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聯合研究編寫的《清華城市健康指數》正式發布。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該研究依托“大健康+大數據”,構建起了一套科學、客觀的城市健康度量標尺,首次實現了國內80個主要城
近日,由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聯合研究編寫的《清華城市健康指數》正式發布。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該研究依托“大健康+大數據”,構建起了一套科學、客觀的城市健康度量標尺,首次實現了國內80個主要城市綜合健康水平的全景評估考核。華米科技作為合作方之一,為該研究提供了運動、睡眠、肥胖情況等生活習慣方面的大數據支持。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高級研究專員李棟博士在發布會上介紹了該研究的整體框架:“清華城市健康指數”在指標體系上圍繞城市健康的關鍵要素,囊括了健康服務、健康行為、健康設施、健康環境、健康效用5大評價板塊。
其中,健康行為反映了居民個體的健康狀況和態度,是此次研究中重要的創新亮點之一。據了解,研究通過對城市市民生活習慣數據開展整體分析,了解各地市民整體生活習慣的健康特征,從生活行為自身和行為結果兩方面進行評價:例如,基于運動人群比重指標可反映城市居民的整體運動水平;基于睡眠不足人口比例可反映居民的睡眠情況;而成年人肥胖人群比重則與運動和飲食密切相關。
研究發現,市民的健康習慣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關聯。隨著城市整體經濟水平提升,市民收入與健康意識也不斷提高,中心城市市民更多關注健康方面的問題,在行為方面更加符合健康的相關要求。
報告還指出當前各城市健康行為整體水平不高,排名優秀和良好的城市僅占19%。其中達到優秀水平的城市僅有杭州市、上海市、深圳市、廣州市、重慶市等5個中心城市,無一般地級市入圍。
同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公布的《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建議,研究還重點考察各城市每周有三次、每次半小時以上的運動人群所占比例情況,發現貴陽、杭州、大連和青島的運動人群比例相對較高。

李棟博士在發布會上對媒體表示,與合作伙伴數據共享共用,也是本次研究的特點之一。比如研究院通過與華米科技合作,引進智能可穿戴設備大數據,在妥善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下,統計了各城市用戶的運動鍛煉、睡眠等情況。
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可穿戴和健康云服務公司,華米科技憑借其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數據分析能力,有力支撐了研究工作,相關研究以2019年佩戴智能可穿戴設備60天以上的人群為對象,各城市采樣人數均超過1萬人。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健康城市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主任王宇介紹,“未來,我們將繼續大力開展城市健康指數研究工作,并逐步向鄉村延伸,最終實現我國全地域、全人群、全周期覆蓋的健康評估監測?!薄扒迦A城市健康指數”長遠計劃包括是不斷優化完善指標體系、持續不斷的成果輸出、進一步拓展合作圈、加強政策建議。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