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接棒醫用敷料生產,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億! 來源:藥智網 一、定義和分類 醫用敷料的全稱是醫用衛生材料及敷料,是覆蓋于創、傷口表面的臨時醫用材料(傷口覆蓋物),其主要作用是在在傷口愈合恢復過程中可替代受損皮膚起到暫時性屏障作用,避
中國企業接棒醫用敷料生產,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億!
來源:藥智網

一、定義和分類
醫用敷料的全稱是醫用衛生材料及敷料,是覆蓋于創、傷口表面的臨時醫用材料(傷口覆蓋物),其主要作用是在在傷口愈合恢復過程中可替代受損皮膚起到暫時性屏障作用,避免或控制傷口感染,提供有利的修復環境和促進創面愈合。此外,廣義的醫用敷料突破傷口護理產品的概念,還包括手術室感染防護和醫用防護產品等。
醫用敷料按產品用途可分為創面敷料、外科敷料/材料、包扎敷料三類,也可按產品技術分為傳統醫用敷料和新型醫用敷料。
國內上市創面敷料多為傳統敷料,如:創口貼、隔離敷料(如凡士林紗布)和其他常規的創面敷料,此類創面敷料大多為Ⅰ類或Ⅱ類醫療器械(隔離敷料為Ⅲ類)。新型創面敷料(主要為濕性敷料)包括:凝膠敷料、水膠體敷料、泡沫敷料、纖維敷料等,此類創面敷料大多為Ⅱ類或Ⅲ類醫療器械,其中Ⅱ類新型創面敷料通常用于非慢性創面,Ⅲ類新型創面敷料通常用于慢性創面。

注:醫用敷料屬于《醫療器械分類目錄》中“護理和防護器械”(舊版為“醫用衛生材料及敷料”)的范疇,主要為創面(傷口)護理用品。其他“護理和防護器械”還包括造口/疤痕護理用品、手術室感染控制用品、醫護人員防護用品、消毒用品等。
資料來源:藥智咨詢整理
二、疾病及治療概述
臨床上根據愈合時間把創面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
臨床上慢性創面一般指由各種原因造成的經1個月以上正規治療仍未愈合也無愈合傾向,不能通過正常的創面愈合過程達到愈合的創面,主要包括糖尿病潰瘍、創傷、壓迫性潰瘍(褥瘡)、動靜脈性潰瘍、放射性潰瘍、惡性腫瘤、感染性潰瘍等。
初步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燒創傷總體發生率呈下降趨勢。與之相比,創面的發生率卻呈上升趨勢。除各類急性創面外,因機體內在因素,如局部血液供應障礙、代謝異常、腫瘤等導致的糖尿病足、壓力性損傷、術后難愈傷口、癌性潰瘍等創面逐漸增多,形成了中國創面流行病學新的特征。目前,我國每年需要行創面治療的患者約1億人次,嚴重的患者約3000萬人次。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與之相關的慢性難愈性創面的發生率還會進一步增加。2008年,付小兵院士主持的中國人體表創面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急性創面的發生率由67.5%下降至22.8%,而糖尿病足創面發生率由4.9%上升至33.3%。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及糖尿病發病率逐年增加, 糖尿病足潰瘍、壓力性潰瘍、下肢動靜脈潰瘍、術后創面不愈合等各類慢性創面也逐年增多。全球約有1%~2%的人口在其一生會罹患腿部慢性創面,且全球每年將新增近1000 萬慢性創面患者。據報道,中國住院患者慢性創面發病率為1.7‰,高發年齡為40~60 歲和60~80 歲,其中,糖尿病足潰瘍發病率位居首位。
目前廣泛認同使用TIME原則進行慢性創面治療:T指清創創面壞死組織(tissue);I指控制炎癥及感染(infection/inflammation);M指保持創面正常濕度,維持肉芽組織生長和創面上皮化條件(moisturebalance);E指創緣處理(epidermis)。敷料對于創面保護及治療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傳統敷料如紗布、繃帶等使用簡單,價格低廉,但功能單一,且換藥可能損傷創面,對組織條件復雜的慢性創面效果欠佳。而新型創面敷料如組織工程皮膚、凝膠敷料、泡沫敷料等不僅可以保護創面,防止細菌感染,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濕、促傷口愈合等多種作用。其他治療方法包括:
(1)高壓氧治療;
(2)外源性生長因子的應用;
(3)外科治療;
(4)創面封閉負壓引流技術;
(5)原發病治療促進創面愈合;
(6)菠蘿蛋白酶為創面修復提供了必要的環境;
(7)慢性創面基因治療;
(8)高能紅光治療(即光子治療);
(9)蛆蟲生物清創治療。
三、全球醫用及創面敷料市場概況
醫用敷料包括創面敷料、外科敷料和包扎敷料。全球醫用敷料市場受手術量上升、新興國家投入不斷增加等有利因素的影響;同時受到微創手術大量增加、全球經濟普遍下行及貨幣匯率變動等負面因素的影響。
據BMI Research公布數據顯示,2014-2019年,全球醫用敷料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為2.4%,2019年同比增長2.7%,達124.83億美元。

圖3-1 全球醫用敷料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及增速
資料來源:BMI Research,藥智咨詢整理
由于經濟水平較為發達,居民醫療保健意識較強,以及人口老齡化等因素的影響,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經濟體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醫用敷料消費市場。并且,憑借著技術、人才優勢,上述國家和地區擁有眾多全球知名的大型醫藥跨國企業,涵蓋的業務類別和產品種類繁多, 產品銷往多個國家和地區, 品牌和企業知名度及市場占有率較高。


各國出口醫用敷料占比(2014年) 中國出口醫用敷料消費國家(2016年)
圖3-2 全球醫用敷料進出口情況
來源:產業信息網等,藥智咨詢整理
2012年與2020年全球醫用敷料各類產品市場份額占比如下圖所示,其中創面敷料市場占比增長明顯(由2012年的28%增長至2020年的38%),詳情見下圖。


全球醫用敷料產品類型占比(2012年) 全球醫用敷料產品類型占比(2020年)
圖3-3全球醫用敷料產品類型占比
來源:產業信息網,藥智咨詢整理
經調研,3M、優格、施樂輝、墨尼克和保赫曼5家企業的全球市占比之和接近50%,其中3M公司的全球市占比更是達到20%左右。近年來,隨著其他企業的不斷入場,各國際巨頭的壟斷優勢日益減小,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圖3-4 全球創面敷料企業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藥智咨詢整理
中國市場概況
憑借人力成本優勢和產業鏈優勢,中國承接了此輪產業轉移浪潮,逐漸形成了一批為國際大型醫用敷料品牌商從事貼牌生產(OEM)、以出口為主的醫用敷料生產企業,例如奧美醫療、振德醫療和穩健醫療等。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用敷料出口國,傳統的傷口護理類產品質量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但在產品創新、研發投入、人才和技術水平、裝備水平、全球營銷網絡的建設等方面仍與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據BMI Research公布數據顯示,我國醫用敷料市場發展勢頭良好,行業規模保持雙位數增速快速擴張,由 2014 年的39.39 億元增長至2019 年的73.12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3.17%,可見國內醫用敷料市場增長潛力較大,到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億。

圖3-5 中國醫用敷料市場規模(單位:億元)及增速
資料來源:BMI Research,藥智咨詢整理

責任編輯:琉璃
聲明:本文系藥智網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文來源:藥智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