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作者/知微 外企的黃金時代,要過去了? 1 降幅54% 近日,輝瑞宣布,產品愛博新(通用名哌柏西利)大降價,每瓶售價從29799元跌至13667元,降價幅度高達54%。 與此同時,輝瑞逐步停止了此前針對低保和低收入患者的慈善贈藥。如果按照常見的給
▍來源/賽柏藍
▍作者/知微
外企的黃金時代,要過去了?
1
降幅54%
近日,輝瑞宣布,產品愛博新(通用名哌柏西利)大降價,每瓶售價從29799元跌至13667元,降價幅度高達54%。
與此同時,輝瑞逐步停止了此前針對低保和低收入患者的慈善贈藥。如果按照常見的給藥方案,規格為125mg的愛博新每天一次,連續服用21天,之后停藥7天,28天為一個治療周期。
降價前,患者月治療費用在3萬元左右,如果有慈善贈藥,月治療費用在1.7萬元左右。降價后,月治療費用則降至約1.3萬元。
事實上,這是愛博新上市以來的首次降價,或是因為其未能進入2020年醫保目錄中,自媒體藥斯拉分析,主要原因是其競品要么剛上市,未能納入醫保談判;要么是還沒有上市,暫時還沒有太大的競爭壓力——同類產品不在醫保,大家拼的是對市場的把控、對客戶的掌握、品牌影響力、客戶的觀念以及市場滲透率,誰也沒有壓倒性的優勢條件。
作為全球首個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4/6抑制劑,晚期乳腺癌領域具有重大意義的突破性創新療法,愛博新填補了HR+/HER2-晚期乳腺癌靶向治療的空白。
資料顯示,上市以來,愛博新銷售額連年高速增長,2015年7億美元,2016年突破20億美元,2017年突破30億美元,2018年41.18億美元,同比增加32%。
目前,哌柏西利聯合來曲唑已成為ER+/HER2-乳腺癌患者一線療法,哌柏西利未來市場預期十分積極,乳腺癌市場地位僅次于羅氏。
2020年12月14日,齊魯制藥中國首仿的哌柏西利膠囊獲中國NMPA批準上市治療。根據中國新藥研發監測數據庫(CPM)顯示,除輝瑞和齊魯外,目前還有豪森、恒瑞、海正、正大天晴等13家企業在進行臨床試驗。
在同類產品尚未打開市場時,輝瑞未像前人赫賽汀一樣,降價70%進入醫保,而是自降54%,略高于醫保平均值的降幅,或是處于產能考慮。
2
更多醫保品種,降價
不僅未進醫保品種,進醫保品種的降價早已開始。
1月14日,據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局發布的關于調整部分藥品掛網價格的通知,其中,禮來的巴瑞替尼片2mg價格從3998元下調至1064元,降幅超73.3%,度拉糖肽注射液1.5mg:0.5ml從840元/支降至298元/支;江蘇豪森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規格:0.5ml:0.2mg/支)掛網限價由395元/支調整至187元/支。

根據企業主動申請,現對企業主動申請降價的 4 個藥品進行公布,公示期為 1 月 15 日至 1 月 19 日,公示期間無異議的按照執行日期導入平臺,公示存在異議的自動轉入下一處理流程,暫不調整。調整后的價格自 2021 年 1 月 20 日起全省執行。對于企業主動降低價格、承諾按全國最低價或某一較低價格銷售的,醫療機構可按承諾價采購,不得高于承諾價采購銷售(可等于承諾價)。
而甘肅省遠非這些品種率先降價的地區:
1月12日,陜西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關于調整部分產品掛網限價的通知,根據企業申請,江蘇豪森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0.5ml:0.2mg/支)掛網限價由395元/支調整至187元/支、北京科園信海醫藥經營有限公司代理的氟替美維吸入粉霧劑掛網限價由900元/盒調整至239元/盒。
1月11日,吉林發布關于下調江蘇豪森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價格的通告,將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0.5ml:0.2mg)調至187元/盒,將0.5ml:0.1mg規格的產品由295元/盒下調至110元/盒。
1月11日,河南省也發布了調整度拉糖肽注射液和氟替美維吸入粉霧劑3個藥品限價的通知。
3
醫保談判品種
據了解,禮來的度拉糖肽注射液、巴瑞替尼片,豪森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等產品通過了2020年談判,進入醫保目錄,新支付價預計于今年3月份正式執行,雖然談判價格尚未公布,但可以通過這次價格調整對最終結果做出預判。
米內網數據顯示,禮來的度拉糖肽注射液于2019年2月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進入中國市場,適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包括單藥以及接受二甲雙胍和/或磺脲類藥物治療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
2014年,禮來的度拉糖肽獲批上市,目前已經在美洲、歐洲、亞洲等70多個國家成功上市。2018年,度拉糖肽的全球銷售額達32億美元,為禮來收入最高的產品。
從輝瑞和禮來的動作來看,跨國藥企創新藥進入中國之時,都會采取高定價策略,要給之后進醫保留下足夠的談判和利潤空間。因此無論是否進醫保,若想在競品和仿制品的夾擊下在國內獲得市場,降價是必經之路。
原研藥在專利到期后被仿制藥快速、大比例替代,是全球藥品市場的常態化情況。然而,在國內市場許多到期后原研藥仍維持著較高的市場份額,這被稱為外企的「黃金時代」。
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帶量采購、一致性評價和醫保控費的多手段疊加效應,外企高價的黃金時代,或將不復存在。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