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者/安心一枚新晉醫藥自媒體人,經營視頻號安心會客廳。 最近好幾個朋友都遇到了選擇數字化營銷平臺的問題,于是打算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數字化平臺的選擇問題。今天先和大家聊一下自媒體的選擇方法。在我的經驗里,選擇合作的平臺就像創業選擇合伙人,結婚選擇伴侶,不可不慎!一旦選擇不當,平臺的粉絲和產品的用戶調
專欄作者/安心
一枚新晉醫藥自媒體人,經營視頻號“安心會客廳”。
最近好幾個朋友都遇到了選擇數字化營銷平臺的問題,于是打算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數字化平臺的選擇問題。
今天先和大家聊一下自媒體的選擇方法。在我的經驗里,選擇合作的平臺就像創業選擇合伙人,結婚選擇伴侶,不可不慎!
一旦選擇不當,平臺的粉絲和產品的用戶調性不符合,或者平臺提供的服務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再或者平臺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不夠,那么都會落得錢白花了、力白出了、還要面對領導質問的窘境。
所以,選擇平臺真的是一門學問!
自媒體是指以單個的個體或團體作為新聞制造主體而進行內容創造的,而且擁有獨立用戶號的媒體。在這里我們與京東健康、平安健康、好大夫等這類擁有自己APP,能夠提供掛號、問診、購藥、隨訪等服務的平臺相區別。
那么選擇自媒體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 因為與自媒體合作的需求是為了傳遞與疾病相關的醫學內容、建立自身產品的品牌,更偏重于傳播,而不是銷售的轉化。
二是 因為自媒體依托于母平臺(如微信、抖音、知乎等)的巨大流量優勢,自己擁有了大量忠實、穩定、優質的粉絲,并且基于平臺的社交屬性和算法推薦,粉絲數量未來仍然有大量的增長空間。
這是綜合互聯網醫療平臺現階段還無法擁有的巨大流量,其原因在于醫療是低頻剛需,在一個人沒得病的時候不大會登陸醫療APP主動學習健康知識,更不要說是老年人了。
但是微信的使用可以說是高頻剛需,微信公眾號有天然的入口優勢;抖音、快手、喜馬拉雅如今也成為了巨大的“時間”殺手,對很多人來說已經離不開的一款APP了。
三是 自媒體數量眾多,品類豐富,在各垂直治療領域都產生了大號、龍頭號,并且上下游已經產生了非常成熟的數據平臺,可以提供各類數據幫助企業去判斷一個平臺的影響力,讓各位產品經理能夠更加方便、精準觸及聚焦目標人群。
同時伴隨短視頻的興起、國家對科普的忠實,涌現了大量醫療領域的MCN公司,協助醫生打造科普達人,這也讓醫生做科普的難度降低,傳播效率更高。
所以要將科普信息和品牌形象傳給更多的普通民眾,或者將流量引入到自己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再實現轉化,依托于微信、抖音、小紅書、知乎、B站存在的自媒體就成為非常有效的合作平臺。
目前自媒體的戰場主要集中在微信、抖音、快手、B站、今日頭條、知乎等上。
從日活用戶數角度看,微信一家獨大(8億),其次是抖音(6億),再之后快手(3億)、微博(2.4億)、短視頻(2億)相差不多。嗶哩嗶哩與小紅書則更加垂直,目標人群具有強烈的特性。
然而微信這個傳統平臺用戶增量基本停滯;抖音、快手、短視頻勢頭正盛,憑借著高用戶黏性和留存率,仍未見頂;嗶哩嗶哩出圈亦成績斐然,未來1億DAU可期。
這幾個平臺的一大特點是“親民”!這里說的“親民”是指信息接收難度低、科普性強,短視頻的方式更是連閱讀的力氣都替大家伙省了,完全被動接收,觀看者的門檻降降低,那么覆蓋面就擴大了。
一個優秀的健康自媒體有哪些特點呢?偷懶引用之前一篇文章的觀點再次和大家交流下。
1、用戶基礎:擁有數目龐大的目標人群作為粉絲,包括醫生或者是普通民眾。
2、醫學基礎:能夠在各個垂直醫療領域內,提供前沿的、準確的、實用性的信息,為粉絲帶來價值。
3、科普能力:對沒有醫學背景的粉絲,能夠將難以理解的復雜醫學信息深入淺出地轉化為普通民眾聽得懂的科普內容,最好就是大白話。
5、運營能力:有專業的互聯網運營人員進行整體的數字化營銷策劃,能夠整合各大公域平臺進行私域引流、醫生教育、患者科普等活動,并能夠實現銷售轉化或者是流量轉化,使數字化營銷成為一個整體。
6、數據分析能力:根據整個營銷活動沉淀的數據,能夠以文章閱讀量、視頻觀看量、點贊數、閱讀跳出率、完播率、調查問卷、私域/銷售轉化率、用戶地域/性別/年齡等各類型數據進行分析洞察,反饋出整體營銷的效果,并為未來的推廣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參考標準制定好以后,就可以按圖索驥,尋找合適的自媒體平臺了!
1、找自媒體號
在這里要給大家推薦一些運營人常用的數據分析平臺,包括新榜、西瓜集、飛瓜數據、清博指數等。
各家平臺總體都是針對目前的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內的自媒體號進行評價,各平臺側重的內容稍有不同。
其中新榜應該是業內知名度最高的一款數據分析工具了,我們以它作為例子來說明下如何使用。
首先打開界面,可以看到它主要提供數據的幾個平臺是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快手號、嗶哩嗶哩;另外新榜有這幾個平臺的日榜、周榜和月榜,供大家了解各自媒體號的情況:
根據需要打開榜單,就可以查找各領域的大號,我們打開微信公眾號月榜,可以看到截止4月3日的前一個月內,健康領域按照新榜指數排名前幾位的公眾號,還可以看到文章發布頻率、總閱讀數、頭條閱讀數、平均每片文章閱讀數、最高閱讀數、總贊數和總在看數的數據。
抖音號的月榜也是同樣的查看方式,但是參考數據不同,為新榜指數、本月新增作品數、分享數、評論數、點贊數、新增粉絲數、累計粉絲數。新榜排名前三的都是和減肥相關的號,因此如果要找醫學科普的號,需要多翻翻。
在新榜上其他平臺數據的查找方式類似。
點擊各個號可以看著這個號的詳細內容,比如抖音上這個醫生的號就可以看到這一個月以來的數據變化,當然有的數據需要買會員。微信、知乎、B站上的號分析的內容會有區別。
在這些數據平臺上還有按照行業分析的排行榜,如母嬰排行榜等,也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2、打開作品看一看
找到感興趣的號之后就是打開作品去親自看一看作品的風格,留言內容;要觀察一段時間內的多個作品的風格和互動,能夠對這個自媒體號的調性有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
如果是文章的話,可以留心以下幾點:
題目是否吸引人:標題黨是非常重要的
內容讀起來是不是輕松、愉悅;
醫學信息是否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話來闡述,并且內容符合醫學原理,客觀真實;
內容的好壞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來判斷,如AIDA:
•Awareness——讀者關注到產品、服務;
•Interest——讀者對產品、服務產生進一步了解的興趣;
•Desire——讀者對產品、服務產生期待;
•Action——讀者采取行動獲得產品、服務,完成轉化。
如果是短視頻可以留心以下幾點:
黃金三秒定理:觀眾最容易棄播是在看視頻的3秒中,如果沒有抓住觀眾的心他們就流失了;
主播的身份、形象、舉止言談是否體現專業性,讓觀眾信賴;
主播親和力如何,能否用大白話闡述醫學問題,在一分三十秒內將一個醫學科普信息講清楚,
文案能夠達到AIDA的作用,實現品牌建設和轉化的目的
相信大家看著看著感覺就出來了,是好是壞一目了然。
3、聯系自媒體負責人
大多數自媒體都留有商務聯系方式,可以與之聯系,了解更多自媒體號的后臺數據,如完播率、閱讀跳出、粉絲畫像等,如果是比較專業的號還可以提供比較系統全面的合作方案,實現更多的營銷目標。
另外當然還有詢價了,據我了解大號的頭條價格不菲,可以達到30萬——60萬一條,所以更要好好考察其團隊的專業水平、服務態度、創新能力了。畢竟,數字化營銷可以達到很多營銷效果,只要其策劃能力和運營能力在線。
以上就是簡單的找自媒體合作的一些途徑,如果你有這方面的經驗和技巧,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本文來源:醫藥代表 作者:思齊專欄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