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思齊俱樂部 ▍作者/邊界 PD-1/L1之爭,一觸即發 目前國內已上市的8個PD-1/L1(進口和國產廠家各4家),都有望在上市三年內達到十億元年銷售額。如此高銷售額的“大明星”再戰醫保談判,競價大戰亦在所難免。 作為高水平重復建設的“扛把子”,PD-1/L1
▍來源/思齊俱樂部
▍作者/邊界
PD-1/L1之爭,一觸即發
目前國內已上市的8個PD-1/L1(進口和國產廠家各4家),都有望在上市三年內達到十億元年銷售額。如此高銷售額的“大明星”再戰醫保談判,競價大戰亦在所難免。

作為高水平重復建設的“扛把子”,PD-1/L1后續還有超過50個申報項目,未來市場競價壓力無疑是巨大的。那么,PD-1/L1的市場空間到底還有多大?“天花板”在哪?價格戰后,“神藥”會否繼續創造奇跡?
競價大戰
PD-1醫保談判,降幅多大?
國內2018年上市了3個產品,分別是默沙東的帕博利珠單抗(K藥)、BMS的納武利尤單抗(O藥)以及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2019年又上市了4個產品,分別是AZ的度伐利尤單抗、君實的特瑞普利單抗、蘇州盛迪亞/恒瑞的卡瑞利珠單抗以及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2020年,羅氏的PD-L1阿替利珠單抗上市。
8個在國內上市的產品中,除了信達的信迪利單抗于2019年醫保談判成功,其余7個產品都已進入2020年醫保形式審查名單。全球10個PD-1/L1上市產品中,就有8個進入中國市場(默克雪蘭諾/輝瑞的阿維魯單抗、賽諾菲的西米普利單抗暫未在中國上市),國內競爭強度可見一斑。
讓我們分析一下2019年醫保談判成功的信迪利單抗。信迪利單抗以霍奇金淋巴瘤一個適應癥參加2019年醫保談判,從原本的7000多元降至2843元,降幅超過60%。從銷售額看,2020年正式進入醫保后,信迪利單抗上半年銷售額達到9.21億元,同比增長177.7%;據悉第三季度銷售額超過6億元,預計全年銷售額有望超過20億元。
營銷能力更強悍的恒瑞,2020年上半年據悉市場銷售額就已經超過20億元,占據近40%的市場份額,銷售額超過K藥,成為國內PD-1之王。
在即將到來的劇烈的價格戰下,有傳聞稱恒瑞將在醫保談判上報出3萬元/年的“最低價”。如此低的報價,預計會大大熄滅后來“進入者”的熱情。
如此低的價格預計會引起PD-1/L1臨床使用的擴容。但是,每年要銷售給340萬個患者才能完成千億元市場的愿景,PD-1/L1只是聯合用藥的其中一個藥品,國內能不能有那么多患者使用,可能還要看PD-1/L1能開拓多少適應癥。
做大蛋糕
適應癥拓展,誰領風騷?
PD-1/L1之所以被稱作“神藥”,是因為其適用于多種實體瘤。至今,PD-1/L1已先后斬獲了近20種實體腫瘤適應癥,更多的組合、更多的試驗還在進行中。
新適應癥拓展將帶來確定的市場增量,這也是每一個PD-1/L1廠家的必行策略。那么,目前適應癥的搶位情況如何?
恒瑞后來者居上,癌種最多
非小細胞肺癌(NSCLC)作為大癌種,患者數多,是PD-1/L1廠家必爭的適應癥。國內8個上市PD-1/L1產品獲批適應癥也再一次印證了非小細胞肺癌扎堆之熱。NSCLC是最多廠家布局的領域,BMS的納武利尤單抗、默沙東的帕博利珠單抗、阿斯利康的度伐利尤單抗和恒瑞的卡瑞利珠單抗4個產品的NSCLC適應癥已經獲批,正在受理的還有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
霍奇金淋巴瘤適應癥也有3個產品獲批,分別是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恒瑞的卡瑞利珠單抗、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黑色素瘤和食管鱗癌也分別有2個產品獲批。
此外,頭頸部鱗癌(納武利尤單抗)、胃或胃食管連接部腺癌(納武利尤單抗)、肝細胞癌(卡瑞利珠單抗)、小細胞肺癌(阿替利珠單抗)、尿路上皮癌(替雷利珠單抗)5個癌種也都有產品獲批。
在適應癥拓展大戰中,恒瑞的卡瑞利珠單抗是癌種布局最多的產品。目前已獲批4個適應癥(NSCLC、霍奇金淋巴瘤、肝細胞癌、食管鱗癌),今年9月又申報了鼻咽癌適應癥。
獲批3個適應癥的還有最早上市的“O藥”和“K藥”。默沙東的帕博利珠單抗獲批適應癥為NSCLC、黑色素瘤和食管鱗狀細胞癌。BMS的納武利尤單抗獲批NSCLC、頭頸部鱗癌和胃或胃食管連接部腺癌。
除了已經批準的黑色素瘤適應癥,君實生物特瑞普利單抗的鼻咽癌和尿路上皮癌適應癥正在受理。
此外,百濟神州獲批霍奇金淋巴瘤和尿路上皮癌。2020年羅氏的阿替利珠單抗獲批小細胞肺癌(SCLC),并已遞交肝細胞癌適應癥的申請。
指南之王≠銷售之王
近期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發布的16類癌癥指南中,PD-1/L1主要用于晚期腫瘤。雖然恒瑞獲批的癌種較多,但進入指南最多的產品是默沙東的帕博利珠單抗,其次是BMS的納武利尤單抗。
然而,這卻讓跨國藥企很難受——指南作為醫生使用的金標準,進入指南越多,理應用藥越多;但恒瑞卻能夠成為國內PD-1之王,其銷售運營能力已經超越了跨國藥企。
新進入者空間
PD-1很擁擠,PD-L1、雙抗怎么樣?
截至2020年6月,國內藥企申報的PD-1/L1累計已達55個;其中單抗42個、雙抗13個。目前正在申報尚未上市的有:譽衡生物的重組全人抗PD-1單抗(賽帕利單抗注射液,GLS-010注射液),適應癥是霍奇金淋巴瘤;中國生物制藥/康方生物的安尼可(派安普利/AK105),適應癥也是霍奇金淋巴瘤。仍在臨床階段的產品還可以中止項目,但已經申報上市的產品,則只能直面2020年醫保談判以后的價格戰了。
從CSCO指南收錄情況已知,目前上市的PD-1/L1已覆蓋了大部分癌種。如此,新進入者就要與已上市產品的療效進行比較。而且,相關患者若已用上已上市產品,后進者通常難以撼動已上市廠家的市場,甚至做臨床研究都有難度。
國內企業目前已上市的產品主要是PD-1,那么PD-L1的情況怎樣呢?
2020年,基石藥業的PD-L1單抗舒格利單抗(CS1001)的上市申請已被受理,這是國內首款PD-L1的上市申請,非常有可能成為首家國產上市的PD-L1,輝瑞今年9月底已經獲得此產品在中國大陸商業化的權利。
目前處于臨床Ⅲ期的PD-L1還有恒瑞的SHR-1316注射液、中國生物制藥的TQB2450,以及康寧杰瑞、思路迪、先聲藥業聯合開發的KN035。恒瑞已經創造了PD-1非首家上市但銷售額排名首位的歷史,在PD-L1上能否重復歷史,值得期待。
除了PD-L1,雙抗或許也能開辟一片疆土。不過,以PD-1/L1為基礎的雙特異抗體似乎也有扎堆傾向,目前國內受理數已超過20個。但雙抗領域的開拓者還是信達、恒瑞等PD-1/L1的擁有者。跨國藥企也紛紛爭奪第一梯隊,但沒有銷售團隊的產品在中國大陸商業化的權利——中國新藥的CSO(合同銷售組織)模式將越來越成熟。
未來空間
向全球要市場!機會與風險?
Nature Review的數據顯示,PD-1/L1火熱并不僅限于國內。截至2020年9月,全球4400個PD-1/L1臨床試驗中,有3674個處于活躍狀態,比3年前(2017年9月)增加了3倍。這從側面可以看出全球對PD-1/L1的需求熱度。
2019年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年會上,FDA腫瘤學卓越中心主任Richard Pazdur曾表示,歡迎中國制藥企業能夠把低成本的PD-1/L1帶到美國市場。因為來自中國藥企的競爭,有可能動搖美國PD-1/L1的市場價格。
其實,先知者已經布子。早在2018年,FDA就已同意恒瑞的卡瑞利珠單抗治療肝癌的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在美國、歐洲和中國同步開展)。
僅僅在2020年,獲得美國孤兒藥資格的國內PD-1/L1就有5個,其中2個PD-L1、3個PD-1。
2個獲同類資格的PD-L1分別是:康寧杰瑞、思路迪、先聲藥業聯合開發治療晚期膽道癌的KN035;以及和鉑醫藥治療鼻咽癌的HBM9167。
PD-1獲得同類資格的分別是信達的信迪利單抗、基石藥業的CS1003和君實的特瑞普利單抗。
信迪利單抗的食管癌、外周T細胞淋巴瘤、T細胞淋巴瘤是已分別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和FDA授予的孤兒藥資格。信迪利單抗在中國的醫保價格在國外預計也很有競爭性。
基石藥業的CS1003治療肝細胞癌獲孤兒藥資格。CS1003的Ⅰ期臨床試驗目前正在澳洲、新西蘭和中國同步進行。此外,CS1003聯合樂伐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癌患者的全球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正在入組。
君實的特瑞普利單抗治療軟組織肉瘤獲孤兒藥資格認定。此前,特瑞普利單抗治療黏膜黑色素瘤及鼻咽癌已分別獲孤兒藥資格認定。
國產PD-1在國內的上市,提高了PD-1競爭的激烈程度,也推動了跨國藥企的PD-1價格降到全球最低。國產PD-1若以低價路線在國外上市,會不會也帶來國際市場的價格戰,更受其他國家醫保局的歡迎呢?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