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二十八條刺激萬億中藥市場,中醫藥特色發展步伐加快
2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共28條,包括七項具體內容:一是夯實中醫藥人才基礎;二是提高中藥產業發展活力;三是增強中醫藥發展動力;四是完善中西醫結合制度;五是實施中醫藥發展重大工程;六是提高中醫藥發展效益;七是營造中醫藥發展良好環境。《政策措施》明確,要提高中藥產
據《證券時報》報道,以中國傳統醫藥理論指導采集、炮制、制劑,說明作用機理,指導臨床應用的藥物,統稱為中藥。簡而言之,中藥就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于預防、治療、診斷疾病并具有康復與保健作用的物質。
有機構指出,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中藥市場呈現穩步增長之勢。2013年,中國中藥行業市場規模為6324.4億元人民幣,2013-2017年期間,中國中藥行業以5.7%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到2017年,市場規模達到7901.1億元人民幣,進入2020之后,這一數字接近萬億。
可見中醫藥市場前景廣闊,相關中藥股在2月9日午后也拉升走高,華東醫藥、東阿阿膠漲停,云南白藥、馬應龍大漲超8%,香雪制藥、健民集團、片仔癀等均走強。
此外,政策措施還指出,要大力支持將療效和成本有優勢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綜合考慮有效性、經濟性等因素,按規定合理確定目錄甲乙分類。探索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發布中醫優勢病種,鼓勵實行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一般中醫藥診療項目繼續按項目付費。
本文來源:醫藥云端工作室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