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抗微生物藥物管理遏制耐藥工作的通知》,那么,這個文件發布是不是對所有抗生素都是利空?如果不是,那么,哪些產品有利空?哪些產品有利好? 任何一個政策的出臺從最后的結果來看,都尤其有利有弊兩面性的結果
4月7日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抗微生物藥物管理遏制耐藥工作的通知》,那么,這個文件發布是不是對所有抗生素都是利空?如果不是,那么,哪些產品有利空?哪些產品有利好?
任何一個政策的出臺從最后的結果來看,都尤其有利有弊兩面性的結果出來,讓我們先回憶一下。
2011年,二級以上醫院是改善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2012年,衛生部發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
2015年,《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
2020年,WHO等組織聯合將“抗菌藥物”更名為“抗微生物藥物”)。
2020年7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2021年4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抗微生物藥物管理遏制耐藥工作的通知》。
文件關鍵詞:
1、認識高度:醫療機構要落實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藥物的主體責任,采取扎實管用的措施,減少抗微生物藥物的不合理使用。
2、全方位:規范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藥物治療。
建立完善有關疾病①診療規范、②技術指南、③臨床路徑、④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以及⑤監測指標體系等。
這是不是意味著關于相關疾病的臨床路徑、用藥指南、應用指南等要有新動作?
科學調整優化本機構的抗微生物藥物供應目錄----2021年開年,包括上海、浙江等地已經陸續發布了最新的省級“抗生素分級管理辦法及其目錄”,上海被稱為最嚴謹、最嚴的標準。
3、納入考核:要將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情況納入①醫院評審、②公立醫院績效考核、③合理用藥考核等工作,并適當加大考核權重,發揮指揮棒作用。
試點開展抗微生物藥物體外敏感性折點研究,逐步建立我國抗微生物藥物折點標準體系,指導臨床科學精準用藥。
4、相關科室加強: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建設,并做好感染防控、檢驗、藥學、護理等學科協作,共同制訂并實施感染性疾病診療規范和臨床路徑。----各位小伙伴都知道,接下來要做什么。
微生物實驗室主動與臨床溝通完善微生物檢驗項目,開展相應病原學檢測,提高感染性疾病診斷水平。----抗感染類IVD迎來機會???
(圖片來源:上海會)
這邊剛發文,這邊就開會,很是應景!!!
目前,國家版抗生素分級管理目錄。
風云簡評:
本次的核心是-----遏耐藥。
1、相對利空:特殊使用級---既然是遏耐藥,首先要收到影響的就是特殊使用級,有些特殊使用級的抗生素被冠以“終極抗生素”的稱呼,從特殊使用級開始不可避免。
2、相對利好:非限制使用級與限制使用級。
這里需要關注的是各省的三檔調整,從目前來看,各省有自己的“抗生素分級管理目錄”,不管是做準入還是做銷售,首先從國家的入手,再就是要關注各省的“抗生素分級管理目錄”。
3、目前各類別抗菌素TOP 20
“限抗令”一直在說,一直在路上,可以重視,但是不用感覺“天塌下來了”,市場一下子全沒有了。
從各省“帶量采”的情況來看,抗生素依然是主角,市場永遠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
本文來源:風云藥談 作者:張廷杰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