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yiyao@yidu.sinanet.com
第三批國家藥品集采現場報價及中選結果,早已告一段落。近期是消化期、準備期,各省將紛紛啟動第三批國家藥品集采的執行環節。在這個時候,任何關于第四批藥品集采的“內幕”都不討喜。但是,假如從積極、正能量的方面去思考呢?思路不同,行業也許有不同準備。
近日,國家醫保局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450號建議的答復”中明確指出,
在考慮生物類似藥的相似性、企業產能和供應鏈的穩定性、具體產品的臨床可替代性等因素的基礎上,將適時開展集中帶量采購。
這是所謂“內幕”,既關乎生物藥,也可引申到中成藥。分析:這則消息對生物藥是利好。大邏輯是:正在調整的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中,有確切療效、較新科技含量的生物藥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實在是不平衡、不充分。廣大生物藥被納入基藥目錄、醫保目錄,是健康中國、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等機制發展的重要趨勢。在幾番國家醫保藥品談判中,不少生物藥以降價表現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沒有獲得帶量承諾。當時采取的不帶量做法,對發展中的生物藥企業、產品是更加有利的。生物藥的帶量采購,以獲得醫保共付為第一利好。由于生物藥臨床用量有限,產品激烈降價的可能性較弱。這則消息對中成藥是利好。大邏輯是:振興中醫藥,是基本衛生與健康促進領域的重要國策之一。受既有的化學藥帶量采購,以及將有的生物藥帶量采購影響,中成藥在臨床、在社會的放量銷售及使用上,已經腹背受敵。中成藥被納入帶量采購,戰略、戰術上要體現保護。樂觀看待,一是中成藥有不少獨家/經典配方、基藥,特別是獨家品種,這是眾多化學藥及生物藥可遇而不可求的、相對穩固的特殊競爭地位。二是中成藥與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的競爭,后二者雖有長期利好,但必然經歷逐步實現的過程;三是振興中醫,離不開中藥。擴大一點說,藥品“招采合一、量價掛鉤”屬于“騰籠換鳥”,但通過藥改騰換出的空間主要應由其他種類、一定數量的藥品來填充;其次有一部分騰換出的空間交予醫院醫生做利益平衡和分配,從藥改接濟到醫療的這部分空間顯然不夠,又不可能增加,預計將不了了之。于是,一方面是三醫聯動,互相鋪墊、影響;一方面是醫療、醫藥各自改革、發展。兩個方面并不矛盾。兩個方面上,都要求發生供給種類、數量、質量更合理的演變。比如:種類有進有出,更加充分;數量可控,按合理需求自然增長;質量上去偽存真,按效益體現比價。以十九大報告提出“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來看,“兜底線”將帶來更多潛在患者需求(包括因費用而怠慢治療的患者需求);“織密網”將帶來更豐富的醫療、醫藥服務供給種類,不斷適應國情發展的醫療保障待遇;“建機制”將為傳統機制設計、運行帶來變革。
申報期為2020年10月28日-11月4日。對國家和山東省已有明確規定不需進行價格聯動的藥品(如國家談判、國家組織帶量采購、基礎輸液等),企業可自主聯動。
這是掛網采購,是逃避不開的“蒸不爛、煮不熟、錘不扁、炒不爆、響當當的一粒銅豌豆”。分析:所以,我們終于認清了一點:掛網采購價格聯動,可以排除國家帶量采購、談判的降價企業、產品,卻不排除省級、市級聯盟或單獨帶量采購的降價企業、產品。這種價格聯動的趨勢一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預計將對地方探索藥品帶量采購的活力和節奏有影響。一是相關企業、產品可能集體或個體地排斥單個地方組織的藥品帶量采購,尤其該地方帶量采購的市場規模偏小的情況。因此,那些人口眾多、經濟發達的省份在地方帶量采購探索中的地位將上升。在上述省份打開藥價競爭突破口以后,其他省份還可繼續組織、繼續降價。二是在單個地方帶量采購中標的企業、產品,將為各地掛網采購帶來壓力,尤其是較大規模和業務分布的市場供應主體。隨著模仿山東等省市進行掛網采購價格聯動的地區越來越多,相關企業、產品近乎在全國各省市使用相同的、迫低的掛網價格,使得“無處不受此影響”。三是即便出現地方帶量采購參與熱情下降、舉辦頻次減速的情況,還有國家帶量采購、先鋒改革省份帶量采購的拉動力。這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成就是:帶量采購的模式及成效已經確立;帶量采購的執行統計及監管已在建立;帶量采購、掛網采購的聯動機制已經擴展。
本文整理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浪醫藥(weixin_id),作者:author。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020 DIA現場丨構建藥品專利保護體系需從多維度切入
投稿郵箱:yiyao@yidu.sinanet.com ◆ ??◆??◆ 自2015年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后,我國生物醫藥領域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創新研發成果不斷涌現,專利保護也越發成為各大創新藥企乃至全行業十分關注的問題。尤其對于創新藥企來說,若未能及時進行專利布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