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國采將于本月落地,受影響的藥企此前定下來的人力方案,如今也要到了執行的節點了,這意味著,這一兩個月內又有不少人要重新尋找工作。 這些公司大都有較好的朋友,不好直接說一些公司的狀況,大咪今天聊下咱們領邦日本那邊的變化。 昨日,日本醫藥代表
第三批國采將于本月落地,受影響的藥企此前定下來的人力方案,如今也要到了執行的節點了,這意味著,這一兩個月內又有不少人要重新尋找工作。
這些公司大都有較好的朋友,不好直接說一些公司的狀況,大咪今天聊下咱們領邦日本那邊的變化。
昨日,日本醫藥代表認證中心發布了《2020年版醫藥代表白皮書》,截止 2020 年 3 月 31 日,日本醫藥代表人數為 57158 人,比去年減少了 2742 人,年度減少人數又創歷史新高。
去年日本醫藥代表人數是 59900 人(詳情見 MRCLUB 歷史消息:日本發布《2019年醫藥代表白皮書》),日本的醫藥代表在 2013 年達到 65752 人的頂峰后,其后每年都在減少,受各司實施的提前退休政策等影響,最近兩年合計減少人數已超過了 5000 人,去年的結果大咪也分享過,首次跌破 6 萬人,而今年的結果顯示了更多的人員流失。
不過 CSO 公司的醫藥代表人數比去年增加了 303 人,總人數達到了 3917 人。
日本醫藥代表認證中心此次向 185 家制藥企業寄送了調查問卷,包括日本制藥協的 67 家公司、仿制藥協會 34 家公司,其他 87 家公司,另外,除了制藥企業外,調查對象還包括 14 家 CSO 公司,1 家商業公司,調查時間從今年 3 月到 8 月結束,問卷回收率是 100%。
具體來說,其中 140 家是日本國內藥企,醫藥代表總人數是 33463 人,較去年減少了 1992 人,外資藥企有 45 家,醫藥代表總人數是 19711 人,較去年減少了 1052 人,其他還有,14 家 CSO 公司增加了 303 人,商業公司是 67 人,較去年減少了 1 人。
另外,今年的醫藥代表總人數中有 56058 人是具有日本醫藥代表認證中心的認證,也就是說,日本醫藥代表認證率是 98.1%。
減少的根本原因之前大咪提過多次了,脫離不開環境的變化,就日本市場來說,2000 年前后醫藥代表活動還是以增加 SOV 為主,所以需要更多的醫藥代表來增加拜訪數量,但接下來慢病用藥在 2015 年前后專利相繼到期,進入低價藥市場,同時,研發型藥企的主力產品轉向腫瘤、CNS、罕見病等,營銷推廣也轉向 MR×e 模式,醫藥代表 F2F 的傳統推廣一部分轉向多渠道數字內容,等等,這些變化導致用人需求減少。
我們都知道,最新醫藥學信息的傳遞是離不開醫藥代表的,那么,行業可保持的最佳人數是多少呢?據日本業界預測,持續減少的這種趨勢還將持續,到 2025 年,日本醫藥代表人數會保持 5 萬人的規模,到 2030 年,可能還會有 4 萬人的規模。
日本醫藥代表曾經是可以作為終身職業來做的,但是這兩年來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如果十年后最終會剩下 4 萬人,那么,離開的這部分人員可能是現在 50 歲以上的,不過那時候這批代表也該自然退休了,而三四十歲的代表不可能離開的,他們也有能力繼續留在行業內。
總的來說,雖然日本也面臨藥品結構的變化,也在推行藥價改革,推動醫藥代表專業化,但對這個群體影響還不算太大。
回到我們國內,由于醫藥代表群體龐大,從業人員年齡也偏低,相對來說,競爭更大,隨著 VBP、代表備案等的推進,醫藥代表將更一步專業化,同時從業人數減少,在行業變革的沖擊下,哪個年齡段的代表都會面臨重新擇業的命運。
一個人處在一個行業,就活在一個行業的興衰里,當環境變化時,從業者構成、業務型態、競爭程度都會經歷重大轉變,有較強適應能力者會留下,還是固有思維和行事的人必然會主動或被動的離開。
每個人都應該思考下,五年后、十年后,你會是仍留在這行業的那個人嗎?
本文整理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醫藥代表(mrclub),作者:大咪。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職”擊進博會,BMS HR小姐姐帶你逛展臺,聊職位!
醫藥代表 伴您成長!...
本文來源:醫藥代表 作者:大咪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