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醫藥魔方網站行業快訊板塊、NextPharma、NextMed數據庫以及公開信息,2020年10月的《肺癌研究月報》共篩選出9項值得關注的臨床研究,供您參考。 免疫單藥 1. NEJM:阿替利珠單抗一線治療晚期NSCLC成功延長生存 IMpower110試驗是一項隨機,開放標簽的臨床I
基于醫藥魔方網站行業快訊板塊、NextPharma、NextMed數據庫以及公開信息,2020年10月的《肺癌研究月報》共篩選出9項值得關注的臨床研究,供您參考。
免疫單藥
1. NEJM:阿替利珠單抗一線治療晚期NSCLC成功延長生存
IMpower110試驗是一項隨機,開放標簽的臨床III期研究,旨在評估阿替利珠單抗用于PD-L1高表達的轉移性NSCLC患者的安全性和療效。該研究納入572例先前未接受過化療,且在至少1%的腫瘤細胞或至少1%的腫瘤浸潤免疫細胞上表達PD-L1的轉移性非鱗狀或鱗狀NSCLC患者,以1:1的比例接受阿替利珠單抗治療或化療。

來源:NextMed數據庫
結果顯示,在PD-L1高表達的EGFR和ALK野生型腫瘤患者中,與化療相比,阿替利珠單抗可將患者中位OS延長7.1個月(20.2個月 vs. 13.1個月,HR=0.59)。在所有可評估安全性的患者中,阿替利珠單抗組和化療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90.2%和94.7%;3-4級不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30.1%和52.5%。該研究表明,無論患者組織學類型如何,與鉑類化療相比,阿替利珠單抗一線治療可顯著延長PD-L1高表達的轉移性NSCLC患者的總生存期。
阿替利珠單抗一線治療NSCLC相關研究

來源:NextMed數據庫
免疫聯合化療
2. JTO:KEYNOTE-021隊列G>4年中位隨訪結果支持K藥聯合PC一線治療
2020年北美洲肺癌大會(NACLC)首日,來自美國丹娜法伯癌癥中心的Mark M.Awad教授報告了KEYNOTE-021隊列G的長期隨訪結果,研究結果也在JTO同期發表。KEYNOTE-021隊列G共納入123例未經治療且無EGFR/ALK突變的晚期非鱗狀NSCLC患者進行療效分析(帕博利珠單抗+PC組,N=60;PC組,N=63)。數據截至2019年8月19日,從隨機化到數據截止的中位時間為49.4個月。

來源:NextMed數據庫
結果顯示,無論患者PD-L1表達如何,與化療相比,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可顯著改善ORR(58% vs 33%)、中位PFS(24.5個月 vs 9.9個月,HR=0.54,95%CI:0.35-0.83)和中位OS(34.5個月 vs 21.1個月,HR=0.71,95%CI:0.45-1.12);兩組3年OS率分別為50%和37%,3-5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39%和31%。經過>4年的中位隨訪后,帕博利珠單抗聯合PC方案表現出持久的應答和長期的PFS和OS獲益;且安全性易于管理,未觀察到新的不良事件。
帕博利珠單抗一線治療NSCLC相關研究

來源:NextMed數據庫
3. O藥新輔助治療可切除NSCLC的III期試驗CheckMate-816達到主要研究終點
10月7日,BMS宣布,在可切除的NSCLC患者中進行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的III期臨床研究(CheckMate-816)達到病理完全緩解(pCR)的主要研究終點。研究結果顯示,在術前接受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的患者中,手術切除標本未發現癌細胞的患者人數顯著多于單用化療的患者。CheckMate-816成為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證實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化療作為新輔助治療能夠為非轉移性NSCLC帶來獲益的III期臨床研究。
Checkmate-816是一項隨機、開放標簽、多中心的III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與單用化療相比,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用于可切除NSCLC新輔助治療的療效。在主要分析中,358例患者在術前隨機接受納武利尤單抗(360 mg)聯合基于組織學分型的含鉑雙藥化療,或者單用含鉑雙藥化療。主要研究終點是病理完全緩解(pCR)和無事件生存期(EFS),關鍵次要終點包括總生存期(OS)、主要病理緩解(MPR),以及至死亡或遠處轉移的時間。
BMS將完成對現有數據的全面評估,在即將舉行的醫學會議上公布研究結果,并將與衛生監管部門討論潛在的注冊路徑。CheckMate-816研究目前仍在進行中,以評估另一個主要研究終點無事件生存期(EFS)以及關鍵次要終點,目前此部分數據對公司依然為盲態。
靶向單藥
4. sotorasib(AMG 510)治療晚期NSCLC的II期CodeBreaK 100臨床試驗頂線結果呈陽性
10月5日,安進宣布其KRAS G12C抑制劑sotorasib(AMG 510)治療126例晚期NSCLC患者的II期CodeBreaK 100臨床試驗頂線結果呈陽性,這些患者此前接受過免疫治療和/或化療。
研究結果表明,Sotorasib的客觀應答率與先前報道的 I 期臨床(960mg/日劑量組治療晚期NSCLC)數據一致,到達主要終點。其他包括應答持續時間在內的療效指標也令人鼓舞,數據截止時有超過一半的應答患者仍在接受治療且持續應答。安全性與耐受性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這項潛在性II期注冊性臨床研究數據將在2021年1月舉辦的世界肺癌大會中進行公布。
5. adagrasib(MRTX849)治療晚期/轉移性NSCLC和結直腸癌更新臨床數據
10月25日,MiratiTherapeutics在第32屆國際分子靶標與癌癥治療學研討會(EORTC-NCI-AACR)上發表KRAS G12C抑制劑adagrasib(MRTX849)在攜帶KRAS G12C突變的晚期/轉移性NSCLC和結直腸癌中的最新臨床數據。

來源:NextMed數據庫
結果顯示,在晚期/轉移性NSCLC中,45%的患者對adagrasib(MRTX849)治療具有客觀反應,70%的患者應答者對腫瘤的最佳應答大于40%,患者的疾病控制率為96%。在可評估的CRC患者中,17%(3/18)有確定的客觀反應,并且3例患者中有2例仍在接受治療。94%(17/18)的患者中觀察到疾病控制,并且仍有12例患者仍在接受治療,55%(10/18)的患者治療時間超過4個月。
靶向聯合
6. JCO:阿法替尼聯合西妥昔單抗對比阿法替尼單藥用于初治EGFR突變型NSCLC未顯著改善PFS
10月6日,一項阿法替尼聯合西妥昔單抗對比阿法替尼單藥用于初治EGFR突變型NSCLC的隨機對照研究(SWOG S1403)最終結果發表在《臨床腫瘤學雜志》(JCO)上。這項研究納入168例攜帶常見EGFR敏感突變(19外顯子缺失和L858R點突變)的Ⅳ期NSCLC患者,受試者1:1隨機分配接受每日口服40 mg阿法替尼聯合每2周接受西妥昔單抗500 mg/m2的靜脈注射或接受阿法替尼單藥治療。主要研究終點為PFS。次要終點包括ORR、TTD、OS和毒副反應評估。

來源:NextMed數據庫
結果顯示,與阿法替尼單藥治療相比,接受阿法替尼聯合西妥昔單抗治療的患者PFS未見顯著改善(HR =1.01; 95% CI, 0.72-1.43; P = 0.94; 中位PFS: 11.9個月 vs 13.4個月);次要研究終點TTD(HR = 0.90; 95% CI, 0.64-1.26; P = 0.54)、ORR(67% vs 74%)和OS(HR, 0.82; 95%CI, 0.50-1.36; P=0.44)在聯合組和單藥組均無顯著差異。安全性方面,聯合組較單藥組的≥3級不良事件(AE)發生率顯著更高(72% vs 40%;P< 0.0001)。中期分析時,無充分證據支持繼續入組,試驗關閉。
7. Investigational New Drugs:賽沃替尼+吉非替尼治療EGFR靶向耐藥后MET擴增患者Ib期研究
10月14日,Investigational New Drugs雜志在線發表吳一龍教授團隊的研究,報告了EGFR-TKI治療進展的NSCLC患者接受賽沃替尼聯合吉非替尼治療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確定該組合的II期推薦劑量。這是一項在中國進行的Ib期,開放標簽,多中心研究,納入213例經EGFR TKI治療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最終分別有13例和51例患者進入了劑量爬坡和擴展期。
在劑量爬坡階段,任一劑量組中均未報告劑量限制性毒性,最終選擇較低的賽沃替尼 600 mg+吉非替尼250 mg聯合劑量作為擴展階段劑量。
在擴展階段,ORR為31%,14例患者(27%)療效為SD,13例患者表現為疾病進展(包括死亡)(25%)。分層分析顯示,T790M陰性、陽性和未知患者的ORR分別為52%(12/23)、9%(2/23)和40%(2/5)。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嘔吐(n=26,46%)、惡心(n=23,40%)、天冬氨酸轉氨酶升高(n=22,39%)、皮疹(n=20,35%)和丙氨酸轉氨酶升高(n=20,35%)。該研究提示,賽沃替尼 600 mg+吉非替尼250 mg組合在EGFR-TKI治療后疾病進展的EGFR陽性、MET擴增晚期NSCLC患者中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特征,并表現出有前景的抗腫瘤活性。
此前,發表在Lung cancer的一篇文章回顧性分析了11306例不同階段中國肺癌患者的基因組圖譜以調查MET-ex14的表達率,結果在125例患者中發現MET-ex14改變,頻率為1.1%,遠低于白人(約2.7%)。
cMet靶點適應癥布局

來源:NextMed數據庫
其他
8. M7824二線治療晚期NSCLC公布3年隨訪數據,3年生存率達66.7%
Bintrafusp Alfa(M7824)是一款在研雙功能融合蛋白,包含一個針對PD-L1的單抗,一個TGF-β受體II胞外區,可以捕獲全部三種TGF-β亞型。在臨床前研究中,M7824的抗腫瘤活性優于anti-PD-L1,也優于anti-PD-L1和anti-TGF-β聯合給藥。2020年北美洲肺癌大會(NACLC)上公布了M7824二線治療晚期NSCLC患者的3年隨訪數據。
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40名患者的中位DOR為18個月,21.2%的患者有持續≥24個月的反應。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別為66.2%、39.7%和23.2%。根據PD-L1表達進行亞組分析顯示,PD-L1≥1%和PD-L1≥80%患者的中位OS分別為21.7個月和未達到,3個月OS率分別為33.6%和66.7%。
國內正在開展的Bintrafusp Alfa肺癌相關研究
來源:PharmaGo數據庫
9. 晚期NSCLC首創三聯方案:LDRT、HFRT聯合抗PD-1免疫治療ORR達78.6%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盧鈾教授團隊于2020年9月1日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發表其臨床前研究結果,闡述了LDRT對腫瘤微環境的調控及聯合抗PD-1抗體的協同機制,揭示了低劑量放療(LDRT)強化大分割放療(HFRT)的系統性免疫效應及其與免疫治療聯合的協同增效機制。在10月25-28日召開的美國放射腫瘤學會(ASTRO)年會上,盧鈾教授團隊成員口頭報告了此新型三聯方案在Ⅳ期NSCLC患者中的Ⅰ期臨床研究結果,信迪利單抗聯合放療在PD-L1陽性未經治療的Ⅳ期NSCLC中展現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截止2020年8月,中位隨訪時間為5.6個月,劑量遞增階段已完成,未觀察到劑量限制性毒性。共納入15例患者,14例接受至少一次腫瘤評估。33.3%的患者PD-L1表達≥50%。13例發生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s),其中12例發生1~2級TRAEs,1例發生3級TRAEs(皮疹)。未觀察到4~5級TRAEs。治療的ORR為78.6%,中位PFS為11.9個月(95%CI: 7.2~未達到),9例患者仍在治療中。
本文來源:醫藥魔方Plus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