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動脈網分析了截至4月30日的497家互聯網醫院的建設發展狀況:在綜合互聯網醫院建設數量占據絕對優勢的情形下,專科互聯網醫院以其專業優勢獲得了獨特的發展機會。而在今年10月底,國家衛健委指出互聯網醫院建設數量已經達到900家。我們也看到了更
今年上半年,動脈網分析了截至4月30日的497家互聯網醫院的建設發展狀況:在綜合互聯網醫院建設數量占據絕對優勢的情形下,專科互聯網醫院以其專業優勢獲得了獨特的發展機會。而在今年10月底,國家衛健委指出互聯網醫院建設數量已經達到900家。我們也看到了更多專科互聯網醫院的崛起。對專科互聯網醫院的持續追蹤,讓以男科專科服務為特色的施強互聯網醫院,以及其開展線上服務所依托的“茴茴健康”移動診療平臺,進入到動脈網的視野之中,同時,在身后支撐其發展的企業施強醫藥也引起了我們的關注。
這家在線下發展了二十五年的傳統藥企,如今開始全面擁抱互聯網醫院。是什么讓它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公司的發展路徑、創新業務布局以及互聯網醫院建設又是怎樣展開的?動脈網對其進行了深度走訪調研,并將在后續推出系列文章全方位剖析這家原本以生產 、研發、銷售藥品為主的企業建設互聯網醫院所做的探索思考。
憑借敏銳的商業眼光和勤奮務實的作風,施強集團創始人虞陸平,從醫藥著手,一步步發展壯大。其總部智能商務園區坐落于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江),占地面積達3.3萬平方米,擁有員工數3000余人,在國內外設有辦事機構達280個,目前業務橫跨醫藥、教育、出國中介三大領域。

施強集團總部
施強醫藥板塊也從最初的代理產品開始,逐步發展成為了集藥品生產、研發、銷售于一體的大型醫藥企業,其主打產品復方玄駒膠囊,在男科領域中也擁有較高市場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然而,在傳統藥企因各種原因遇到發展瓶頸的今天,如何煥發新生也成為了施強醫藥需要思考和面對的問題——最終,施強醫藥開啟了互聯網轉型,全面擁抱互聯網醫院。
而這,正是傳統藥企的互聯網轉型樣本之一。
從輕到重:委托生產到自建工廠
1995年,虞陸平放棄原本優渥的工作,選擇了下海經商。同年,公司成為了主打男科治療的中藥產品“玄駒口服液”的浙江省總代理。代理產品的同時,施強醫藥開始嘗試打造擁有自身品牌的產品“復方玄駒膠囊”。2000年,這一嘗試以“復方玄駒膠囊”產品正式獲得國家生產批件告捷。
施強醫藥迅速投入到藥品生產中。在選擇與北京某藥企簽訂協議委托加工后,施強醫藥也從代理“玄駒口服液”產品,向前發展,過渡到委托生產自有品牌“復方玄駒膠囊”產品。但其面臨的問題也十分突出:
一方面,協議規定,為實現產能增長而新增的產品設備需由施強醫藥自行購買,這極大地增加了施強醫藥的成本負擔;另一方面,委托第三方進行產品加工生產,施強醫藥無法對復方玄駒膠囊產品質量、產能進行實時管控。基于上述原因,在2004年,發展勢頭良好的施強醫藥選擇了自建工廠。

施強醫藥現代化生產研發基地位于中國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桐廬,其建有兩大廠區占地面積共11.3萬平米
施強醫藥也在這一過程中開始謀劃自身銷售團隊的建設。起初,施強醫藥選擇了采用社會上已有豐富藥品銷售推廣經驗的銷售人員進行產品推廣。但很快,他們就發現,由于對施強醫藥發展前景不夠看好,銷售人員往往抱著“撈一票走人”的想法。雖然花費巨大,但是市場推廣效果不佳。
有鑒于此,施強醫藥將自己的人才培養方針轉變為從應屆畢業生中尋找合適的人選,逐步培養認可施強醫藥理念的銷售團隊。如今身任施強醫藥總裁的葉丹,便是最初一批進入到施強的應屆畢業生。她回憶到,“在2006年,我剛進入到公司的時候,人數總共只有80多人。現在,整個醫藥板塊人數達到2000多人,大多數人都是畢業后就開始留在施強醫藥的。”
在籌建工廠及銷售團隊后,對施強醫藥來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從傳統到創新:藥品銷售到互聯網醫院
2006年施強醫藥工廠建設完成,正式投產復方玄駒膠囊,施強醫藥迎來了黃金發展期。在2008年,其銷售額首次過億。隨后連續幾年,銷售額更是不斷翻番,主打產品單品銷售額目前已達10億。
施強醫藥遭遇瓶頸是在2017年。隨著國家政策層面對藥品實施整體降價,致使藥品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增長乏力。
除了政策層面的壓力,施強醫藥其實很早就意識到了另一限制自身發展的問題——銷售收入主要源于核心產品,并嘗試予以解決。在委托加工生產的發展初期,施強醫藥曾試圖通過自主研發創新產品拓展產品線。但是,這種嘗試并未取得實際效果。一方面,主打產品整體銷售態勢良好,對新產品的需求并不迫切,企業內部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既有產品的銷售推廣;另一方面,藥品研發周期過長、研發難度較大,多數以失敗告終,例如其中一款在研產品,研發長達10年,目前仍處于三期臨床階段。
研發策略失效的情形下,施強醫藥也嘗試過藥品代理。得益于施強醫藥銷售團隊,其代理產品往往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產能受限成為了一大阻礙;而部分代理產品后續則因被上市公司收購而告終。這也讓施強醫藥在代理道路上受阻。
對創始人虞陸平來說,產品品類局限并非是施強醫藥需要面臨的唯一問題。在醫藥代表職業合規進一步規范化的今天,以往可能因公司監管不到位而產生的潛規則暗瘡將對企業發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職業的陽光化成為了擺在面前的重大難題之一。
其實,早在2008年,虞陸平就開始思考互聯網轉型。也是在2008年,通過互聯網+教育的發展策略,在他手中誕生了如今的杭州施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但是,在2008年,“好大夫在線”剛剛開始添加“預約加號”服務,整體運營并不明朗。彼時的丁香園,合伙人甚至不得不抵押房產貸款維持運營。而微醫的前身“掛號網”還要等待兩年才宣告出現。春雨醫生更是直到2011年才正式推出。
“因為缺乏政策規定、引導,無法線上開具處方,也無法快遞寄送藥品”,前景以及政策的不夠明朗,讓虞陸平一直處于觀望中。對施強醫藥來說,真正的轉機出現在2018年。在這一年,國家衛健委等部門相繼出臺了《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等政策,明確了互聯網診療服務的主要范圍,允許第三方平臺(互聯網企業)在依托實體醫院的情形下獲得互聯網醫院執業許可。
互聯網醫院相關政策出臺,讓虞陸平看到了希望。建設互聯網醫院有望解決長期困擾他的兩個問題:一是職業陽光化的問題。互聯網醫院可以為提供醫療服務的醫生合理地支付費用及繳稅,為醫生創造陽光收入的同時讓醫藥代表更加專注于學術推廣;二是產品品類局限的問題。通過醫院終端平臺可以采購各類藥品,豐富其產品類型。
快速跟進的施強醫藥,在今年4月上線了以男科專科為核心定位的施強互聯網醫院。目前,其上線的互聯網醫院包括海南施強互聯網醫院以及桐廬施強互聯網醫院。而全面轉型擁抱互聯網醫院,對施強醫藥來說,無異于“二次創業”。
二次創業:互聯網轉型帶來的新變化
對于以傳統線下渠道見長的藥企來說,互聯網的轉型不是沒有陣痛。對于施強醫藥來說,最大的問題其實來自于內部銷售團隊的不理解,他們無法理解如今全面擁抱互聯網醫院的做法。但對于施強醫藥來說,已經到了不得不轉型的時刻。全面擁抱互聯網醫院,并不單單是尋找新的增長點,更是能否讓施強醫藥在接下來的數十年活下來的關鍵。
為加速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虞陸平親自拆解整體任務,對部門負責人提出明確的指標要求。為了讓團隊更好地協作,施強醫藥也為所有人留足了3個月的思考時間,選擇留下也意味著無條件跟隨公司進行方向的調整。
在這種全員一心的氛圍下,海南施強互聯網醫院及桐廬施強互聯網醫院醫生上線人數迅速達到兩萬余名,其中活躍醫生數近8000名。轉型過程中,施強醫藥也在進行著評估,據統計,其收入增長基本與此前經營線下渠道時持平,但增長態勢明顯。施強醫藥宣廣中心總經理童建江指出,“在醫生數量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平臺內產品增多的情形下,銷售的增長是必然的。”
實際上,施強醫藥全面擁抱互聯網醫院,最直接的受益者是醫生和患者。
有醫生向童建江抱怨,曾有患者購買了某平臺24小時線上診療服務,當患者本人問診結束后,甚至向醫生咨詢家屬病歷。由于平臺規則限制,醫生不得不予以回答,否則可能會遭遇投訴、扣分降級等情形。經歷這一事件后,該醫生選擇了卸載應用。“部分互聯網醫療平臺實際在加重醫生的負擔”,童建江說到。
患者求醫問診中的經歷也值得深思。施強學術部負責人楊云峰就指出,曾有男科疾病患者在一個月內輾轉多地求醫,最終選擇了前往全國最知名的醫院。當醫生開具處方后,患者感到十分困惑——因為該醫生開具的處方藥品,與其首次前往醫院問診時那名醫生開具的藥品并無不同。而這并非個例。
男科慢性疾病患者對療效判斷往往帶有一定的主觀性,且通常需要療程服藥和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對患者的依從性以及心理承受能力都是一大考驗。對于一名優秀的男科醫生來說,具有豐富的醫學心理學知識將更加有利于促進患者的疾病康復。但在現實生活中,醫生往往因接診患者過多,無暇顧慮其他因素。
施強醫藥打造的互聯網醫院,則嘗試為醫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患者在線上復診時,可以節約時間、金錢成本。與此同時,通過加入健康管家,施強醫藥也在幫助患者解答日常疑問,幫助醫生歸納匯總需要予以解答的難題,降低醫生本身承擔的負擔壓力。通過更加優質的線上醫療服務,提升患者的依從性、提高治愈率。
以互聯網醫院為始點
通過互聯網醫院,施強醫藥幫助醫生更好地實現著對患者的管理,也幫助患者獲得了便捷的服務體驗。雖然,當前其上線的互聯網醫院平臺仍有需要完善之處,包括人工智能助理,大數據整合能力等。
對施強醫藥來說,構筑互聯網醫院僅僅是起始點,通過互聯網醫院積聚的資源,其有望進一步帶動施強醫藥工業化的發展,包括仿制藥品、以及中藥配方顆粒劑的投入研制發展等等。
在施強男科專科互聯網醫院初見盈利的情形下,未來的拓展意味著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
在動脈網看來,在對醫藥代表管理更為嚴格的今天,傳統藥企如何繼續發揮自身線下渠道的優勢,無疑是擺在每一個經營者面前需要思考的問題。在全面擁抱互聯網醫院的轉型過程中,解決這一問題,并尋找到新的增長點,或許這也是施強醫藥這一案例帶來的價值與意義。
在全面擁抱互聯網醫院后,施強醫藥又是如何配套發力創新業務的?在男科專科互聯網醫院建設方面,施強互聯網醫院有何特色?施強醫藥自主研發的“茴茴健康”移動診療平臺解決了線上診療的哪些痛點?我們將持續撰文予以分析。
本文來源:動脈網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