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界/ 賽柏藍 ▍整理:遙望 國內大型醫院、三甲醫院、綜合醫院眾多,具體到單一科室,哪些醫院最強呢? 1 兩大醫院專科榜單發布 近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綜合排行榜等榜單。 2020年
▍來源:健康界/ 賽柏藍
▍整理:遙望
國內大型醫院、三甲醫院、綜合醫院眾多,具體到單一科室,哪些醫院最強呢?
1
兩大醫院專科榜單發布
近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綜合排行榜等榜單。
2020年是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元年,也是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第十一年發布中國醫院系列排名榜單。
中國醫院排行榜的評價方法,堅持以學科水平、臨床專科聲譽為核心,兼顧年度科研產出。與此同時,中國醫院排行榜對學科的評價始終堅持專家聲譽為主,這是多年不變的特色——同行認可度高,是一個學科建設成功的重要標志,也是國際上比較通用的專科評估方法。
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負責人高解春透露,今年參與評選的專家數量再創新高——由上一年的4879人增至5210人,創歷史新高,有效回復率達到64.53%,是歷史第二高,這一結果,遠遠高于美國最佳醫院評選的回復率。
2
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
據賽柏藍梳理,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主要包含;
病理科、傳染感染、耳鼻喉科、放射科、呼吸科、風濕病、婦產科、骨科、精神醫學、口腔科、麻醉科、泌尿外科、內分泌、皮膚科、普通外科、神經外科、腎臟科、神經外科、消化病、小兒內科、小兒外科、心血管病、心外科、胸外科、血液學、眼科、整形外科、腫瘤學、老年醫學、康復醫學、檢驗醫學、燒傷科、核醫學、超聲醫學、急診醫學、重癥醫學、臨床藥學、生殖醫學、變態反應、健康管理40個專科領域。
具體來看,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在一個專科領域,會根據平均聲譽值選擇前10名的醫院進行排名,也會在前10名之外,公布一些獲得提名的醫院。
拿心血管病這一細分專科來說,上榜的前10家醫院分別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北部戰區總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與此同時,雖然沒有公布具體的平均聲譽值,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19家醫院也獲得了在這一專科上的提名。
3
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綜合排行榜
再來看一下,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綜合排行榜,這一榜單同樣是覆蓋從病理科到健康管理共40個專科領域。
但是在每一個細分專科上,入榜的醫院數目有所不同,有的是九家,有的是10家,而且沒有獲得提名的醫院。
每家醫院在具體專科上的表現,主要衡量了聲譽標化值和科研標化值兩項,然后計算綜合得分。
在專科綜合排名中,80%專科聲譽權重貢獻使專科排名相對穩定;此外每家醫院每年科研成果、學術論文、獲獎項目等不同,導致占20%的科研分數也不相同。
這就導致出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比如,有些醫院在聲譽榜上是第一名,但是在專科綜合榜上第一名的位置被其他醫院取而代之,這說明其在2019年的科研不太出色。當然,也會有醫院出現相反的情況,即在聲譽榜上并非處在榜首位置,但是當把科研分數綜合到一起時,就成為了第一名。
高解春認為,相比過去純粹依靠聲譽進行排名,專科綜合榜已經起到了較大的引導作用,這也使每一年的排名競爭更為激烈。在高解春看來,今天的科研投入可能變成明天的科研產出,明天的科研產出會成為未來的臨床成就,因此醫院管理者應該肯定科研和臨床之間相輔相成的作用。
一家大型醫院在細分專科上的排名表現,既體現其專科的臨床、學術、科研能力,也給患者的尋醫問藥一定程度上指明了方向,所以常常引發廣泛的關注。
附:”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綜合排行榜“兩大榜單
一、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








































二、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綜合排行榜








































(圖片來源:健康界)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