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官網掛出《關于督促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相關制劑企業盡快提交調價申請的通知》(下稱《通知》),點名蘭陵制藥、河北天成藥業、倍特藥業等17家生產企業,要求根據原料藥降價情況,及時規范價格行為。 原料藥壟斷消除,
11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官網掛出《關于督促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相關制劑企業盡快提交調價申請的通知》(下稱《通知》),點名蘭陵制藥、河北天成藥業、倍特藥業等17家生產企業,要求根據原料藥降價情況,及時規范價格行為。

原料藥壟斷消除,終端需重新定價
根據《通知》披露,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指導中心已下發了《關于請對葡萄糖酸鈣原料藥壟斷行為消除后相關制劑企業招標掛網價格采取聯動應對措施的通知》(醫保價采中心函〔2020〕23號),要求切實將相關部門原料藥反壟斷執法成效傳遞到終端,相關企業應根據原料藥降價情況,及時規范價格行為,合理定價。
相信許多業內人士對今年4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山東康惠醫藥有限公司、濰坊普云惠醫藥有限公司和濰坊太陽神醫藥有限公司三家葡萄糖酸鈣原料藥經銷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尚記憶猶新。(原料藥壟斷最大罰單!嚴打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針對3家涉事公司通過包銷、大量購買、要求生產企業不對外銷售等方式,控制中國注射用葡萄糖酸鈣原料藥銷售市場的行為,被處以《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原料藥領域反壟斷案件最大的一筆罰單——共罰沒3.255億人民幣。
重新梳理這筆罰單的誕生,不難發現,事件引起媒體、公眾和政府部門的關注是從藥品中標價暴漲的曝光開始的。經查,3家涉事公司控制注射用葡萄糖酸鈣原料藥銷售市場后大幅提價,提高了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生產成本。與歷史價格相比,3家涉事公司的銷售價格明顯不公平:2014年注射用葡萄糖酸鈣原料藥的市場價格為40元/公斤左右,而在3家涉事公司控制銷售市場后的2017年,注射用葡萄糖酸鈣原料藥銷售價格上漲達19~54.6倍。另外,3家涉事公司強制要求制劑生產企業將葡萄糖酸鈣注射液交由其銷售,基本控制了中國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市場,造成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價格明顯上漲,國家醫保支出明顯增加。
至于此次醫保部門發文的緣由,從米內網的藥品招投標信息數據就可以看出端倪:以主品規10ml:1g的單價(以最小制劑單位計算)中值為例,2014年為0.80元,2017年為2.00元,2018年為13.00元。此后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ml:1g中標價的單價中值維持在兩位數。

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ml:1g中標價格變化 (單價以最小制劑單位計算,價格單位:元)(來源:米內網一鍵檢索
醫院市場超高增速能否保持?
米內網數據顯示,近年在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的銷售一直保持60%以上的同比增長——2015年銷售額僅為6900萬元,至2019年銷售額已突破6.5億元。其作為國家基本藥物、臨床必需藥品的市場潛力可見一斑。
從品種競爭格局看,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生產廠家并不在少數,但領頭企業的優勢還是相當明顯的。河北天成藥業、揚州中寶藥業、華潤雙鶴利民藥業(濟南)和四川美大康華康藥業等4家占據了近八成的市場。


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葡萄糖酸鈣注射液 TOP20品牌格局(來源:米內網)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醫保部門發文要求制劑企業招標掛網價格采取聯動的舉動,可以看出在打擊原料藥壟斷的同時,也在關注對下游制劑的延伸效應,后續相關產品的價格或大概率回落。
據了解,此次在《通知》中被點名的17家企業均是2015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衛生機構藥品集中采購入圍的相關企業,廣西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要求自愿糾正偏高價格的生產商,須在通知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遞交調價申請;逾期不交的,將提請醫保部門正式約談相關企業,并計入信用評價范圍,按規定采取相關的約束措施。
■記者 李蘊明 編輯 陳雪薇
本文來源:醫藥經濟報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