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退場十月迫近,一場秋風一場寒。2020年的第四季度,非同以往。新冠陰霾待散,“拉尼娜”大概率降臨,凜冬將至,使得各界對于可能出現的流感病毒深感如臨大敵。
種種客觀事實使然,2020年注定將成為一個疫苗大年。
接近明牌的邏輯,我們會否在此前已經飛天的A股疫苗板塊再迎來一個“α”(超額收益)?其中,最有價值的公司又是誰?
(提前聲明:本文系對流感疫苗相關公司基本面的探討,不構成投資建議。)
疫苗大年
2020年,已經明牌是我國疫苗大年。
邏輯主要表現在:新冠疫苗加速研發、國產創新疫苗陸續獲批、重磅疫苗產品批簽發大增、疫苗板塊及相應上市公司股價暴漲等多方面。
【1】疫苗競賽促使A股各大疫苗公司股價輪番暴漲。
預期中的炎夏高溫沒能有效減緩全球新冠疫情。如今,歐洲等地疫情有所反彈,法國、西班牙等新增病例不斷攀升,第二波洶洶來襲已成為最壞預案。
被寄予厚望的新冠疫苗研發“競速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
根據WHO(世衛組織)統計,截至9月13日,全球共有179項新冠疫苗研發項目在有序開展,其中35項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目前,我國已有4個自主研發項目和1個參與的國際合作研發項目處于臨床Ⅲ期試驗階段。
除了新冠疫苗以外,沃森生物(SZ:300142)的首個國產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PCV13)于3月底獲得首次批簽發,4月實現首針接種;萬泰生物(SZ:603392)的首個國產二價HPV(宮頸癌)疫苗也于5月投放市場。
數據顯示,截至9月11日,沃森生物PCV13已中標24個省份,其中有22個省份已實現供貨銷售,合計批簽發288萬劑;截至1-8月,萬泰生物HPV二價疫苗合計批簽發201萬劑。
同時,在原有的四價、九價HPV疫苗、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多聯苗等重磅品種的銷售放量下,使得今年以來各大疫苗公司股價輪番暴漲。
其中,代理默沙東四價、九價HPV疫苗的智飛生物(SZ:300122),由于“一針難求”、銷量暴增,使得股價漲幅高達153%;擁有23價肺炎疫苗、百白破-Hib四聯苗的康泰生物(SZ:300601)漲幅為96.6%;而手持三價、四價流感疫苗的華蘭生物(SZ:002007)漲幅為82%。
圖2:華蘭生物年初至今漲幅。來源:Wind金融終端
【2】作為全球大疫苗品種的流感疫苗,秋冬季節流感高發疊加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批簽發數據表現靚麗。
根據中檢所數據顯示,2020年1-8月年流感疫苗共計批簽發1054萬支,同比增長52%。其中,三價流感疫苗獲批簽發629萬支,同比增長12%,占比60%;四價流感疫苗獲批簽發425萬支,同比增長224%,占比40%。
為什么四價增速會高于三價呢?此處需要進行下科普:
我們經常說的“流感病毒”,包含四種亞型,分別為甲型的兩個亞型(H1N1和H3N2)和乙型的兩個系(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
目前,我國批準上市的流感疫苗分為滅活疫苗和減毒活疫苗兩種。其中,滅活疫苗有三價和四價流感疫苗,為針劑;減毒活疫苗是鼻噴流感疫苗,不需要注射,只需要在鼻孔各噴0.1ml就可以了。
三價流感疫苗對甲型的H1N1、甲型H3N2以及乙型的Victoria系流感病毒都具有防護作用,但是對乙型的Yamagata系就沒有保護效果。而四價流感疫苗卻能覆蓋全部四種亞型,起到更好更全面的保護效果,所以未來四價取代三價是大勢所趨。
【3】我們認為流感疫苗下半年存在超收益的阿爾法主題,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秋冬季節是流感疫苗接種的黃金時間,也是企業的銷售旺季。因為人群在接種疫苗之后,可以刺激機體產生抗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從而能夠預防接種疫苗的病毒對應的流行性感冒。
其主要的接種對象為易感者及易發生相關并發癥的人群,如3歲以上兒童、老年人、體弱者、流感流行地區人員等,尤其是那些患有肺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佳手段,所以不僅要打,還要盡早打。
2、在“流感+新冠”雙重感染的挑戰下,防控復雜性和防控難度加大。各政府部門也是頻頻發布各項政策,加快推動流感疫苗接種的步伐。
3、隨著大眾健康和疾病防控意識的提升,市場需求直線上升,導致目前處于預訂火爆、“一針難求”的狀態。而且,為了避免交叉感染,以及應對第二波疫情的到來,接種流感疫苗已勢在必行。
根據機構預測,今年流感疫苗的批簽發量預計將比2019年翻番,達到5000萬劑,盈利空間更大。從內外因素來看,流感疫苗企業下半年大概率會收獲超額收益。
龍頭之爭
自2018年長生生物因疫苗事件全部停產后,華蘭生物成為國內流感疫苗的絕對龍頭。
截至2019年底,華蘭疫苗公司共批簽發流感疫苗1293.14萬支(其中四價流感疫苗835.93萬支,三價流感疫苗457.21萬支),占全國流感疫苗批簽發數量的42%。其中四價流感疫苗批簽發量占全國四價流感疫苗批簽發總量的86.9%,牢牢占據龍頭地位。
財報顯示,2019年華蘭疫苗公司實現總營收10.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68%,凈利潤3.75億元,同比增長38.92%。同時,疫苗公司的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1#線也正式開始生產,具備非常大的產能優勢。
僅就2020年前3季度而言,華蘭生物仍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中檢所數據顯示,該公司1-8月三價流感疫苗批簽發70萬支,同比下滑79%;四價流感疫苗批簽發289萬支,同比增長121%,占比68%。另外,長春所批簽發量為77萬支,占比僅有18%。
圖5:華蘭生物疫苗批簽發量。來源:中檢院及各地方檢驗所,國金證券。注:因統計口徑原因,結果僅供參考
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民眾對接種流感疫苗的意愿非常高,比以往的最佳接種時間(9-10月)大大提前。
根據荊楚網日前報道,湖北省疾控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正在積極協調廠家暢通供應渠道,湖北省流感疫苗計劃供應量已從近三年的平均60多萬支增至今年的300多萬支。同時,也有不少市民(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比往年更希望能接種流感疫苗。
截至2020年9月13日,全國四價流感疫苗已批簽發759.03萬支,三價流感疫苗已批簽發1085.84萬支,合計近1844.87萬支。
從競爭格局來看:在四價流感疫苗中,華蘭生物、金迪克和長春所分別批簽發444.8、102.7、211.6萬件,3 家企業的批簽發總量已達去年全年的78%。
圖6:主要流感疫苗公司批簽發量情況。來源:中檢院,天風證券。注:因統計口徑原因,結果僅供參考
同時,長春高新子公司百克生物的鼻噴流感減毒活疫苗“感霧?”已經上市,截至9月13號批簽發47.46萬支。
鼻噴流感疫苗主要針對3-17歲人群預防流感,同時以粘膜免疫、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三種免疫應答方式產生保護。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接種者的恐懼與疼痛感,還適用于流感大流行季節的應急免疫,所以有望成為四價流感疫苗的有效補充。
另外,秋冬之后,華蘭生物也將迎來多家實力雄厚的競爭對手。
例如,已提交四價疫苗上市申請的上海所,快的話預計年底前能獲批;處于III期臨床階段的智飛生物、成大生物等6家企業,獲批上市時間節點集中在2022-2025年,這也意味著未來流感疫苗市場的競爭格局將回歸良性。
除此以外,有“流感之王”之稱的東陽光藥,核心產品可威(奧司他韋顆粒)也與華蘭疫苗形成間接競爭。
圖7:中國流感疫苗研發管線及進展。來源:醫藥魔方、興業證券
不過,整體來看,即使今年我國流感疫苗批簽發總量能達到5000萬支,但也只能覆蓋我國4%的人口。
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流感疫苗滲透率僅為2.2%,相較于美國超過50%的滲透率,成長空間仍非常巨大。據券商測算,目前流感疫苗市場規模約20多億元,未來幾年具備5倍成長空間,滲透率提高至10%,市場潛力可達到百億級別。
據華蘭生物董秘、財務總監謝軍民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流感疫苗生產量至少比去年增加一倍,預計3價流感疫苗為300萬支,4價流感疫苗從去年的800萬支增加至1600萬支以上。”
風險因素
從投資價值來看,如果流感疫苗真的有α超額收益的話,擁有產能優勢和龍頭效應的華蘭生物,很可能是值得投資者關注的一個標的。
但理性分析來看,流感疫苗所在的賽道“既優質,又高?!?,這便使得我們不得不多保持一分警惕。
近年來,受山東疫苗事件和長生生物疫苗事件的影響,流感疫苗多次遭遇批簽發低點,使得疫苗成為了高監管、強嚴控的行業。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投資者要選擇疫苗股的話,外部環境因素潛在的風險一定要考慮在內。
圖8:2003-2009年國內流/華蘭生物感疫苗批簽發量曲線。來源:中檢院、天風證券
另外,由于流感疫苗的季節性非常強,導致上半年流感疫苗沒有批簽發數據。這也是為何華蘭生物上半年業績表現不佳的原因。
中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9億元,同比下降1.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12億元,同比增長0.94%。其中,主營業務血制品收入13.87億元,同比增長0.31%;而疫苗業務收入虧損579.07萬元,同比下滑0.42%。
因此,全年的業績增長就在于下半年流感疫苗能否放量。
圖8:華蘭生物相關流感疫苗發明專利申請。來源:patsnap
今年1-8月,北京科興生物和深圳賽諾菲的三價流感疫苗批簽發量分別是154萬支、394萬支,遠高于華蘭生物的70萬支,而且同比增長分別達到17%、269%。
另外,今年四價流感疫苗市場也迎來了金迪克和長春所兩大競爭對手,雖然批簽發量少于具有先發優勢的華蘭生物,但剛上市不久便銷售放量,無疑給公司帶來了極大競爭壓力。
而隨著上海所、智飛龍科馬、賽諾菲巴斯德、遼寧成大等競爭對手的四價流感疫苗獲批上市后,當前供不應求的市場格局將會被打破,也讓華蘭未來的業績和股價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目前,華蘭生物的動態PE(市盈率)為89.16倍,靜態PE也達到71.1倍。市場普遍認為,按中報13.87億元的總營收很難支撐起912億元的市值。加上流感疫苗又具有季節性特征,前期的股價上漲已經提前兌現了業績的增長,因而處于高估狀態。
整體而言,在疫苗大年的明牌邏輯、新冠疫情疊加以及各競爭對手的洶洶來襲下,今年流感疫苗市場將會有更多的看點。而具備先發優勢的華蘭生物,能否保住龍頭地位、收獲超額收益的α,也值得關注。
【本文作者投資研究院,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微信公眾號:錦緞授權發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投資界立場。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div>本文來源:投資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