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藥企要做好主動迎合監管的準備。比如搭建符合GAP規范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加大研發投入、建設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等。 其次,不要被中成藥國采影響發展信心,而是要抓住國采的機遇做強做大,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從兩次中成藥集采的采購規則和最終結果來看,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仍以“以價換量”作為核心指導原則,重點采購臨床需求大的品種,以滿足患者需求為導向。
【中成藥帶量采購,箭在弦上】
而為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集中帶量采購“提速擴面”的要求,國家醫保局近期對地方聯盟集采作了統一部署協調,明確了到2022年底各省份(含省際聯盟)自行開展集采的藥品品種數累計不少于100個的目標,并且須包含化學藥、中成藥以及骨科創傷、口腔種植體、藥物球囊等耗材。 這也意味著,2022年所有省份均需開展中成藥集采,全面開展中成藥帶量采購已經箭在弦上。 那對于患者、行業而言,中成藥納入集采會對他們造成什么影響呢? 對于患者而言,藥品集采本身就是一項“惠民工程”。通過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和質量保障措施,保障了患者們的用藥安全,同時隨著藥價大幅下降,可以讓更多的好藥以更低的價格,走入尋常百姓家。
而對于中藥企業而言,在集采常態化和制度化下,降低其銷售價格勢必會將企業的利潤空間進行壓縮,讓企業間的市場競爭愈加激烈;但與之同時,這也是促進中藥企業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開始加大創新中藥研發投入,進行轉型升級的新機遇。
【利好政策頻出,中藥創新研發提質增速】
中藥利好政策頻出,國家大力支持中藥傳承創新發展。4000億中成藥市場亟需新的增長點,創新藥有望打開突破口。據藥融云中國藥品審評數據庫統計,2020年中藥新藥申報數量為27個,2021年中藥新藥申報數量為62個,同比增長129.63%,增速超過創新化學藥和創新生物制品;而2022年截至3月底中藥新藥申報數量達到18個。中藥創新藥的比重逐年大幅提升,可以看出中藥創新研發正處于提質增速階段。 此外,中藥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下,中藥審評效率也大幅改善,中藥創新藥加速獲批,2021年批準/建議批準創新中藥39件,同比增長39.29%;共11個中藥新藥獲批上市,成為近5年來最多的一年。這顯示出國內中藥研發開始走向正規法、標準化,中藥新藥質量將趨于規范化,中藥的審評審批和創新均呈加速之勢。 同時,中藥新藥臨床申報通過率也呈上升趨勢。據藥融云數據統計,中藥產品在2017-2022共申報367項臨床試驗,其中2021年申報82項,其消化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仍然占據比重較大。 中藥新藥臨床申報項目分布
那當前中成藥的市場格局如何?洞悉行業格局和資源分布,不僅便于中藥企業進行資源配置和制定競爭企業戰略,還可以為資本市場提供參考。
【中成藥市場格局分析】
在中成藥銷售醫院市場方面,通過藥融云全國醫院銷售數據還可以看到,2020年由于疫情等因素影響,中成藥醫院銷售波動較大,而2021年中成藥市場迎來恢復性增長,銷售額超過1390億元,同比增長13.83%。 中成藥全國醫院銷售額年度趨勢




本文來源:新浪醫藥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