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早盤,A股迎來高開高走,最終上證指數收盤定格在3621.26點,重新站上3600點這一5年以來資本市場新高,創業板指數更是大漲2.24%,再創近6年新高。 受到前一日國家衛健委要求進一步加強新冠檢測政策支撐,新冠檢測板塊大幅上漲,凱普生物、迪安診斷
1月21日早盤,A股迎來高開高走,最終上證指數收盤定格在3621.26點,重新站上3600點這一5年以來資本市場新高,創業板指數更是大漲2.24%,再創近6年新高。

受到前一日國家衛健委要求進一步加強新冠檢測政策支撐,新冠檢測板塊大幅上漲,凱普生物、迪安診斷大漲超10%,金域醫學、明德生物、西隴科學等熱門企業漲停,碩世生物、達安基因、華大基因等集體上漲。

疫情防控主題市場放量
根據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數據,預計2021年全國春運期間發送旅客17億人次,日均4000萬人次,較2020年增加一成多。2020年全國合計核酸檢測3億份,考慮到政策鼓勵就地過年以及發送旅客不需要重復核酸檢驗,保守估測春節期間核酸檢測人次為1.7億人次。
針對春節返鄉期間的疫情控制,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和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的《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指出,返鄉人員需持7天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返鄉后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聚集、不流動,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業內人士指出,從產品來看,疫情防控階段對于新冠診斷試劑的需求是剛性的,而獨立醫學檢驗(ICL)收費單人次價格大多超過70元,部分城市甚至超過100元,全面加強新冠檢測對于相關企業而言將帶來實實在在的業績表現。
近期,核酸檢測試劑相關上市公司也紛紛發布2020年度業績預增公告,萬泰生物2020年凈利潤預增215%~244%,業績增長原因是新產品二價宮頸癌疫苗上市銷售,且推出了新冠肺炎檢測試劑。此前,已有凱普生物、明德生物、邁克生物、萬孚生物等公司相繼宣布預增,原因均包括海內外市場對新冠檢測產品需求提升。
強化疫情防控更進一步帶動整體醫藥保健板塊放量上漲。截至收盤,包括金發科技、藍帆醫療、英科醫療、穩健醫療等在內的口罩、防護服、手套等相關產品生產供應企業,股價表現均十分搶眼。
“三醫聯動”格局獲熱捧
事實上,不僅與疫情防控需求增加相關的防護用品、新冠檢測、服務機構主題受到資本市場熱捧,進入2021年以來,資本市場醫藥板塊持續保持活躍,受“三醫聯動”“醫保談判”“兩定方案”等眾多政策利好推動,創新藥、零售連鎖、研發生產服務(CXO)等主題輪番受到資本市場熱捧。
1月12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公布《醫療機構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和《零售藥店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可以通過申請簽訂醫保協議納入醫保定點管理,并明確了協議簽訂的基本條件和流程。
隨后,資本市場醫藥零售板塊集體大幅跳漲,截至當日收盤,老百姓、大參林、益豐藥房和健之佳封漲停板,一心堂暴漲7.49%,并在此后開啟了連續一周的持續上漲行情。
1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推進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改革,以常態化制度化措施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同時,會議提出集采要兼顧企業合理利潤,促進產品創新升級,對節約的醫保費用按規定給予醫療機構結余留用激勵,努力使這項改革實現患者和企業、醫療機構都受益。
“促進產品創新升級”獲得頂層政策鼓舞,加之資本市場對昭衍新藥、藥明康德、泰格藥業、博濟醫藥、凱萊英、康龍化成等眾多CRO、CDMO企業2020年年報預期高度樂觀,企業股價迎來集體上漲。截至1月21日收盤,5個交易日,上述CXO公司股價上漲幅度均超過10%。
1月20日,醫藥生物板塊漲幅依然居前,截至收盤,歐普康視、創新醫療、九州藥業、亞太藥業等股漲停,康龍化成漲超13%,康泰生物、一品紅等企業跟漲。
作為創新生物醫藥企業資本市場集中地,近日來港股市場同樣踏上了資本風口。連續多個交易日,百濟神州、君實生物、康方生物、先聲藥業、云頂新耀、復宏漢霖、瀚森制藥、歌禮制藥等企業股價上漲走勢強勁,其中再鼎醫藥股價短短幾個交易日已經快速踏上1500元關口。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不容忽視,醫療服務、藥品器械與生命科技行業將持續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三醫聯動”改革持續深入,醫藥行業所面臨改革初期時的陣痛和洗牌基本完成,創新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記者:張藍飛 編輯:陳雪薇
本文來源:醫藥經濟報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