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myPKFiT?——藥代動力學(PK)指導下的A型血友病(先天性凝血因子VIII缺乏)管理工具在云南上市。 myPKFiT?全國上市會現場圖 早在1個月前(11月19日),myPKFiT?就已經得到國家藥監局(NMPA)的批準,適用于16歲及以上(體重45 kg及以上)接受百因
12月19日,myPKFiT?——藥代動力學(PK)指導下的A型血友病(先天性凝血因子VIII缺乏)管理工具在云南上市。

myPKFiT?全國上市會現場圖
早在1個月前(11月19日),myPKFiT?就已經得到國家藥監局(NMPA)的批準,適用于16歲及以上(體重45 kg及以上)接受百因止?(注射用重組人凝血因子VIII)治療的A型血友病患者人群。

據了解,myPKFiT?是中國首個支持血友病藥代動力學(PK)指導下的管理工具,也是截止至目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唯一批準的個體化預防FVIII劑量指導軟件,供熟悉血友病A治療的執業醫療專業人士(HCP)使用。
該款管理工具配合百因止?使用,可針對每位患者的不同特征和需求,個體化調整血友病患者的凝血八因子(FVIII)用量,為中國血友病患者開啟了個體化治療的新時代。
中國血友病患者現狀:診斷率低、規范治療率低
血友病是一種隱性遺傳性罕見病,主要發病原因是患者體內缺乏凝血因子導致凝血障礙。根據缺乏的凝血因子不同,可分為血友病A和血友病B,其中以血友病A較為常見。
目前,中國約有13.6萬名血友病患者,其中A型血友病患者的人數約占總血友病患者人數的80%-85%。其癥狀主要表現為關節、肌肉和深部組織出血,或者是胃腸道、中樞神經系統等內部臟器出血。如果患者反復出血且不及時治療,會導致關節畸形或假腫瘤形成,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然而,國內血友病患者的整體治療情況卻不容樂觀。
由于公眾對血友病缺乏認識,很多患者錯過了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機會。由于血友病相對罕見,很多醫生缺乏相應的知識,誤診、漏診的情況時有發生。
據統計,我國登記在冊的血友病患者僅為一成,診斷率不足10%。此外,由于我國患者主要治療方式是按需治療而非規范化預防治療,超過30%的患者不治療或偶爾治療,不足10%的患者接受規范預防治療,血友病患者整體治療率低。
不容樂觀的治療情況背后是血友病患者致殘率高的嚴峻現實:據統計,我國血友病患者關鍵殘疾發生率高達77.7%。
患者接受規范化預防治療有望實現“零出血”,實現正常生活
其實,與眾多遺傳性疾病不同,血友病患者只需接受長期規律性的規范化治療,就有望實現“零出血”,實現正常生活。
但高昂的醫療費用支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血友病患者采取長期有效的治療。據統計,我國僅有3.7%的血友病患者家庭能夠完全負擔醫療費用。眾多血友病患者選擇將濃縮凝血因子按需替代治療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法。
由于按需替代治療是在患者明顯出血時才使用濃縮凝血因子進行有效止血,不能預防關鍵病變的發生,長此以往依舊會造成患者關節肌肉的傷害,導致殘疾率高、生活質量低的困局。
此外,每周多次靜脈注射凝血因子,會導致其中約10%-30%的患者血液中產生凝血因子 VIII 抑制物。該抑制物不利于控制患者出血,甚至會增加死亡風險。
即使不是按需治療,國內普遍存在的情況也是低劑量處理方案。臨床實踐表明,與按需治療相比,低劑量方案雖然可以明顯減少血友病患者的出血,但并不能減少關節病變的發生。因此,《血友病治療中國指南(2020年版)》強調:應積極推進對于血友病患者規范化預防治療的普及(尤其是兒童患者),盡早采用首選基因重組因子VIII進行預防性治療。
指南指出,可根據患者的年齡、出血表型、藥代動力學(PK)特征以及生活方式等情況,制定適合患者的最佳個體化方案,調節注射凝血因子的劑量、濃度和頻率,有效避免未得到充分治療或治療過度的情況。
談到“預防治療”,或許很多讀者會產生誤解,認為這并不是一種常規的治病方案。對此,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栓止血診療中心主任楊仁池教授做出了解釋。
楊教授告訴動脈網,“就如同糖尿病病人定期要吃降糖藥或者注射胰島素、高血壓病人定期要吃降壓藥,我們提出對血友病患者進行預防治療也是一個道理。”楊教授表示,預防治療指的是“預防血友病患者發生出血”,其實它的正規表述應該是“規律性替代治療”。預防治療的目標是通過定期、規律性地給血友病患者輸入他所缺的某種凝血因子,使其能夠像正常人一樣成長和生活。
預防治療也是當前國際上推薦的血友病治療方案。該方案希望患者在未發生出血的情況下,定期接受足劑量血友病治療藥物注射,維持血漿凝血因子水平,減少臨床出血和亞臨床出血風險,防止關節病變,最終避免殘疾。
2020世界血友病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Hemophilia)指南中也提到:血友病患者的預防治療應設定更高谷水平目標,最終追求“零出血”(在谷水平1%的情況下,患者仍會有出血風險,因此大多數臨床醫生傾向于達到更高的谷水平≥3%-5%,或者更高)。
myPKFiT?有效幫助患者降低出血風險,提高依從性,降低整體治療費用
在myPKFiT?指導下的百因止?(注射用重組人凝血因子VIII)治療,可根據患者的年齡、出血表型、藥代動力學(PK)特征以及生活方式等情況,制定適合患者的最佳個體化方案,能夠有效降低血友病患者出血風險,優化治療效果和藥物可及性,從而提升患者治療信心、改善其依從性。
通過評估全球范圍內血友病A患者的長期出血模式、使用經過驗證的貝葉斯方法,myPKFiT?基于2,000多份百因止?使用者(包含中國患者數據)血液樣本數據進行建模,數據專一且可靠。
相比于傳統方法,myPKFiT?只需極少次數的患者血樣采集(超過50%患者只需采集2份血樣,疑似具有特殊PK特征的患者需要3到4份血樣),即可得出患者的PK參數并給出適合患者的FVIII劑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

一項來自UK-PK研究的中期分析數據顯示:PK指導下的規范化治療使零出血患者比例提升至50%,患者依從性提升92.5%。在治療費用方面,根據一項比較研究顯示:與標準治療相比,PK指導下的治療可降低整體治療費用的10.67%。
在楊仁池教授看來,myPKFiT?管理工具的推出對于醫生和A型血友病患者都是一種福音。他告訴動脈網,由于每個人的年齡、出血表型、藥代動力學(PK)特征以及生活方式等情況不同,凝血因子在每個人體內消除的半衰期也不一樣。過去的凝血因子用藥方案常常忽略了這種個體差異性,對不同的人使用近乎相同的治療方案。對于病人來說,這顯然不是一件好事。
“myPKFiT?管理工具的推出,讓臨床醫生在減少患者血樣采樣次數的情況下也能夠針對A型血友病患者的個體差異進行精準給藥。對于病人來說,更為個體化、精準的治療方案能夠有效降低他的出血風險,從而提升患者治療信心,提高患者依從性。”楊仁池教授對myPKFiT?管理工具表達了高度認可。
數據安全無憂,個性化定“治”
依據患者個人的需求和治療計劃,醫療專業人士可以在myPKFiT?中擬定符合個人代謝特點的輸注劑量、頻次、以及符合個人活動安排的輸注時間。

利用輸出結果,myPKFiT?還可對患者進行個體化預防方案的教育:隨著對PK認知的不斷加深,患者會越來越意識到精準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PK對個體的治療方案、治療結局及生活質量的幫助。
在數據安全保障方面,武田表示,myPKFiT?已經在中國境內建立了數據服務器,受中國法律監管,一方面不會進行個體患者數據的收集,另一方面也保障了數據的傳輸速度、傳輸和存儲安全。
為了讓國內的血友病患者體驗更好的個體化治療服務,武田表示,預計未來一年會上市myPKFiT?患者管理端,以更好地助力血友病個體化治療,惠及中國患者。
據了解,myPKFiT?患者管理端可估計每一位A型血友病患者的實時FVIII水平,讓每位患者時刻了解自身體內的FVIII因子水平,最大程度實現同正常人一般的自由生活。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