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苗行業喜報頻傳,業績下降僅一家,最高漲幅達600% 來源:藥智網|粽哥2025 去年,疫苗行業熱度不減,HPV疫苗一針難求、流感疫苗在疫情的推動下批簽發量也幾乎翻倍。 根據藥智數據顯示,2020年疫苗合計批簽發6.51億,同比增長14.39%。其中一類苗批簽發3
2020年疫苗行業喜報頻傳,業績下降僅一家,最高漲幅達600%
來源:藥智網|粽哥2025

去年,疫苗行業熱度不減,HPV疫苗一針難求、流感疫苗在疫情的推動下批簽發量也幾乎翻倍。
根據藥智數據顯示,2020年疫苗合計批簽發6.51億,同比增長14.39%。其中一類苗批簽發3.48億,同比增長0.62%,二類苗批簽發3.03億,同比增長35.76%,國產疫苗6億,同比增長13.68%。二類苗的高速增長,完美地詮釋了疫苗行業“品種為王”的主旋律。
目前,各大疫苗上市藥企已接連公布2020年度業績預告。盡管國內上市疫苗公司僅有不到十家,但合計市值卻近萬億元。截至目前,沃森生物、康華生物、康希諾、萬泰生物、長春高新等5家藥企已公布2020年業績預告。

一、高成長優質賽道
疫苗行業具有技術、資金、產能壁壘等特性。
近年來,隨著新《疫苗管理辦法》的出臺,提高了我國疫苗行業的準入門檻,集中度也在不斷提升,競爭格局較好。尤其是具有消費屬性的二類苗,由省級平臺采購,疫苗企業能自主定價,凈利率高。
在乙肝疫苗、四聯苗、13價肺炎疫苗、HPV疫苗等重磅產品放量的背景下,產品為王成為發展趨勢。隨著這些大品種銷售放量,使得康泰生物、智飛生物等極具代表性的公司股價暴漲、市值飆升,并帶動疫苗板塊成為資本市場熱捧的香餑餑。
根據Wind數據顯示,以疫苗指數(8841313.WI)為例,2020年漲幅為111%。疫情爆發后,基于新冠疫苗邏輯,指數維持上漲走勢,7、8月份達到峰值。之后隨新冠疫苗獲批及銷售預期變動,出現大幅度回調,估值重回相對合理區間,近期走勢重新回升。

2020年疫苗板塊復盤
數據來源:Wind,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
二、2020年疫苗板塊中業績最為突出的企業
從目前公布的5家藥企業績來看,4家企業凈利潤大幅上升,1家2020年凈利潤大幅虧損。
1、凈利潤增長最大——沃森生物
據2020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公司2020年歸母凈利潤9.8億-10.22億元,同比增長590%-620%,預計同期扣非凈利潤為6.9億-7.3億元,同比增長438%-469%,營收28.5億-29.4億元,是目前公布業績預告的疫苗企業中增幅最大的企業。

其業績變動影響的主要因素有:
(1)公司新產品、新項目研發投入增加,研發項目進展順利,研發費用較去年同期增長約 215%;
(2)公司強化生產管理,自主生產疫苗產品產量穩定增長,疫苗產品批簽發總量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2%;
(3)公司持續加大對國內外疫苗市場拓展力度,加強營銷管理,銷售費用同比增加,同時,公司自主生產疫苗產品銷售收入持續增長,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54%–162%,其中,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成功上市銷售,新增銷售收入約16億元;原有疫苗產品銷量、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
(4)公司持有嘉和生物藥業(開曼) 控股有限公司股權于2020年10月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報告期內確認該股權公允價值變動增加額約 2.5億元。
不難看出,沃森生物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自主研發的、上市銷售時間不足半年的13價肺炎疫苗銷售大增所致。據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PCV13疫苗的銷售中,輝瑞和沃森生物的市場份額分別為60%和40%。
然而,沃森生物業績大幅增長背后,卻隱藏著不少隱憂。
2020年12月,沃森生物轉讓控股子公司上海澤潤部分股權一事引發資本市場熱議,最終被迫停止售賣。另外,加上去年股東爭相減持、被機構拋棄等(截至2020年底,機構持股數量已從2020年二季度末的460家大幅減少至僅有17家),使得公司股價從2020年8月最高價95.9元下跌至2020年12月的最低價33.59元,跌幅高達64.97%。
總的來說,沃森生物盡管手握13價肺炎疫苗,但后續新產品的研發卻不盡人意。
從研發進度看,除了重組HPV16、18疫苗在2020年1月完成成Ⅲ期臨床試驗數據揭盲以外,四價流腦結合疫苗、四價流感疫苗、9價HPV疫苗等重磅產品均處于一期臨床試驗階段,可見其錯失了很多先發優勢。

2、凈利潤同比降幅最大、虧損最多——康希諾生物
成立于2009年的康希諾生物,由跨國制藥企業高管及科學家回國創立,是一家致力于研發、生產和銷售符合中國及國際標準疫苗產品的創新型生物科技企業。
2019年3月28日,康希諾生物在港交所上市,成為在港交所上市的第一只疫苗股。2020年8月13日,又在科創板掛牌上市,成為國內首只“A+H”疫苗股。
但是,這家成立已有12年、為投資者帶來豐厚收益的公司,疫苗產品卻一直沒有實現商業化銷售,公司也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據財報顯示,2016-2019年,康希諾生物總營收分別為15.47萬元、18.72萬元、281.2萬元、228.34萬元,凈利潤更是分別虧損4985萬元、6445萬元、1.38億元、1.57億元。

反過來,公司卻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2020年,康希諾生物預計研發費用為4.4億-4.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88億元至3.18億元,同比增加189.96%-209.73%。這也讓其預計2020年凈虧損人民幣4億元到4.3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55.1%到174.3%。
目前,康希諾生物建立了覆蓋13種傳染病的16種疫苗的研發管線,涵蓋了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埃博拉病毒病、結核病、腦膜炎、百白破、帶狀皰疹等一系列疾病的預防。其中,曼海欣是最臨近商業化的疫苗產品之一。
去年7月26日,康希諾生物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和輝瑞簽署推廣服務協議,其自主研發的四價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曼海欣(MenhyciaTM)獲批上市后,將由輝瑞公司負責其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學術推廣,合作期限最長為10年。
至于后續疫苗產品陸續上市后,能否讓康希諾早日實現扭虧為盈,交由時間來檢驗。
3、估值最高——萬泰生物
萬泰生物是一家從事體外診斷試劑、儀器與疫苗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于2020年4月29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據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其2020年實現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4.5億元到5.1億元,同比增加215%到244%;實現扣非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預計增加4.35億元到4.9億元,同比增加263%到297%。

去年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公司及時推出的新冠檢測試劑及原料,新冠試劑和原料的收入及利潤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公司的新產品二價宮頸癌疫苗(HPV2)于2020年5月正式上市銷售,銷售情況良好,使得疫苗業務的銷售收入及利潤實現了大幅增長。
受益于醫療器械(新冠試劑)和二價HPV疫苗銷售大增,加上新股賺錢效應強烈,萬泰生物去年以15倍漲幅奪下2020年上市藥企區間漲幅Top 1的桂冠,并讓其控制人鐘睒睒成功超越巴菲特成為全球第六大富豪。
不過,萬泰生物總市值達到1331.2億的同時,動態市盈率達到約240倍,靜態市盈率更是高達約637倍。后市,隨著四價、九價HPV疫苗的銷售擠壓,使得二價HPV疫苗的銷售仍存在不少壓力。同時,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當下競爭激烈的新冠檢測試劑是否還能保持高增長,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三、疫苗行業后市展望
總的來說,疫苗板塊一直是醫藥行業的重點細分領域,兼具高景氣度、高成長性等特點,是個不錯的優質賽道。同時,由于龍頭公司成長路徑明確、基本面確定性高、核心競爭優勢大等,加之新冠疫情的推動,后市仍有非常大的長線投資價值。
但與此同時,龍頭“抱團股”的行情還能保持多久,就需要投資者保持一份理性的判斷了。

責任編輯:青霉素
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藥智網立場,歡迎在留言區交流補充;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藥智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