果轉化更是醫院學科建設的重要標志。至于醫院學科建設原則,則堅持“突出重點,發展強項,扶持特色”:即合理布局學科建設的重點,在不同的學科專業中選建一批優勢基礎較好的學科,以期增加醫院的整體綜合實力;重點關注具有傳統優勢和特色的學科(強項),通過醫院重點建設來強化特色和優勢;突出學科特色,以期在本地區形成傲視群雄的競爭優勢。
田輝表示,學科建設是千醫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其學科建設定位為疑難危重癥的防診治康研,尤其是大力發展器官移植,包括腎移植、肝移植、心臟移植、肺移植(近來已獲批資質)、胰腺和腎臟聯合移植、骨髓造血干細胞移植等;大力發展微創醫學(包括腔鏡、人工智能機器人、內鏡、消融、介入等微創手術);大力發展健康管理和一期創新藥物臨床試驗等。
為此,田輝剛一上任,便亮出學科建設管理的“三板斧”——定目標、追過程、拿結果。他強調,無論學科人才、學科平臺還是學科水平都要制訂相應的目標,最關鍵是目標要與現有團隊的能力和資源相匹配;過程管理也很重要,雖然學科建設是長期戰略,但醫院每年都要對學科建設過程進行復盤、反思、調整和優化;年底總結時則針對既定目標和分拆出來的任務清單,“一樣一樣對齊”,去除不符合標準和要求的結果,聚焦真正有價值、有影響力的結果,正所謂“干得多不如找得好”。至于如何尋找這樣的結果,田輝也自有一套方法:找標桿——選擇最合適的結果;找教練和陪練——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更好地成長;找“低垂的果實摘”——讓團隊及時獲得獎勵,對年輕人多表揚、少批評,得到正面反饋,讓團隊看到希望,提升團隊信心。
求新求變 提升學科影響力
千醫的學科建設思路以創新驅動為重,田輝也總是將“求新求變”掛在嘴邊,他表示,其目的就是提升學科影響力。
田輝認為,作為公立醫院,無論是推動服務管理創新,還是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創新驅動都是核心要素,具體到千醫,就是要鼓勵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尤其是機器人微創、器官移植、介入診療、消融等方面的新技術以及多學科診療(MDT)、團隊診療、加速康復外科(ERAS)、日間診療、中西醫結合、無痛診療等新型服務模式,提升醫療服務規范與水平,不斷提升醫院的疑難、危急重癥診療能力。
在田輝看來,醫院最大的能力便是吸引患者,至于如何吸引患者,法寶就在于“求新求變”。千醫大力推廣的ERAS新型服務模式便是醫院吸引患者的利器之一。作為胸外科著名專家,田輝表示,當今外科的三大發展方向分別是微創外科(MIS)、人工智能(AI)和加速康復(ERAS),且三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ERAS的理念最早來自上世紀90年代的丹麥,它以患者為中心,在外科、麻醉、護理、營養等多學科團隊協作的基礎上,通過綜合應用一系列具有循證醫學證據的圍手術期優化措施,減少手術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的創傷應激反應,達到加速康復的目的。
千醫的胸外科在全科推廣了ERAS理念,針對肺癌、食管癌、縱隔腫瘤、胸外傷等患者展開ERAS的臨床實踐和探索,并貫穿患者整個圍手術期,科室醫護團隊與全院多科室緊密協作,從患者入院開始進行標準化系統評估,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開展個性化治療,從入院宣教、心理護理、術前準備、呼吸功能管理、微創外科手術、麻醉方式優化、圍手術期疼痛管理、液體管理、抗菌藥物合理使用、靜脈血栓預防、營養支持和早期康復鍛煉等方面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提升。
田輝表示,ERAS是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要求,也是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更是患者就醫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期盼。順應形勢,醫院進一步提出了學科建設的“六化推行”:即醫院門診化、住院日間化、內科外科化、外科微創化、微創機器人化、微創四級手術優先化,從而將外科的三大發展方向有機地結合了起來,這也成為千醫在新技術、新服務模式方面的亮點所在。
2023年6月,田輝教授主持的《基于ERAS理念下肺癌微創診療關鍵技術的研究及其推廣應用》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他表示,在大力開展人工智能機器人微創手術后,胸外科僅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便于2023年9月14日順利完成了100余例患者安全、舒適且滿意度高的機器人微創手術。
育引結合 人才培養是關鍵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一向重視人才引進與培育的千醫,通過“育引結合”為醫院注入了不竭的發展動力。2023年,醫院將“三抓三提”(即“抓人才、抓學科、抓績效和提高度、提溫度、提速度”)作為重點工作,人才工作更是重中之重。醫教研創新發展平臺則成為醫院構建“平臺—人才—學科”高質量發展體系的基礎。田輝喜歡用“三天”來形容千醫搭建的醫教研協同發展平臺——“醫療是今天,科研是明天,教學是后天”。
田輝坦承,與“國家隊”醫院相比,千醫還存有一定差距,要想打造山東省的“福建艦”,在引才方面就要做到“主動出擊”,堅持“育引結合”,在全院營造“人人愛人才、人人引人才、人人佑人才、隨時隨地招錄人才”的氛圍,各科室也要營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環境。其中,“育”更為關鍵,根據過往經驗,田輝強調,要重點培養年輕的博士后人才,爭取讓更多博士后人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支持和發表高水平SCI文章,并對其進行分層培養,形成院級、省級、國家級人才梯隊。
千醫還十分重視學科文化的重要性,田輝表示,醫院文化不僅是醫院品牌、凝聚力、競爭力的集中體現,還能助力學科“比學趕幫超”快速發展。而倡導“崇德敬業、求精創新、人文關懷”的科室文化,引入良性競爭機制,也能讓所有千醫人實現自己的夢想,在共同奔赴夢想的路上,充滿自豪感和幸福感。
本文來源:健康界 作者:健康界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