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陜西省醫保局在官網發布了該省9月份藥品監測報告。通過全省40個藥品價格監測點,陜西對藥店193個監測品規、醫療機構200個監測品規進行監測。監測數據的同比分析顯示,盡管該省醫療機構西藥平均價格同比呈現漲少降多的態勢,但個別急(搶)救藥和退
10月16日,陜西省醫保局在官網發布了該省9月份藥品監測報告。通過全省40個藥品價格監測點,陜西對藥店193個監測品規、醫療機構200個監測品規進行監測。監測數據的同比分析顯示,盡管該省醫療機構西藥平均價格同比呈現漲少降多的態勢,但個別急(搶)救藥和退出低價藥及國家集中采購的藥品出現較大漲幅,其中碳酸氫鈉注射液(12.5g:250ml/瓶,東亞制藥)較去年同期上漲17.55元,漲幅高達295.03%。

而國家集中帶量采購藥品降價效應推動陜西省藥店銷售相關藥品的降價趨勢也更為明顯,跨國藥企一直以來堅守的原研品種價格在院外市場開始松動。根據監測報告,該省銅川市藥店銷售的恩替卡韋片(0.5mg*7片/盒,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等4個品規降價,平均降幅3.20%;延安市藥店銷售的鹽酸多奈哌齊片(5mg*7片/盒,衛材中國藥業)等9個品規降價,平均降幅4.57%。
新政為提價提供支撐
為進一步做好藥品價格監測工作,陜西省醫保局、陜西省衛健委、陜西省藥監局三部委在2019年4月發布《關于加強和完善藥品價格監測報告制度的通知》,旨在通過建立健全藥品價格監測體系和加強藥品價格監測數據分析,來引導市場價格合理形成,維護市場價格秩序。
藥品價格監測報告制度的實施,也為陜西省防范藥品價格的異常波動起到實質性作用。監測數據的環比分析顯示,陜西在9月份藥店銷售的藥品全省平均價格環比平穩,西藥降價品規主要是國家集中采購及相關品規,降價幅度有所放緩,中成藥價格波動幅度較小,而醫療機構銷售的藥品價格無變化。
而此次引人注意的是同比漲幅接近300%的碳酸氫鈉注射液,作為治療代謝性酸中毒的臨床急救藥品的同時,碳酸氫鈉注射液也是低價藥目錄上的常客。
2020年1月,東亞制藥發布的一份通知函在業內流傳:其生產的碳酸氫鈉注射液(250ml :12.5g,塑瓶)于2014年起在浙江省的中標價為5.29元/瓶,因原料價格及人工成本上漲,該品種處于持續虧損狀態。但為盡到企業社會責任并維持企業經營運轉,東亞制藥決定在浙江省每月限量供應1萬瓶。而為減少銷量供應帶來的影響,該企業可提供26元/袋的碳酸氫鈉注射液(250ml :12.5g,軟瓶)作為補充以保證臨床用藥需求。
限量供應并提供漲價后的替代品,讓東亞制藥的碳酸氫鈉注射液成為典型的低價藥短缺案例。通過測算,東亞制藥碳酸氫鈉注射液在陜西調價前的價格與浙江相當,但與年初不同的是,東亞制藥此時選擇的是直接提價,其較足漲價的底氣或是來源于政策的演變。
根據國家衛健委等十二個部門在2020年4月聯合印發《國家短缺藥品清單管理辦法(試行)》,對于國家和省級短缺藥品清單中的品種,允許企業在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上自主報價、直接掛網,醫療機構自主采購。對于臨床必需易短缺藥品重點監測清單和短缺藥品清單中的藥品,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上無企業掛網或沒有列入本省份集中采購目錄的,醫療機構可提出采購需求,線下搜尋藥品生產企業,并與藥品供應企業直接議價。
隨著《國家短缺藥品清單管理辦法(試行)》在全國逐步實施,低價藥的短缺難題或將不再。不過,新政的靴子落地在各地仍存在時間差異,浙江金益醫藥有限公司在同日發布了《關于碳酸氫鈉注射液采購困難品種配送費用商談公告》,尋求和有著同規格碳酸氫鈉注射液這一困難品種供貨信息的生產企業和代理商聯系。
跨國藥企面臨空前降價壓力
陜西這份藥品價格監測報告的另一亮點在于國家集采中涉及到的跨國藥企原研品種在院外零售市場出現價格松動。報告顯示,在“4+7”試點和聯盟擴圍兩輪集采中均未中選的施貴寶原研品種恩替卡韋片((0.5mg*7片/盒),與其他3個品規在陜西省銅川市藥店的銷售的恩替卡出現降價,平均降幅3.20%;同樣在第二批國家集采中棄權的衛材原研品種多奈哌齊片(5mg*7片/盒)亦與其他8個品規在延安市藥店的銷售降價,平均降幅4.57%。
陜西表示,國家集中帶量采購藥品降價效應推動該省藥店銷售相關藥品降價,降價周期一般為6至8個月,降價幅度呈遞減趨勢。盡管兩大原研品種的降價幅度并不大,但面對國家集采釋放出的降價效應,從院內市場逐步轉戰零售藥店的跨國藥企同樣感受到降價壓力。而引入帶量采購藥品醫保基金結余留用激勵機制的第三批國家集采,進一步擠壓了跨國藥企在院內市場的生存空間。
據統計,目前已有二十余個省市發文積極落實第三批國家集采相關工作,其中遼寧、江蘇、重慶和寧夏等部分省份還明確提出擬于11月份開始執行中選結果。與此同時,各省份也陸續開展對未中選品種的價格調整工作。江蘇省要求未中選藥品按要求進行價格調整后方可繼續掛網,包括原研藥、參比制劑、過評仿制藥在內的品種,如果已在其他省份梯度降價的,企業應以其他省份梯度降價后的最低價為上限,主動申請調整掛網價格;尚未進行梯度降價的,生產企業應按照梯度降價要求,主動申報降價后的掛網價格。
而遼寧則提出,對于原研藥、參比制劑、過評仿制藥,已經在上海完成梯度降價的藥品,須以不高于已在上海完成梯度降價藥品的價格自主申報降價;而對于未納入上海梯度降價范圍的其他未中選藥品,須在現行掛網采購價的基礎上,根據價差實現梯度降價后(以中選價托底)方可繼續掛網采購,價差較大的須進一步加大降價幅度(劑型、規格、包裝有差比關系的根據差比價規則計算)。
此外,隨著全國醫保支付標準的加快統一,原研品種與支付標準價差較大的劣勢是否還能讓患者照常買單,仍將繼續考驗跨國藥企的自信。
■記者 張松 編輯 陳雪薇
本文來源:醫藥經濟報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