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麻醉學科的領軍人物和國內外著名麻醉學專家,黃宇光教授熱心麻醉醫學事業,在我國臨床麻醉質控、圍術期患者管理以及急慢性疼痛診療領域作出突出貢獻。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3月10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選舉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黃宇光教授當選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黃宇光,現任北京協和醫院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學院麻醉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主任委員、國家麻醉專業質控中心主任、中國醫師培訓學院麻醉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麻醉醫師學會聯盟(WFSA)常務理事,愛爾蘭麻醉醫師學院榮譽院士,也是中央統戰部黨外人士建言獻策專家組成員,中華海外聯誼會常務理事。
作為我國麻醉學科的領軍人物和國內外著名麻醉學專家,黃宇光教授熱心麻醉醫學事業,在我國臨床麻醉質控、圍術期患者管理以及急慢性疼痛診療領域作出突出貢獻。
他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出北京協和醫院臨床醫學博士、博士后等一大批優秀年輕人和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一支優秀的中青年隊伍。榮獲北京市教學名師獎、全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優秀專業基地主任”等稱號。
黃宇光全身心投入臨床科研工作,研究領域涵蓋:臨床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慢性疼痛的機制與干預、輸血及血液風險控制、麻醉藥物機制研究及轉化創新、圍術期綜合管理在加速康復外科中的研究等。獲創造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4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以及行業專項基金多項。在Lancet等雜志發表SCI論文100余篇。主編主譯麻醉學專著25部。現任《臨床麻醉學雜志》總編輯、《麻醉安全與質控》雜志主編、《協和醫學雜志》副主編兼執行主編。曾獲衛生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第六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家衛生健康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稱號。
作為國家麻醉質控中心主任,黃宇光帶領國家麻醉質控中心制定麻醉規范和麻醉專業醫療質量控制指標。他于1994年率先在國內倡導和踐行PCA技術;1999年率先在國內開展神經刺激器定位外周神經阻滯技術;2008年率先在協和醫院實施WHO“手術三方核查”制度、不良事件上報制度;2012年在衛生部指導下牽頭完成第一個全國麻醉專業國家標準;2013年倡導建立臨床合理用血預警系統;2014年協助國家衛生健康委起草制定國家級《麻醉質控核心指標》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
作為中華醫學會麻醉學會主任委員,黃宇光提出“四個麻醉”,即“安全麻醉、學術麻醉、品質麻醉、人文麻醉”,倡導“一起強大”理念,推進全國麻醉學科優質資源的均質化和全覆蓋。
黃宇光堅定信念跟黨走,擁護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作為一名醫者和政協委員,他在本職崗位上做表率,在政協工作中當主角,為國履職,為民盡責。他充分發揮專業特長,關心民生福祉和基層醫療發展;推崇人文關懷,大力倡導無痛分娩和舒適醫療,完成十余項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本文來源:新康界 作者:健康界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