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具體路徑或許不同,但國考與DRG/DIP支付方式一定是兩個重要抓手。
公立醫院邁入高質量發展時代,機遇與挑戰并存。
到底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具體路徑或許不同,但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以下簡稱國考)與DRG/DIP支付方式一定是兩個重要抓手。
2023年是《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推行的第二年,也是國考推行的第五年,兩者考核側重點雖不同,但無疑都指向一點:公立醫院由過去的粗放型規模擴張,向高效內涵式高質量發展轉型。
如何答好國考與支付方式改革的考卷,助推公立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2023年3月3日,由海南博鰲醫學創新研究院、健康界共同舉辦,森世海亞集團公益支持的“公立醫院高質量醫保管理促進計劃系列線上研討會”第三場順利召開,會議主題便定為“DRG與績效國考并進,尋路醫院管理維新”。
此次會議,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黨委書記岳小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副院長潘曙明擔任會議主持人,多位醫療、醫保領域的專家就支付方式改革、國考、醫院精細化管理等話題進行了精彩的分析與討論。
DRG與國考新時代,公立醫院如何應對?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黨委書記岳小林指出,如何把支付改革與國考這兩份答卷做好,考驗著公立醫院管理者的智慧:一方面需深入理解相關政策,另一方面則需要改革內部管理與運行體系,積極適應政策與改革的要求。
森世海亞高級政策及市場準入總監代紅慶在致辭中指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時代,DRG與績效國考是醫院管理者繞不開的話題,將對行業產生持續影響。森世海亞將深入學習國家戰略,建設并持續促進與醫院的戰略合作關系,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以及人民健康事業,貢獻一份特別的植物力量。
健康界副總裁桂克全在致辭中指出,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績效國考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是醫院必須面對的兩道考題。作為一家醫療行業的平臺型機構,健康界將通過研討會等多種方式,挖掘、傳播新方法、新思路,同時打磨專業促進項目,助力醫院管理水平提升。
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主任、國家醫保DRG付費技術指導組組長鄭杰發表了《國家醫保CHS-DRG付費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演講。他指出,無序擴張式發展的時代已經結束,高效內涵式發展的時代即將到來,以CHS-DRG為代表的醫保新支付方式的出現,就是給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營造了一個兌現價值的支付環境。
鄭杰著重介紹了DRG/DIP支付三年行動計劃的推進情況以及北京實施DRG的具體情況,以具體數據證實了DRG支付的改革效果,不僅降低了平均住院日與例均費用,而且差額盈余的數量可觀,兌現了醫療機構規范、合理診療、成本控制的價值。
未來DRG付費相關政策將進一步優化。不僅主分組方案會持續升級,考慮到中國臨床的實際,讓分組更為精準,而且權重費率的測算會在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策略,讓醫療機構能更好地適應改革。同時,與DRG相關的配套措施也在逐步健全。新藥、新技術以及極值病例都將納入除外支付機制。
鄭杰建議,為適應改革趨勢,醫院管理者要積極作為。一方面DRG結余費用的分配,要確保大部分用于醫生的績效獎勵;另一方面要歸納形成各病組的臨床路徑,對診療行為進行有效指導;還要進行成本控制,提高運營效率,以成本核算逐步替代現行的行政定價。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副院長夏家紅隨后發表了《對標績效考核,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演講,分享了如何以績效國考為抓手,促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夏家紅指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面向國家戰略、人民需求,國考則是檢驗高質量發展的標準之一。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優化管理。成立績效考核領導小組,形成多部門、統一協調的工作機制,加強組織保障;同時要通過科室培訓等各種方式加強政策宣貫;最后是通過召開月度領導小組會、季度醫院管理與安全管理委員會擴大會議、年度戰略研討會等方式,強化日常監管。
其次是對標國考指標與要求,著重提升醫療質量、優化運營效率與推進持續發展。其中,提升醫療質量的關鍵是發展核心技術、確保質量與安全、促進合理診療并持續優化服務流程;優化運營效率則需要進行成本控制以及薪酬制度改革;推進持續發展則包含科學建設與人才培養。
最后,夏家紅指出,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要處理好幾個關系:一要從管結果轉變為管過程,要做到關口前移;二要立足當下,并著眼長遠,雖然部分指標通過質量控制、制度建設等糾偏在短期內可以得到改進,但是部分指標需要通過頂層設計才能實質性改變;三是內部精細化管理與外部協作要相互配合。
隨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孔晴宇發表了《DRG與國考下公立醫院藥學精細化管理》的主題演講,以安貞醫院為例,詳細分析了國考與DRG雙重要求下,藥學精細化管理的具體做法。
在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下,醫療機構一方面要促進合理用藥,另一方面要構建藥事績效指標考核體系。據孔晴宇介紹,安貞醫院首先是統一理念,明確藥事精細化管理不僅僅是藥學部一個單位的事情,而是醫務部、醫保辦、質控部等都要參與的全院工作部署。各部門共同起草藥事改革的績效改革方案,并采取入科培訓、建微信群公示信息等多種舉措將具體內容落實。
DRG支付大環境下,成本分析是重中之重。經過分析發現,醫療費用中,藥品與耗材費用的占比非常高,因此醫院將藥品與耗材的費用治理確定為管理重點。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既保證醫療質量安全,又降低成本?建立臨床路徑,尤其是用藥路徑,并且抓重點,關注重點科室、重點藥品與重點人群。例如,對虧損嚴重的前20組病例的分析與專項管理、對某一藥品與某一術式的專項管控等。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之后,一定要邀請科主任共同研討解決方案,這樣能有效提升落實的效果。2021年麻醉藥品管控約降低藥品費用1350萬元;心外科專項管理3個月由虧損67萬元轉為盈余100萬元。以“DRG”費用導向的藥事管理體系,成為提升合理用藥精細化管理水平、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副院長潘曙明的主持下,會議進入圓桌對話環節。圍繞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下,公立醫院管理面臨的變化與挑戰以及通過完善院內績效考核制度與模式助力醫院實現“控費增效”目標兩個話題,多名醫院管理者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航天中心醫院副院長丁明超認為,DRG是醫院平衡醫療質量與效率,進行成本管控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為應對改革,醫院進行了許多布局:首先是通過優化臨床路徑,重新梳理、改造了醫療流程,提升了診療效率;其次要嚴抓病案首頁填寫與編碼,確保病案質量;最后則是不斷優化績效考核方案,激勵醫務人員規范診療,進行成本管控。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四醫院、黑龍江省康復醫院院長劉貴軍指出,面對DRG支付方式改革,中醫醫院面臨著機遇與挑戰。績效改革、成本核算的同時,醫院還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同時與醫保部門積極溝通與談判,最終形成一份適合中醫藥發展的支付方案,支持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第二醫院副院長肖大江指出,DRG支付方式下,激勵醫療機構收治權重高的患者,這將激勵醫療機構加強學科建設,提升CMI值。與此同時,還會刺激醫院對藥物和耗材進行精細化管理,降低藥占比與耗占比。在這個過程中,信息化的建設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信息化,就無法提供精準的數據,醫院管理便會缺乏抓手。同時,與醫保部門的溝通也很重要,臨床要多發聲,幫助相關政策更切合臨床實際。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醫務處處長鄒弘駒建議,DRG支付方式改革下,醫療機構要實現兩個轉變;一是更關注診療的質量而非數量;二是診療過程中要控制成本。在這個過程中,醫院要根據DRG的組數、權重、費用與時間消耗指數、低風險病組死亡率等評價指標,重新對科室和醫務人員進行績效評價。
北京醫院醫療保險管理處處長張群認為,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要同時重視醫療質量與基金的使用效率。醫療機構要通過臨床路徑對診療行為進行規范,一方面要保證質量,一方面要對費用進行控制,同時還要加強信息化的管理,支持數據的監測與分析。在這個過程中,醫療機構要把握三大節點:一是病案首頁填寫與編碼,要全面并準確;二是實際費用與支付標準,不能偏離太多;三是要重視費用的結算與醫保清單的上傳。
項目背景:
為推動醫療機構提升醫保精細化管理水平,解決DRG/DIP如何匹配學科建設、成本控制、績效分配、病案管理、質量控制等一系列困惑,海南博鰲醫學創新研究院、健康界聯合主辦以“聚焦醫保運行 構建價值新局”為主題的“2022公立醫院高質量醫保管理促進計劃”。活動將覆蓋醫保與公立醫院醫療管理領域的系列話題、分享案例探索、交流管理體悟、暢享行業未來,并進一步幫助醫院管理者明確目標、把握方向、有的放矢,實現面向醫保付費改革下的轉型與變革,提升醫院高質量發展水平。該項目由森世海亞集團提供公益支持。
點擊這里,回看會議!
本文來源:新康界 作者:健康界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