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國兩會熱烈進行時,其中僅醫療保險這一熱門話題,就引來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建言獻策。 作者|饒書馨(實習編輯)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2022全國兩會正在進行時,短短幾天中,已經涌現出一大批
2022全國兩會熱烈進行時,其中僅醫療保險這一熱門話題,就引來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建言獻策。
作者|饒書馨(實習編輯)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2022全國兩會正在進行時,短短幾天中,已經涌現出一大批富有針對性和建設性的提議案,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其中,在醫療保險這一熱門議題上,醫療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在手術費用、口腔健康、癌癥篩查和預防、心理疾病的治療費用以及醫保基金管理和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建議。
建議將口腔健康相關費用納入醫保
《第三次口腔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全國口腔患病率高達97.6%,達到口腔健康標準的僅有0.2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健康的愈發關注,老百姓對自己的口腔健康問題逐漸開始重視起來,但“看牙貴”卻給人民群眾帶來了很大的經濟負擔,而在種植牙方面,更是有著“一口種植牙一輛寶馬車”的傳言。
因此,全國政協委員于欣偉建議,要啟動種植牙耗材全國集采并納入醫保,促進我國口腔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針對這樣的現實情況,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邊專也指出,“有了牙病后治牙費時費力費錢,但做好口腔疾病的預防工作,醫療費用就會下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國人大代表牛三平同時表示,牙齒治療涉及范圍很大,但大部分項目不在醫保范圍。他建議,讓類似樹脂類補牙、潔牙、牙周刮治、根管治療和一些牙齒保健治療的項目能夠盡快納入醫保,更好地完善醫療保障水平。
建議將心理疾病診療費、康復訓練費納入醫保
據統計,我國各類心理疾病患者人數已超過1億人,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雷冬竹說,“目前我國自閉癥患者數量已超過一千萬人,且每年以高速增長”。而抑郁癥也已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也是我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疾病,而且正呈低齡化發展趨勢。
盡管大部分治療心理疾病的藥品已納入基本藥品目錄,但目前我國的心理咨詢、心理治療都不在醫保范圍,包括抑郁癥、自閉癥等在內的心理疾病治療療程長、費用高,很多家庭都難以承擔。
包括劉慶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甘華田、雷冬竹、馬珺、邱光和在內的多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都提出,應當盡快將抑郁癥和自閉癥的診療費、康復訓練費納入醫保,同時應當更加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要警惕把青少年抑郁癥當做青春叛逆來對待”。
建議將癌癥、腫瘤篩查費用以及婚育相關檢查費用納入醫保
此次兩會期間,將各種檢查費用納入醫保也是個熱門話題。包括乳腺癌、宮頸癌篩查以及產前檢查和分娩鎮痛等有益于女性的檢查和醫療項目費用,均在此次兩會期間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作為提案提出,建議納入醫保范圍。
全國人大代表王玲提出,在適齡婦女中進行全覆蓋的免費篩查,建議將乳腺癌、宮頸癌篩查納入醫保;全國人大代表、工程院院士于金明也提出,腫瘤治療關鍵在第一次,希望國家進一步支持和規范腫瘤診療工作,建議將腫瘤篩查納入醫保。
在婚育方面,全國人大代表陳海儀提出,建議完善婚檢的配套保障制度。對于必檢項目應當實現醫保全額報銷,可選檢查項目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實現全額報銷。與此同時,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麻醉學教授黃宇光也提出,建議將產前檢查和分娩鎮痛納入獨立醫保報銷目錄,加大醫保投入,普惠于民。”
黃宇光委員表示,產前檢查對減少出生缺陷和保障產婦安全十分重要,分娩鎮痛可以有效的降低剖腹產率。除此之外,民革中央也提出育齡人群生殖障礙問題不容忽視,建議將治療費納入醫保。
建議進一步完善醫保制度,推進“互聯網+”醫保使用
也有不少人大代表提出了對醫保制度的相關建議。其中包括針對高齡老人、農村老人的政策優惠,也包括能夠使得醫保政策本身能夠更好地貼近于民、服務于民、普惠于民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張艷提議將現有的醫保費用報銷封頂規定改為個人負擔總額封頂,一旦治療所需的自費部分達到這個限額,個人可以不再承擔超出的費用,改由醫保報銷。防止重病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全國政協委員李瑛,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均提出了醫保對高齡老人增加優惠政策的建議。
丁列明委員建議完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政策和體制機制,減緩農民醫保個人繳費上漲幅度,優先減免農村60周歲以上人農村醫保個人繳費,更好地惠及廣大農民;李瑛委員建議,醫保可對高齡老人的門診費用增加至20000/年以上,年齡確定在65歲以上,讓當代老人能安享晚年,充分享受經濟發展的紅利。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也對醫保制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指出,應當將醫保和商業保險納入醫院協同管控,構建“三位一體”的慢病協同管控體系,讓慢病防控真正“落地”。
而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醫學與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吳浩則針對人口老齡化的現狀,提出推進“互聯網+”醫保在“智慧上門”中的使用,推進上門醫療服務規范化建設,進一步推廣醫保電子憑證,加快“互聯網+”醫療的規范化建設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步長制藥總裁趙超也在醫保政策問題上有自己的看法。他建議,推動醫保滾動評審、目錄時時更新,加速新藥入市,切實解決人民的醫療用藥需求。
建議將器官移植手術費用、非免疫規劃疫苗和更多中醫醫療服務納入醫保
除以上建議外,其他人大代表也就醫保問題紛紛建言。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肺移植第一人”陳靜瑜表示,“將器官移植手術費用納入大病醫保,給更多待移植患者希望,不僅可以挽救更多國人的生命,更可以提高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形象,贏得更多國際社會的認可和尊重。”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懷化市中醫院副院長楊尚真建議,衛健、醫保部門加強聯動協調,保持基藥目錄與醫保報銷目錄的統一,將“首診”和“接得住”的轉診放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將中藥納入特殊病種報銷范疇,以及將更多中醫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報銷范疇。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感染病中心首席專家蔡衛平建議,通過修改社會保險法,將包括HPV疫苗、狂犬疫苗等在內非免疫規劃疫苗納入支付范圍,預防相關疾病的發生,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