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MS130億美元收購MyoKardia,為了什么? 云頂新耀成立三年即上市,競爭力何在? 國務院促進市場化并購重組,對行業有哪些影響? 請關注本周醫藥投融資周報! Business-Follow us 本周交易綜述 生物醫藥:本周生物醫藥領域共有5起私募融資,1起兼并收購,2

BMS130億美元收購MyoKardia,為了什么?
云頂新耀成立三年即上市,競爭力何在?
國務院促進市場化并購重組,對行業有哪些影響?
請關注本周醫藥投融資周報!

Business-Follow us
本周交易綜述
生物醫藥:本周生物醫藥領域共有5起私募融資,1起兼并收購,2起IPO上市。私募方面,宜明昂科完成B輪2,500萬美元融資,加速CD47/SIRPα靶點布局,本輪融資由浩悅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思路迪醫藥完成分拆后的首輪1.4億美元股權融資。并購方面,BMS130億美元收購MyoKardia,獲得阻塞性肥厚型心肌病治療藥物。
創新醫療器械:本周創新醫療器械領域共有1起私募融資,專注于化學發光成像領域的易孛特獲得來自合肥創新投1,000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
醫療服務:本周醫療服務領域共有1起私募融資,1起兼并收購。私募融資方面,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獲得來自騰訊、勃林格殷格翰、碧桂園創投、雪湖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的數億美元股權融資;兼并收購方面,莎普愛思斥資5.02億元收購泰州婦女兒童醫院100%股權。
智慧醫療:本周智慧醫療領域共有2起私募融資。Investcorp對微醫集團的投資可視作國際知名投資機構為其上市所作的一次背書。

本周重點新聞回顧
港股通或改革,各交易所并起角逐生物醫藥產業
新聞簡述: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第五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表示,港交所接下來會考慮將生物科技公司納入互聯互通,特別是港股通,以便讓內地的投資者也可以進行投資。
投資人視角:自2018年修改《上市規則》引入18A章,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以來,截至目前,已有累計154家醫藥公司成功登陸港交所,市值達到26000億,其中包括20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得益于我國生物醫藥市場和證券市場的全面發展,香港已經成為亞太區最重要的生物科學融資中心,在全球位居第二名。而在其中,13家生物醫藥企業選擇A+H雙重上市。雙重上市首先是因為港股市場融資可方便境外資金周轉,而且更有助于境外業務發展以及國際化戰略推進。
我們認為,近年來港股市場與內地A股市場競相放開對生物醫藥企業的上市要求。首先是科創板第五套指標沒有收入、沒有利潤,要求進入臨床二期就可以上市的制度性安排,最近創業板也表示一年后將允許虧損醫療健康企業上市,此次港交所港股通的改革彰顯了中國生物醫藥“納斯達克”的角逐在進一步發酵升溫。而對于優質的生物醫藥公司而言,除了申請在美國上市之外,如今增加了更多的選擇,預計未來生物醫藥產業還會有更多的A+H股上市公司。我國生物醫藥企業與資本市場的融合將更加全面和成熟。
國務院:促進市場化并購重組,支持境內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境外優質資產
新聞簡述:10月9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提出,促進市場化并購重組。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并購重組主渠道作用,鼓勵上市公司盤活存量、提質增效、轉型發展。完善上市公司資產重組、收購和分拆上市等制度,豐富支付及融資工具,激發市場活力。
投資人視角:此次《意見》中要求發揮證券市場價格、估值、資產評估結果在國有資產交易定價中的作用,支持國有企業依托資本市場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時支持境內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境外優質資產,允許更多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對境內上市公司進行戰略投資。此項政策為上市公司在國際市場中的股權交易提供了流動性的基礎,同時我國的資本市場對于外資進入的要求會進一步放寬,另外國內上市公司由于技術引進、戰略發展以及國際合作等需要,投資或收購海外資產的限制也會進一步放寬。將會對提升我國上市公司的國際競爭力提供很大的支持。
經典案例復盤
私募融資
宜明昂科
B輪:2,500萬美元
投資機構:(領投)禮來亞洲基金,(跟投)濟峰資本、理成資產,(獨家財務顧問)浩悅資本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上海。本次融資將主要用于快速推進IMM01(SIRPα-Fc)、IMM0306(CD47xCD20 mAb-Trap)以及IMM2510(VEGFxPD-L1 mAb-Trap)三個項目的臨床試驗研究以及后續幾個基于新靶點的單抗、雙抗項目臨床前研究。
投資人視角:CD47/SIRPα靶點潛力巨大,有望媲美PD-1/PD-L1。CD47靶點已成兵家必爭之地,國際大廠紛紛布局。2018年,勃林格殷格翰支付了3700萬美元與Surface Oncology達成了CD47抗體合作;今年3月,吉利德以4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主打CD47抗體的Forty Seven公司;近日,艾伯維與天境生物簽訂總額19.4億美元的交易,輝瑞2500萬美金投資Trillium Therapeutics。宜明昂科是專注腫瘤免疫治療的技術創新型公司,也是國內最早專注于CD47靶點藥物研究的公司,深耕多年。公司針對CD47 靶點的首個產品IMM01是SIRPα-Fc融合蛋白,臨床前研究顯示了出色的安全性與有效性,目前處于臨床I期,有望成為Best-in-Class。公司基于mAb-Trap技術平臺研發的雙功能抗體IMM0306,為全球首個取得臨床批件的CD47/CD20雙抗,已進入臨床I期,有望成為First-in-Class。
私募融資
思路迪醫藥
股權融資:1.4億美元
投資機構:(領投)倚鋒資本、中信建投投資,(跟投)鄭志剛、睿億投資、泰格醫藥、上海瑞夏、海德資本、原股東等
公司簡介:思路迪成立于2010年,位于上海,2018年拆分為思路迪醫藥和思路迪診斷。思路迪醫藥臨床階段候選藥物包括皮下注射PD-L1抗體KN035(2017年FDA/NMPA/PMDA獲準開展臨床研究)、FGFR-1/2/3抑制劑3D-185(擁有腫瘤和肺纖維化領域的全球開發權)。
投資人視角:思路迪醫藥產品線包括新一代抗體和小分子抗癌藥物,并擁有一支具有國際化新藥研發、注冊和商業化運營能力的團隊。核心產品KN035是全球首個皮下注射PD-L1抗體,全球共計六項臨床試驗在美、中、日同步進行,兩項關鍵注冊臨床研究在中國開展,首個適應癥預計2020年提交上市申報。KN035是PD-L1納米抗體-Fc融合蛋白,除了具有傳統抗體藥物高療效、低毒副作用、高腫瘤靶向性等優點外,還具有親和力高、腫瘤穿透速度快、制劑穩定性好等特點,這一系列特性恰恰是納米抗體相比于普通單抗的差異化優勢。國內領先的納米抗體創新藥研發企業洛啟生物利用自身在納米抗體領域多年的經驗積累和技術優勢,專注于創新應用場景的納米抗體藥物研發,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其中進展最快的LQ036是全球首款吸入式大分子哮喘治療納米抗體藥物,相比于皮下注射類哮喘單抗優勢明顯,建議積極關注。
IPO
加科思
交易所/股票代碼:港交所/申請
保薦機構:高盛、中金公司
公司簡介: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北京。公司管線涵蓋腫瘤,感染,心血管等治療領域。核心產品SHP2抑制劑JAB-3068獲得多種實體瘤的IIa期臨床研究批件,并獲得美國FDA用于食道癌治療的孤兒藥認定;備選小分子口服SHP2抑制劑JAB-3312獲得美國FDA和中國NMPA的新藥臨床試驗許可。
投資人視角: 自從安進的AMG510打破KRAS突變不可成藥的認知后,KRAS靶點中AMG510、Mirati的MRTX849都在肺癌和結直腸癌中展現出喜人的療效,但同時也出現耐藥快等問題。SHP2抑制劑被認為是與KRAS G12C抑制劑聯用可解決快速耐藥的聯合用藥方案,研發進度也同樣備受關注。加科思目前已與Abbvie就2款SHP2抑制劑達成合作,未來臨床數據值得密切關注。
IPO
云頂新耀
交易所/股票代碼:01952.HK
每股發行價格:55港元/股
發行股數/總股本:6,354.7萬股/28,369.0萬股
募集金額:34.95億港元
發行時市值:156.03億港元
保薦機構:高盛、BofA
首日漲幅:32.27%
公司簡介:公司由康橋資本投資于2017年7月成立,上海、北京、紐約等多地均辦公室,產品管線覆蓋腫瘤、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腎疾病疾4大領域。
投資人視角:云頂新耀作為一個典型的License-in模式創新藥企業,所引進的管線是最值得關注的。目前公司有有8個到達臨床期的核心藥物,包括Sacituzumab govitecan(Trop-2 ADC,已獲批上市,Immunomedics)、Eravacycline(依拉環素,III期,Harvard University & Tetraphase)、Etrasimod(S1P1受體激動劑,III期,Arena)、Ralinepag(前列環素激動劑,III期,Arena)、Nefecon(口服新劑型布地奈德膠囊,III期,Uppsala University & Calliditas)、Taniborbactam(β-內酰胺酶抑制劑,III期,VenatoRx)、Roblitinib(FGF4R拮抗劑,II期,Novartis)、SPR-206(新型多粘菌素衍生物,I期,Spero)。可以看出所有引進的管線都是FIC和BIC類,尤其是2020年4月22日獲批的Sacituzumab govitecan(Trodelvy)是近期創新藥領域的明星,作為FDA批準的第一個專門治療復發或難治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mTNBC)的ADC藥物,也是FDA批準的第一個Trop-2靶點ADC藥物,該藥顯示出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在平均3線治療以上的患者中取得了33%的ORR和5.5個月的PFS,而此前最佳的治療方案在2線治療患者中僅能取得18%的ORR和2.8個月的PFS,Trodelvy無疑給原本無藥可用的2線耐藥mTNBC患者提供新的生命希望。目前Trodelvy除了還在其他乳腺癌進行單藥或聯用的臨床試驗,還在開展尿路上皮癌(U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2期臨床試驗。優秀的管線背后是公司強大的高管團隊,尤其是原信達生物首席科學官Kerry Blanchard博士今年被任命為公司CEO,有望帶領公司邁向新的高度。
E藥經理人:我們致力于成為醫藥行業意見領袖平臺,我們記錄和觀察醫藥重大商業事件,展現這個行業的復雜和沖突,提供最前線的思想火花。
浩悅資本:浩悅資本創立于2013年,致力于成為嫁接中國醫療事業與資本的橋梁。浩悅資本的研究領域和交易范圍覆蓋生物醫藥、創新醫療器械、IVD與精準醫療、醫療服務和智慧醫療等多個細分領域。浩悅資本的團隊由深耕中國醫療健康領域多年的資深投資銀行家組成,長期密切追蹤醫療健康投資市場動態和投資趨勢,每周發布醫療行業周報和整理醫療大事件,從資本角度解讀新政策和新前沿。
本文所載的信息全部來源于公開資料,但E藥經理人與浩悅資本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本文所載的信息、材料或分析只提供給收件人作參考之用,不是或不應被出售、購買或認購證券或其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收件人不應單純依靠此文而取代個人的獨立判斷。E藥經理人與浩悅資本及其雇員對因使用本文及其內容而引致的損失不負任何責任。
賽諾菲大將離任,信達迎新帥!國內企業搶占全球First-in-class時代來臨
一個是熠熠生輝的本土Biotech,一個曾是大名鼎鼎的跨國MNC全球研究掌門人,來到信達擔任總裁,對于劉勇軍而言意味著什么?他能為信達帶來什么? 從閃閃發光的“賽諾菲全球研究掌門人”到本土biotech,劉勇軍將為信達帶來什么? 10月13日早間,信達生物在其官...
本文來源:E藥經理人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