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不到4個月,激活人數超過5000萬人,醫保電子憑證在疫情期間重新火了一把。火爆背后,醫保電子憑證實際使用卻相當受限,而各地方政策的陸續推出更挑戰其權威。成為醫藥線上支付的流量入口,電子醫保憑證還有無數關要過。 本文來源于《E藥經理人》五月刊專
FDA批準羅氏PD-L1免疫抑制劑泰圣奇聯合安維汀用于治療肝細胞癌
--泰圣奇聯合安維汀是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用于不可切除肝細胞癌治療的腫瘤免疫療法 --與之前的標準療法相比,泰圣奇聯合療法在總生存期和無進展生存期方面均有改善 --該申請通過FDA的“Orbis試點項目”和腫瘤產品實時審評(Real-Time Oncology Review)程序獲...
上線不到4個月,激活人數超過5000萬人,醫保電子憑證在疫情期間重新火了一把。火爆背后,醫保電子憑證實際使用卻相當受限,而各地方政策的陸續推出更挑戰其權威。成為醫藥線上支付的流量入口,電子醫保憑證還有無數關要過。

本文來源于《E藥經理人》五月刊專題“互聯網醫藥的2020選擇”
醫保電子憑證并非為“新冠”疫情量身定做,卻因撞上“新冠”疫情徹底火了一把。2019年11月24日,全國醫保電子憑證首發,首批試點地區僅河北、吉林、黑龍江、上海、福建、山東、廣東七個先行試點省市。除國家醫保APP外,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渠道也參與布局,兩大互聯網巨頭的入局,使業界對其背后的醫藥戰略布局頗為關注。
首發后,醫保電子憑證激活人數增長原本平穩。國家醫保局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14日,電子醫保憑證推廣近3個月累計激活數據剛剛突破1000萬人。但在隨后的1個多月時間內,電子醫保憑證激活人數因新冠疫情猛增數倍。
2020年2月25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通知,將醫保電子憑證應用由7個試點省市推廣至全國。2020年2月28日,國家醫保局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同意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兩份文件的出臺旨在使得線上取代線下成為問診購藥的新途徑,以降低“新冠”疫情期間的風險,而醫保電子憑證受此助力,激活人數猛增。國家醫保局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26日,電子醫保憑證累計激活數據已經達到5206.02萬人,比一個多月前數據增加4倍多。
醫保電子憑證激活數據的迅速累積,凸顯出其背后的互聯網醫藥戰略價值。支付一直是制約當前互聯網醫藥發展的關鍵命門,無論是互聯網醫院還是醫藥電商,都因為無法實現醫保線上支付而發展受限。
醫保電子憑證的問世以及疫情期間緊急上線的“互聯網+”醫保服務政策,似乎讓醫保實現線上支付看到了新的希望。但值得注意的是,醫保電子憑證并非第一個推出的線上醫保支付工具,而其匆忙落地后使用場景及范圍也相當受限。與此同時,各地也正在推出互聯網醫藥新政搶占疫情期間線上醫保支付的紅利,而這些紅利也很可能在疫情結束后迅速收回。
醫保電子憑證迎來了特殊的機會窗口,但需經受通關考驗。
01.重新洗牌
醫保電子憑證并非首個線上醫保支付工具,此前由人社部主導的電子社保卡兼具醫保支付功能。但醫保電子憑證的問世意味著,由電子社保卡構建起來的線上醫保戰略格局已經成為“過去時”,規則正在重寫。
2018年4月22日,全國首張電子社保卡簽發。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國簽發電子社保卡近9000萬張。2018年“大部制”改革國家醫保局成立之前,人社部擔負醫保監管職責,也因此線上醫保的相關工作此前主要由人社部負責推進。
2019年6月15日,人社部曾公布了首輪電子社保卡在31個省區363個開通地市申領渠道情況。申領渠道除人社官方APP外,多為銀行APP,唯一可能后續有醫藥業務接入的是阿里系旗下的支付寶及騰訊系旗下的微信。
“無煙為明天”世界無煙日公益活動啟動 助力實現“健康中國”控煙防癌雙目標
2020年5月31日,中國北京——在第33個“世界無煙日”到來之際,由健康中國行動控煙行動工作組指導,國家呼吸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中國戒煙聯盟、中國醫學科學院呼吸病學研究院、中日友好醫院主辦,北京市控制吸煙協會醫學戒煙干預專業委員會...
而在電子社保卡的戰略競爭中,阿里明顯占據了優勢,363個試點地市中,支付寶開通申領渠道的地市達到260個,而騰訊則明顯劣勢,微信開通申領渠道的地市僅54個。
但在醫保電子憑證推出后阿里和騰訊的線上醫保戰略格局可能重構。2019年11月24日,醫保電子憑證首先在7個省區進行試點。之后,在“新冠”疫情壓力下,醫保電子憑證激活試點區域拓展至全國。
試點開始之后,微信發起了猛烈的“地推”攻勢,試圖在新一輪的競爭中扳回一城。2020年1月11日,騰訊聯合廣東省醫療保障局及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舉行醫保電子憑證上線儀式,而醫保電子憑證在廣東省8個試點城市6500家定點藥店,1623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掃碼及診間支付功能。而在之后,微信更是通過藥店現金券等推廣方式,累積激活用戶數量。
而支付寶在此輪醫保電子憑證的競爭中,更具先發優勢。此前,在電子社保卡的首輪競爭中,支付寶在260個地市已經開通了申領渠道,在“地推”過程已經積累了地方合作經驗。新一輪的競爭,支付寶和微信誰能累積更多激活用戶占據上風?無疑值得期待。
02.上線之路尚長
激增的激活人數固然吸引眼球,但醫保電子憑證的真正價值在于是否能夠借此憑證,真正實現問診購藥醫保全線上支付,這對于醫藥電商、互聯網醫院的發展至關重要,也是阿里與騰訊布局醫保電子憑證的關鍵所在。
醫保電子憑證原本僅在小范圍內試點使用,而后因為“新冠”疫情匆忙允許在全國上線激活,在實際使用和體驗上缺漏頗多,離真正成為線上醫藥流量窗口還有相當的距離。
無論從支付寶還是微信入口進入到“醫保電子憑證”,相當多激活用戶點擊進入后二維碼顯示“服務正在建設中“,并不能夠掃碼使用。而在點擊“支持的醫院/藥店”時,則顯示“所在城市暫無可使用的醫療機構”。
而在“醫保電子憑證”真正建設完成能夠使用的省份,其功能也有相當的局限性。據了解,借助醫保電子憑證真正開通了線上醫保結算,網上看病開藥“刷”醫保的僅福建省級機關醫院互聯網醫院、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互聯網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等少數幾家醫院。
與此同時,地方層面也出臺了政策,與電子醫保憑證一同分流“新冠”疫情帶來的線上醫保紅利。
北京市醫保局于2020年2月18日出臺了本市互聯網復診項目價格及醫保支付政策,相關醫保報銷流程中,并無醫保電子憑證發揮作用。
而截至2020年4月30日,上海市醫保部門已經將“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而上海市內已經有8家互聯網醫院開通醫保在線結算,報銷項目主要為復診配藥,同樣也并不需要經由醫保電子憑證核驗。
在電子醫保憑證首發儀式上,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特別強調,醫保電子憑證是全國醫保線上業務唯一的身份憑證。這一表態,也使得業界猜想醫保電子憑證可能成為未來醫保在線結算的“牌照”。
但疫情期間,醫保電子憑證并未成為開通醫保在線結算的唯一選擇,與此同時借由醫保電子憑證開通醫保在線結算的醫院數量非常有限,北京、上海等地已經繞開憑證上線了醫保在線結算業務。
醫保電子憑證在“新冠”疫情期間激活人數激增“看起來很美”,但離真正成為互聯網醫藥醫保支付的流量入口還有很大距離。
【招募】7月17日一起賦能縣域市場!
中國縣域醫療領域正處在一個巨大變革的新時代。 新醫改十年,政府大力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縣域,通過各方參與,構建一個具有強大醫療服務和慢病管理能力的縣域醫療環境,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實現“大病不出縣”的目標。 縣域人口占全國70%,現有縣級醫院1.54...
本文來源:E藥經理人 作者:高嵩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