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鈴? ?編?| 錦瑟 引入全新的產品線模式、區域模式、生態圈模式 集采和價格談判等一系列醫藥行業政策變化后,企業開始尋求轉型突破的方向。 自從2020年12月1日“醫藥代表備案制”實施以來,醫藥代表如何找準新的職業定位,不少人還有困惑。 一些最早入局
引入全新的產品線模式、區域模式、生態圈模式
健識局:羅氏為什么要進行此次大刀闊斧的改革?中國醫藥領域的政策是否是羅氏改革的原因?
羅氏:目前,全球醫療負擔日益增長,而醫療系統的能力卻與之不相匹配。新冠疫情對全球社會經濟帶來了深遠影響。同時,中國持續深化醫療改革,一方面國家鼓勵醫藥創新,加速新藥的審批和上市,另一方面通過國家醫保談判、帶量采購,乃至醫院藥占比控費管理以及規范醫藥銷售等政策,希望切實降低醫藥在醫療支出中的占比。
這些正在給整個中國醫藥行業帶來深刻的變化,尤其對傳統的業務模式帶來很大挑戰。為實現羅氏制藥的愿景,即用更少的社會成本創造更多的患者獲益,羅氏積極主動開展敏捷轉型,探索更加靈活的業務模式,并將資源更加聚焦到創新產品。
健識局:羅氏做了什么與同行不同的改革舉措?
健識局:外界都在傳說羅氏甚至取消了銷售指標,這是真的嗎?
健識局:羅氏為什么選擇在淋巴瘤領域建立生態圈?和之前的銷售方式相比,生態圈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健識局:行業內現在非常關注去年12月開始羅氏又在一些特定省市采取了“區域模式”,為什么要做出這樣的探索?
健識局:傳統的跨國醫藥公司的商業模式都是以醫院和醫生作為核心客戶而展開的,羅氏轉型探索圍繞患者為中心的業務模式,能否走得通?公司是否擔心轉型對業務可能帶來的影響?
健識局:新的商業模式下,羅氏現有的團隊能力是否和新的業務模式匹配?公司是否擔心出現大規模人員流失?
健識局:有消息稱,羅氏芬團隊最近出現了人員調整?請問是否屬實,為何做這樣的調整?
羅氏:本次調整是公司應對外部環境,基于未來戰略的發展目標主動做出的敏捷轉型。敏捷轉型的核心是以患者的需求為中心,以更加敏捷的工作方式,合理高效地決策和配置資源。包括探索更加靈活的業務模式,以及將資源更加聚焦到創新產品。
前面介紹了公司普藥和特藥事業部將轉向“新管線”業務模式。對市場競爭充分且患者具有可替代選擇的成熟產品,探索包括尋求外部合作伙伴在內的新的業務模式。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張鈴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