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是兒童常見病、多發病,如何科學應對、就診、處理疾病和癥狀,是本次發布會關注的主要內容。
2023年3月26日,中西融合兒童健康發展平臺聚焦兒童呼吸、消化兩大系統疾病在廣州召開相關學術標準與公益項目新聞發布會。
兒科領域學術標準與公益項目成果發布,并答記者問
發布會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副總編王君平主持,中國中藥協會兒童健康與藥物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馬融教授、申昆玲教授以及龔四堂教授、許春娣教授、江米足教授、胡思源教授、劉傳合教授、閆慧敏教授等10位中藥協會兒童健康與藥物研究專業委員會核心專家共同出席會議,并答記者問。
王君平介紹,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是兒童常見病、多發病。據研究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學齡前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高達23.91%,我國兒童青少年哮喘患病869.07萬。根據WHO公布數據:全球每年約有17億例兒童期腹瀉病,以上疾病中,發熱是兒童最常見癥狀。如何科學應對、就診、處理上述疾病和癥狀,是本次發布會關注的主要內容。
發布會上半場:自由呼吸,自在成長
申昆玲教授發布了《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兒童哮喘行動計劃專項基金5年發展規劃》。該規劃指出要實現我國哮喘兒童急性發作0死亡目標,仍然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未來5年兒童哮喘行動計劃將圍繞規范診療、科普教育、強化管理、循證研究、中西醫結合等多方面開展積極努力的推進工作。
(申昆玲教授答記者問)
馬融教授發起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婦女兒童關愛工程“寶貝港灣·兒童健康中國行”——“兒童發熱規范診療與家庭照護促進行動”公益項目。該項目將推進中西醫結合用藥防治發熱臨床研究,研制中西醫結合防治兒童發熱診療方案,編撰適用家長和患兒的發熱家庭照護口袋書,以教會家長和患兒對發熱疾病的科學照護、指導臨床合理用藥退熱、降低臨床用藥風險、提升發熱診療水平。
(馬融教授答記者問)
同時,多項兒科呼吸領域學術成果發布。《中國哮喘兒童運動處方專家共識》《中國哮喘兒童運動處方30問》為哮喘兒童的科學運動提供了專業指導,讓臨床兒科醫師和家長們掌握哮喘患兒運動方式和運動量,讓哮喘患兒可以放心運動;《中成藥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臨床應用指南》展示了我國中醫藥循證實踐指南的高水平、高質量,也能讓兒科醫師臨床選藥看得懂、易掌握、會使用;《兒科疾病中藥真實世界研究設計指南》是對國家藥監局審評中心發布的真實世界研究相關文件的有益補充,為指導我國兒科中藥開展真實世界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導。
發布會下半場:健脾胃,促成長
首先發布的是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婦女兒童關愛工程“寶貝港灣·兒童健康中國行”——“兒童功能性胃腸病消化直通車”公益項目。該項目通過更新我國兒童功能性胃腸病臨床指南或共識,探索中醫藥防治兒童功能性胃腸病臨床價值,優化臨床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以提升我國等級、縣域、基層相關醫療機構對兒童功能性胃腸病的診療水平。
與兒童消化疾病有關的指南、共識也如期發布。《中成藥治療小兒腹瀉臨床應用指南》是一部高質量的中醫藥循證實踐指南,針對不同中醫證候兒童腹瀉給予不同藥物推薦,通過簡單臨床癥狀辨證,教會西醫師、全科醫師合理使用中成藥;《中國兒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診斷合治療共識2022》本次共識結合國際羅馬Ⅳ的內容作了相應更新,同時在化藥干預兒童消化不良應用有限的情況下,對有循證醫學證據支持的中成藥進行了推薦應用;《中國嬰幼兒功能性消化不良綜合征診斷共識》基于臨床兒科醫師、基層醫生的診療需求,以及患兒家長的治療需求,結合臨床中醫藥對消化不良癥狀的治療價值,2020 年 8 月中國中藥協會兒童健康與藥物研究專業委員會消化學組召開首次會議,提出制定嬰幼兒功能性消化不良綜合征診斷共識的必要性,并進行文獻的檢索、篩選及評價,隨后設計了12個關于嬰幼兒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的調查問卷,最終制定“嬰幼兒功能性消化不良綜合征診斷共識”,2022年7月已發表在中華兒科雜志。該共識填補了國際羅馬Ⅳ標準不適用診斷4歲以下嬰幼兒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空白。
出席本次發布會的媒體單位有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光明網、中國中醫藥報等數十家媒體,并同步在線直播。
本文來源:新康界 作者:健康界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