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3日,阿斯利康攜手合作伙伴于中國健康物聯網創新中心啟動“中國縣域適宜技術學院”,旨在發揮各方優勢,推動穿刺活檢、透析等適宜技術在基層的普及和應用,以提升縣域醫院的疾病診療水平,助力國家“分級診療”等舉措的落實和《“健康中國2030”規
此次“中國縣域適宜技術學院”成立大會在位于無錫的中國健康物聯網創新中心召開,聚焦基層在適宜技術提升方面的實際需求,在超聲技術、穿刺活檢和初始透析等領域,面向近50位縣域醫生展開深度培訓。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葉定偉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袁偉杰教授等十余位權威專家及企業代表圍繞超聲原理、超聲技術操作規范與演示、前列腺PSA篩查和穿刺活檢在診療中的指導意義和臨床應用、初始透析患者的貧血管理以及超聲技術在透析血管通路中的運用等內容進行了深入講解與精彩演示。
【阿斯利康中國與無錫祥生戰略簽約儀式】
縣級醫院在基層醫療網絡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縣域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在分級診療體系中的地位不容忽視,但目前的醫療水平仍與患者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從普及適宜技術入手,推動優質醫療資源進鄉進縣,提升縣域醫院的治療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阿斯利康攜手無錫祥生,整合雙方優勢資源,推進超聲技術和穿刺活檢等適宜技術在基層中的普及,幫助醫生在最佳治理時間內快速、精準地為縣域百姓提供有效的治療路徑,提升腫瘤、腎臟病等惡性疾病的早期診斷水平,以降低縣域的重病發生率;同時讓縣域百姓“足不出縣”即可接受及時、高效、高質量的救治,幫助縣域百姓實現最大程度的臨床獲益。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葉定偉教授:

提升縣域醫療水平是我國實現‘健康中國2030’目標的重要一環。隨著國家分級診療制度的推行與建設,縣域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得到長足發展,但是仍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面對腫瘤等重大疾病的防控適宜技術和救治適宜技術在縣域的普及還比較欠缺,導致基層的腫瘤診療水平參差不齊,很多患者未能在早期發現,甚至被迫前往大城市就醫,延誤了治療時機,反而加劇了患者致殘甚至致命的風險。因此,加強適宜技術在縣域醫療機構的普及,提高基層醫生的專業水平,加強早癌篩查,讓我們縣域百姓得以享受到與城市同等的優質醫療資源和救治能力,共同邁向‘健康中國’。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袁偉杰教授:

作為政府‘強基層’的核心內容,加強縣域醫生的專業培訓能夠切實提高縣域醫院的診療水平,我國縣域基層的腎臟病發病情況尤為嚴重且大多需要長期診治,縣域醫生已成為慢性腎臟病的防治主體,此次會議中關于超聲技術的講解將提高醫生對腎臟病的診斷水平,‘中國縣域適宜技術學院’為縣域醫生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平臺,有助于帶動整體縣域醫療水平的提高,實現醫患共贏的局面。

云南省個舊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鄭立民教授:

加強適宜技術在縣域醫院的推廣和應用是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的根本途徑之一。‘中國縣域適宜技術學院’為我們搭建起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通過理論輸出與實操展示相結合的方式,讓我們的基層醫生充分了解和掌握適宜技術,得以更好地應用于臨床實踐中,進一步規范基層醫院的診療服務,提高縣域醫療服務質量,實現因地制宜地滿足基層群眾的醫療服務需求,同時,也為助力‘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和‘分級診療’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阿斯利康中國消化及全產品拓展業務部及縣團隊助理副總裁杜浩晨:

阿斯利康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積極攜手各方伙伴探索在基層的跨領域創新合作,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并致力于打造符合縣域發展需求的縣域健康生態圈,幫助廣大基層百姓把包括腫瘤等重大疾病在內的全病程管理真正做到位。

無錫祥生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莫若理:

無錫祥生非常期待與阿斯利康繼續深化合作,利用自身在超聲領域的技術優勢為縣域腫瘤和腎臟病等重大疾病的早診早治提供精準有效地檢測手段,加速分級診療的落地,一同助力基層醫療建設。

本文來源:E藥經理人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