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ID:pedaily2012)11月16日消息,江蘇海萊新創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萊新創)近日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泰福資本、高瓴創投、君聯資本聯合領投,泰煜投資、比鄰星創投等老股東繼續跟投。據悉,本輪融得資金將主要用于新適應癥的產品管線開發、臨床項目的加速推進以及高端人才團隊的引進。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海萊新創已經接續完成兩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近3億元人民幣。
海萊新創創立于2016年,該公司專注于TTF(腫瘤治療電場)的研發生產和臨床研究,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開展新發GBM(膠質母細胞瘤)臨床試驗的公司。
2019年,海萊新創EFE-G100(適應癥為GBM)順利在全國7家知名醫院開展多中心臨床,這標志著海萊成為中國首家、全球第二家進入多中心臨床階段的TTF研發企業。據海萊新創創始人兼CEO黃勇介紹,目前EFE-G100項目在臨床方面進展順利,公司預計在2021年年中會公布臨床中期的關鍵數據。
據了解,TTF是一種能影響腫瘤細胞分裂的特定頻率的交變電場。該種電場通過干擾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內帶電粒子和極化分子的運動,導致腫瘤細胞內部的一些結構無法正常形成,甚至造成細胞膜破裂,誘導有絲分裂期的腫瘤細胞凋亡,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
據黃勇透露,海萊的TTF產品在未來上市后會大幅降低患者治療成本,將其治療年費用降至50萬/人左右。即便如此,該市場的前景仍然相當有吸引力。按照20%的市場滲透率(美國目前為40%左右)計算,海萊每年能夠治療的患者約為1.1萬人,僅單看新發GBM這一病種,中國市場規模預計能達到55億/年。
談及未來發展規劃,黃勇表示,“隨著資源的融合和資金的到位,海萊新創第一款產品有望于明年10月份左右獲批。而海萊新創8000平米新研發生產基地(含SPF級的動物實驗室和5000平的GMP無菌廠房)的建成,將為海萊產品的研發生產提供一個更優質的場所。”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注明來源投資界(微信公眾號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微信原文評論區聯系授權。如不遵守,投資界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本文來源:投資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