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不少地方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加強非公醫療機構在國家公共衛生體系中的作用的建議。 作者|段茗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人大代表提議:讓社會辦醫參與公共衛生服務 2020年
近日,在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不少地方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加強非公醫療機構在國家公共衛生體系中的作用的建議。
作者|段茗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人大代表提議:讓社會辦醫參與公共衛生服務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我國公共衛生防疫體系和醫療衛生體系的短板和不足,后疫情時代,如何補足短板頗受關注。
近日,在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不少地方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加強非公醫療機構在國家公共衛生體系中的作用的建議。
“我期待,未來政府能夠打破公立、民辦之間的政策壁壘,讓非公機構與公辦醫療機構享受同等待遇,納入政府的三級醫療網,參與公共衛生服務。”近日,在青島市北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青島市北區人大代表、美年大健康(青島)總經理李陽坤對海報新聞表示,在2021年的提案中,他建議國家加強非公醫療機構在國家公共衛生體系中的作用。
李陽坤說,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自實行以來,一直由公立基層醫療機構來完成,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時,公立醫療機構起到了關鍵作用,非公醫療也起到了有益補充作用。
他建議,假如今后能讓非公醫療機構承接部分公共健康服務,既能減輕政府負擔,又能使非公醫療機構的醫療團隊得到鍛煉。
比如,在調研數據顯示公共醫療資源略顯緊張的情況下,假如能把青島市北區敦化路街道內非公醫療機構按照相關要求進行核驗,符合條件的可直接作為衛生服務中心,對群眾就近醫療保健和減輕政府投資都有受益。
實際上,早在2017年,時任國家衛計委基層衛生司副司長高光明就指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望在獲得經費的前提下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2020年9月,太原市衛健委發布的《太原市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中也曾明確提出,引導符合條件的診所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深圳先行一步:社會辦醫納入公衛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一些地區將社會辦醫機構納入到國家公共衛生體系中。
早在2019年,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就聯合深圳市財政局印發了《深圳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法》,《辦法》第六條明確提出“符合條件的社會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向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申請成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機構。”
2020年6月,中國衛生健康領域第一部基礎性、綜合性法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正式開始施行,《基本醫療法》第18條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通過舉辦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院,或者從其他醫療衛生機構購買服務的方式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對于此項規定,醫改專家、陜西省山陽縣衛健局副局長徐毓才曾在由《看醫界》舉辦的2020上海醫交會上講解道,此項規定表明是政府可以從其他醫療衛生機構購買服務的方式提供本公共衛生服務,這就為社會辦醫提供了機會。
2021年1月19日,重慶市衛健委發布《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建立社會辦民營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信用獎懲機制進一步強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充分發揮社會辦民營醫療機構“前哨”作用;要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和貢獻的社會辦醫療機構及其人員,給予通報表揚和獎勵,反之則反。
疫情常態化,第三方檢測或成公衛儲備
此外,在疫情常態化,國家應檢盡檢的要求下,以社會辦醫為主的第三方新冠檢測機構發揮了極大作用。據官方通報,自2020年2~10月,華大基因等8家第三方臨床檢測機構貢獻了青島市56.4%的檢測能力。這其中還包括了10月份的超一千萬例的全市全員檢測。
據千麥醫療集團董事長兼CEO陳婭妮在上海創奇健康研究院上的一場會議上透露,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千麥醫療在2020年2~5月三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超60萬例的核酸檢測。陳婭妮希望,未來第三方醫學檢測力量能夠在公共衛生中進一步體現價值,并成為公衛檢測力量的一個戰略儲備。
“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社會辦醫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一定要努力讓社會醫療機構納入國家公共衛生體系中。”上海交通大學社會醫療機構研究所名譽所長、原上海交大醫學院副院長、原上海知識產權局局長陳志興教授曾如此表示。
“將社會辦醫統一納入國家公共衛生應急體系,把社會辦醫力量統一納入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中,并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在調撥醫療物資及醫療隊派遣等方面一視同仁。”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秘書長兼會員組織部主任王珊也曾在《社會辦醫在抗疫中的重要貢獻》中對非公醫療行業做出了這一發展建議。(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