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內容 米內網最新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H1中國公立醫療機構化學藥終端有多個品類銷售額下滑,但解痙藥逆勢上漲超10%,市場潛力巨大。近年來,罌粟堿、氫溴酸山莨菪堿等產品異軍突起,市場占比逐年上升,打破解痙藥“一品獨大”市場格局,其中氫溴
精彩內容
米內網最新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H1中國公立醫療機構化學藥終端有多個品類銷售額下滑,但解痙藥逆勢上漲超10%,市場潛力巨大。近年來,罌粟堿、氫溴酸山莨菪堿等產品異軍突起,市場占比逐年上升,打破解痙藥“一品獨大”市場格局,其中氫溴酸山莨菪堿注射液4年復合增速280%。隨著2020年間苯三酚、罌粟堿產品陸續納入部分省份集采,預計未來該領域市場格局還將發生巨大改變;擁有更多適用人群的解痙藥口服制劑2019年市場規模超過7億元,但增速不明顯,主要是由于該市場產品結構老化,急需新品補充,更新迭代。
注射劑“稱王”,解痙藥市場大擴容
解痙藥主要通過阻斷神經介質與受體的結合,解除平滑肌痙攣,達到解痙止痛的目的。臨床上可用于腎絞痛、膽絞痛、痙攣性腹痛(胃腸絞痛等)、內鏡檢查、術前氣道管理等領域的治療,覆蓋臨床多科室、多適應癥。
圖1:2016-2020H1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解痙藥銷售情況(單位:億元)
來源:米內網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競爭格局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解痙藥銷售額突破30億元,同比增長25.53%。2020H1受新冠疫情影響,多個藥物品類銷售額出現下滑,但解痙藥仍逆勢上漲,增長率超過10%,預計2025年市場銷售額可以突破40億元,可見該領域具有穩步上漲的市場潛力。
圖2: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解痙藥劑型競爭格局(單位:億元)
來源:米內網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競爭格局
從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解痙藥劑型競爭格局看,注射劑在臨床上的應用最為廣泛,2019年市場規模達22.92億元,口服劑型(片劑、膠囊劑)市場規模超過7億元。
4年復合增速280%,氫溴酸山莨菪堿注射液異軍突起
近年來,隨著罌粟堿、氫溴酸山莨菪堿等新品注射液陸續獲批上市,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解痙藥注射劑市場規模不斷攀升,市場格局發生改變。
表:2020H1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解痙藥注射劑TOP5藥品市場份額
來源:米內網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競爭格局
間苯三酚作為解痙藥注射劑經典產品,多年來穩居同類產品首位。從2016年至今,受到罌粟堿、氫溴酸山莨菪堿等新品注射液上市的沖擊,市場格局發生了巨大改變。2016-2020年H1,間苯三酚市場份額從55.75%下降到37.36%,氫溴酸山莨菪堿市場份額從0.15%增長至4.82%,其中氫溴酸山莨菪堿注射液2019年銷售額突破1.5億元,據企業透露,該品種2020年全年全國市場將實現2.5億元的銷售額。
氫溴酸山莨菪堿是作用于M-膽堿受體的抗膽堿藥,有明顯外周抗膽堿作用(松弛平滑肌、解除微血管痙攣),作用與阿托品相似,但具有外周選擇性較高、毒副作用較低的優點。是繼青蒿素后的中國原創化藥,為2018版國家基藥、2019版醫保甲類(國家短缺藥品)、急搶救和危重癥用藥,臨床上可用于解痙止痛、感染性休克、膿毒癥、眩暈、有機磷農藥中毒等疾病治療。
圖3:2016-2020H1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氫溴酸山莨菪堿注射液銷售情況(單位:億元)
來源:米內網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競爭格局
目前國內市場由成都第一制藥企業獨家生產,米內網數據顯示,該產品近年來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逐年上漲,2016-2019年4年復合增速280%,2019年銷售額突破1.5億元,2020H1在新冠疫情影響下,仍實現38.45%的銷售增長,據企業透露,該品種2020年全年全國市場將實現2.5億元的銷售額,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基礎解痙藥注射劑在部分省份陸續開展集中帶量采購
2020年12月21日,陜西牽頭的11省采購聯盟(陜西、新疆、甘肅、寧夏、海南等)正式開展未通過一致性評價藥品集采,其中包含罌粟堿。
2020年9月,四川牽頭的六省二區(四川、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海南、西藏)開展2020年省際聯盟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間苯三酚、罌粟堿等產品進入集采。
......
隨著國家政策逐步推進,間苯三酚、罌粟堿等基礎解痙藥注射劑將陸續進入各省份集采名單,這將再一次帶來解痙藥市場格局的巨大改變。在時代的浪潮中,未來只有更具學術價值的原創新藥才能獲得更加長久的生命力。
解痙藥口服制劑市場急需新品補充,更新迭代
相比于注射劑,口服制劑具有使用及攜帶方便、患者依從性高等優點,且擁有更多的適用人群。臨床配合注射液使用,序貫治療,能夠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除對于住院患者急性疼痛的控制以外,臨床上還可以用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療,如:腸易激綜合征IBS、慢性膽囊炎、慢性胃炎等。
2019年解痙藥口服制劑市場規模突破7億元,但增速不明顯,這主要是由于解痙藥口服制劑產品結構老化,急需新品補充,更新迭代。
圖4: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解痙藥口服制劑TOP5藥品(單位:億元)
來源:米內網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競爭格局
目前國內已獲批解痙藥口服制劑品種數較少,市場集中度較高,馬來酸曲美布汀獨占合計市場份額近六成。臨床可用產品少,舊產品上市時間長,學術價值有限,新產品補充不足,產品結構老化,無法滿足解痙藥口服制劑市場需求。
由成都第一制藥獨家生產的氫溴酸山莨菪堿片將于2021年上市銷售,獲批適應癥“緩解平滑肌痙攣、眩暈癥、微循環障礙及有機磷農藥中毒”。基于氫溴酸山莨菪堿注射液上市后的快速增長情況,預測片劑的上市能夠為口服解痙藥市場注入新鮮的血液,帶來該領域全新的增長機會。
來源:米內網數據庫
本文為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否則將追究侵權責任。
本文來源:米內網 作者:玲瓏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