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恩投資專注于大健康領域的并購,以業內的優秀產業方為服務對象,立足于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和判斷,利用自身擁有的大健康領域數據、產業資源以及專業并購團隊,結合投行、投資和產業咨詢等多種業務工具,讓優秀的產業方成為我們的客戶,也讓我們的客戶成為更優
1. 圓心科技集團(妙手醫生)控股收購醫庫
簡述:1月18日,圓心科技集團宣布完成對醫庫的控股收購,妙手醫庫成為圓心科技旗下新成立的子品牌,妙手醫庫將打造成為中國頭部醫生社區之一,立足醫療科研教學,服務一線臨床醫生,建立醫、藥、教、研之間的和諧溝通聯系,通過推進信息化帶動醫療現代化。圓心科技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為患者提供就醫、用藥、支付一站式服務,構建了用藥管理、醫療科技和支付管理三大業務板塊。醫庫是一家移動端醫者門戶平臺,定位是醫務人員工作學習必備的醫學工具,匯集了病例采集,醫學文獻,醫藥百科等功能,更有全方位、多層次的高清醫學圖譜免費看,致力于為醫務工作者們帶來更多更全的醫學知識庫,隸屬于寧波珍立拍軟件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收購完成后,圓心科技成立妙手醫庫平臺,雙方的醫生資源、服務能力、產品體系以及藥企解決方案將進一步深度融合,打造涵蓋多點執業、品牌宣傳、病例管理、題庫學習、藥物查詢等在內的一站式醫生服務平臺。
2. 常寶股份(002478.SZ)剝離醫院資產
簡述:1月18日,上市公司常寶股份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戰略發展需要,為進一步有效整合資源,優化資產結構,繼續推進落實前期擬退出醫療服務行業相關事項,實施向能源管材主業聚焦。公司將持有的山東瑞高100%股權、什邡二院100%股權、宿遷洋河人民醫院90%股權出售給中民嘉業及上海嘉愈醫療。三家醫院的總資產分別約為6.11億元、2.38億元和7.55億元。據了解,早在2016年,常寶股份就開始謀劃跨界轉型醫療服務行業,2017年,常寶股份耗資9.92億元收購醫療資產。根據《醫院股權購買協議》,嘉愈醫療及中民嘉業應向公司支付人民幣2.5億元的預付款(“第一期交易對價”)。標的股權的總交易價款金額及其余交易價款的支付時間,應在補充協議中由各方另行協商確定。
3. 海普瑞擬轉讓Kymab股權 后者獲賽諾菲收購
簡述:1月11日,海普瑞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香港海普瑞持有Kymab全面稀釋后8.66%的股權。賽諾菲(Sanofi)之全資子公司Sanofi FP BV與包括香港海普瑞在內的Kymab全體股東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收購Kymab的全部股權。Kymab全部股權的收購對價為首期11億美元,以及后續不超過3.5億美元的里程碑對價。Sanofi預計本次交易將于2021年第二季度完成。資料顯示,Kymab為一家總部位于英國劍橋的臨床階段生物制藥公司,專注于運用其專有的涵蓋整個人類抗體系統的抗體平臺(IntelliSelect®)發現及開發全人源單克隆抗體藥物。其擁有廣泛的治療性抗體項目管線,具有顯著增長潛力的免疫治療候選藥物 KY1005、KY1044等。
4. 百濟神州與諾華達成PD-1戰略合作 總交易金額超過22億美元
簡述:1月12日,百濟神州宣布與全球制藥巨頭諾華就其自主研發的抗PD-1抗體藥物替雷利珠單抗在多個國家的開發、生產與商業化達成合作與授權協議,首付款高達6.5億美元,為迄今為止首付金額最高的國內藥物授權合作項目。總交易金額超過22億美元,創下目前國內單品種藥物授權交易金額最高記錄。這是繼2019年澤布替尼在美國獲得FDA批準上市、實現“零的突破”后,百濟神州創造的本土抗癌新藥“出海”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根據協議,百濟神州將獲得6.5億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資格在達到注冊里程碑事件后獲得至多13億美元的付款、在達到銷售里程碑事件后獲得2.5億美元的付款,另有資格獲得替雷利珠單抗在授權地區未來銷售的特許使用費。根據協議,百濟神州將負責為正在開展的替雷利珠單抗臨床試驗提供資金,諾華將在授權地區為新開展的注冊性、橋接或藥品上市后的研究提供資金,每一方將負責為各自用于評估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公司或第三方藥物開展的臨床試驗提供資金。雙方將保留其自主開發產品聯合替雷利珠單抗用藥組合的全球商業化權利。
5. 復宏漢霖獲得TROP2抗體新藥中國區獨家權利
簡述:1月14日,復宏漢霖宣布與Chiome Bioscience就抗TROP2抗體簽訂了一項獨家許可協議,復宏漢霖獲得該項目在中國(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進行研究、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這是繼達雷妥尤單抗生物類似藥HLX15獲批臨床試驗后,復宏漢霖近日取得的又一大進展。根據協議,復宏漢霖將獲得抗TROP2抗體的獨家許可權,可在許可區域內對該項目進行人用藥及診斷應用(不包括放射免疫治療和光免疫治療領域)的研究、開發、生產、商業化等,并有權將該項目轉讓給第三方。同時,Chiome公司還授予復宏漢霖在全球其他地區獨家開發、生產和商業化該項目的優先選擇權。
6. 安進與EVOQ Therapeutics達成2.4億美元合作
簡述:近日,安進(Amgen)生物制藥公司向外宣布正與總部位于密歇根州的EVOQ Therapeutics公司合作,共同開發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藥物。根據協議條款,Amgen和EVOQ將在臨床前開發方面進行合作,Amgen將負責臨床開發和商業化。為了換取某些自身免疫計劃的專有權,安進公司將支付可能總計超過2.4億美元的預付款和里程碑付款,并支付由此產生的銷售使用費。EVOQ公司的產品特長是針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療法,但最初開發的目的是針對腫瘤治療的。它于2016年由來自密西根大學的科學家共同創立,技術平臺為NanoDisc,這是一種高密度脂蛋白平臺,可以用來將多肽直接遞送到淋巴結中。
7. GSK與Eligo達成2.24億美元合作 開發CRISPR技術抗菌劑
簡述:1月11日,Eligo Bioscience SA(Eligo)向外宣布已與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GSK)簽訂了一項研究和選擇協議,旨在將Eligobiotics®用于治療或預防尋常型痤瘡(acne vulgaris),并開發一種基于CRISPR的菌株特異性微生物組調節療法。根據協議條款,Eligo將獲得一筆預付款和研發資金,以推進其痤瘡研究項目EB005直到臨床前的概念驗證。如果GSK行使選擇權,雙方將進一步簽訂許可和合作協議,共同繼續開發EB005項目,同時Eligo將有資格獲得最高不超過2.24億美元的許可費和潛在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全球銷售的特許權使用費提成。
8. 賽默飛7.25億歐元收購Henogen
簡述:日前,賽默飛宣布完成對生命科學行業服務和技術供應商Novasep在比利時的病毒載體制造業務Henogen的收購。這筆交易以7.25億歐元現金成交。據報道,Henogen的業務將成為賽默飛制藥服務業務的一部分,該業務屬于實驗室產品和服務部分。這是賽默飛進軍基因和細胞治療領域的最新消息。Novasep已成立超過20年,擁有大約400名員工,預計2020年總收入約為9500萬美元。Novasep的病毒載體制造業務在比利時的瑟內夫和哥斯利有兩個工廠,擁有超過7000平方英尺的最先進的臨床和商業制造業務。
1. 國家藥監局發布《藥品上市后變更管理辦法(試行)》
簡述: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藥品上市后變更管理辦法(試行)》,規范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以下簡稱持有人)藥品上市后變更行為。這是我國首部專門針對藥品上市后變更設置的規范性文件。《辦法》緊扣《藥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藥品注冊管理辦法》《藥品生產監督管理辦法》的立法宗旨和有關規定,進行制度銜接,明確了藥品上市后變更的管理要求,規定由持有人承擔藥品上市后變更的主體責任,為藥品上市后變更開辟新路徑。
2. 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注銷酚酞片和酚酞含片藥品注冊證書的公告》
簡述:1月14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注銷酚酞片和酚酞含片藥品注冊證書的公告》,決定自即日起停止酚酞片和酚酞含片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具體內容如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酚酞片和酚酞含片進行了上市后評價,評價認為酚酞片和酚酞含片存在嚴重不良反應,在我國使用風險大于獲益,決定自即日起停止酚酞片和酚酞含片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注銷藥品注冊證書(藥品批準文號)。已上市銷售的酚酞片和酚酞含片由生產企業負責召回,召回產品由企業所在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監督銷毀。
3. 國家市場監督總局發文排查非法經營煙酰胺單核酸(NMN)
簡述:上周,國家市場監督總局發文排查非法經營煙酰胺單核酸(NMN),指出NMN在中國不能作為藥品、保健品、或食品經營。NMN是NAD+的生物合成前體,早期基礎研究表明NAD+供應不足不僅可能引起細胞衰老、而且可能造成組織衰退。三年前《細胞》的一篇文章顯示NMN可以恢復小鼠肌肉血管密度和運動能力,而毛細血管密度下降和組織供血不足是衰老一個重要標志。所以有部分科學家認為補充NMN可以延年益壽,NMN也成為一個熱門保健食品。但目前NMN尚無臨床試驗證據顯示能夠延長壽命或改進生活質量、安全性也未知,所以不能作為長壽藥使用。
4. 基于風險的藥包材變更等同性評價指南擬發布
簡述:近日,中國醫藥包裝協會官網發布公開征求《藥包材等同性/可替代性評價指南》(征求意見稿)的通知,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1年02月09日,這是國內專門針對藥包材等同性/可替代性評價起草的指導性文件,本文為大家梳理了藥包材變更難點和等同性評價實施關鍵點,可供藥包材企業提供變更研究的基礎研究思路和基本評估原則,也可為藥企開展藥包材變更評估提供參考。近年來,隨著我國藥品改革,藥包材的相應監管模式也在發生著巨大變化,我國藥包材監管模式從"注冊管理制度"改革為"關聯審評審批制度"。在藥包材關聯審評審批制度中,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是產品質量第一責任人。
三、技術前沿進展
1. 國內首款CAR-T即將獲批
簡述:1 月 12 日,NMPA 官網顯示,復星凱特 CAR-T 產品「阿基侖賽注射液」的上市申請(受理號:CXSS2000006)進入行政審批階段,預計將在近日獲批。這意味著國內首款 CAR-T療法產品即將獲批上市。阿基侖賽注射液,代號 FKC876,是復星凱特從美國 Kite Pharma 引進 YESCARTA (AxicabtageneCiloleucel) 技術、并獲授權在中國進行本地化生產的靶向 CD19 自體 CAR-T 細胞治療產品。全球目前共有三款獲批上市的 CAR-T 細胞免疫治療產品,包括 Kite 制藥的 Yescarta 和Tecartus以及諾華的 Kymriah,三者均靶向CD19。根據吉利德和諾華已公布的財務報告顯示,2019 年度,Yescarta、Kymriah全球銷售額分別約為 4.56 億美元、2.78 億美元。目前除了復星凱特外,僅藥明巨諾一家的 CAR-T 產品瑞基侖賽報上市。
2. FDA正式發布2020年新藥年度報告
簡述:日前,美國FDA藥物評估和研究中心(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CDER)發布了2020年度報告。在2020年,CDER總計批準了53款創新藥,近20年來僅次于2018年的59款排在歷史第二位。這些新藥往往是解決未滿足醫療需求或顯著推進患者治療的創新產品,它們的活性成分(active ingredients)以前從未在美國獲得批準。在53款創新藥中,有21款屬于“first-in-class”療法,占總數的40%。這些新藥的作用機制不同于已有療法,有潛力為大眾健康帶來重要的積極影響。報告給出的例子包括:ViiV Healthcare公司開發的HIV療法Rukobia(fostemsavir)。這是一種新型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適用于曾經嘗試過多種HIV藥物療法,并且由于耐藥性、不耐受性或安全性而未能成功治療的HIV感染者。Fostemsavir是一款“first-in-class”HIV病毒附著抑制劑。這一全新藥物類型可以為窮盡已有治療選擇的患者造福。Koselugo(selumetinib)是FDA批準的首款治療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的創新療法。
3. 干細胞移植治療失明再添“新路”
簡述:1月14日,《Stem Cell Reports》發布了一篇題為SurgicalTransplantation of Human RPE Stem Cell-Derived RPE Monolayers into Non-HumanPrimates with Immunosuppression的報告。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嘗試用人RPE干細胞衍生的RPE(hRPESC-RPE)來治療眼部疾病。在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NHP)中的研究表明,該療法不僅穩定、安全,并且有望為視網膜異常患者帶來治愈疾病的新希望。
4.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有望治療帕金森疾病的新型人工納米酶
簡述: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no Toda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人工酶類,其能阻斷錯誤折疊的α突觸核蛋白在大腦中的擴散,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開發治療帕金森疾病的新型療法。研究人員所開發的人工酶類擁有較強大的抗氧化特性,該酶是鉑和稱之為PtCu的銅的納米級組合產物,其抗氧化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金屬組合的組成。XiaoboMao教授表示,活性氧所引起的氧化性應激是不可避免的,其會隨著機體年齡增長不斷增加,這是因為諸如機體中蛋白質降解等過程減緩所致。本文研究結果揭示了抗氧化劑的重要性,因為在帕金森疾病中,漂浮的活性氧自由基會促進錯誤折疊的α突觸核蛋白的擴散,從而讓患者出現更為嚴重的癥狀。
附錄:產業內投融資

本文來源:新康界 作者:西恩投資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