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第三輪帶量采購啟動在即,這一重磅文件卻重申這兩件事,透露了什么信號?
“做好國家組織集中采購中選藥品臨床配備使用工作;全面推進藥品使用監測工作”。網傳藥政司2020年工作要點中的兩點內容,其實正說明了無論是藥品集采招標準入還是相關藥物的醫療機構臨床使用,在實際工作中都是重要的環節,而后者可能需要企業在實際工作中給...全文>>
近年來,創新二字儼然已經成為了中國醫藥行業的主旋律,沒有人敢說自己不創新,沒有人愿意承認自己不能創新。但真正的創新是什么?中國醫藥創新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加油鼓勁兒?包括恒瑞醫藥孫飄揚、貝達藥業丁列明在內的多位代表委員就此發表了看法。
2015年開始的新藥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大大加快了創新藥上市審批的速度,而2019年國家醫保準入談判,12個國產重點創新藥有8個談判成功,給予了本土醫藥創新足夠的紅利支持。但本土創新藥要真正做大做強,還有很多關鍵問題需要突破。
恒瑞制藥董事及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孫飄揚講到,過去幾年中國整個的創新藥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無論是審評審批還是醫保準入,都有了很大進步,但從“新冠”疫情期間看,中國的創新藥體系建設和國外仍然存在很大差別,比如“新冠”疫苗,美國原本比中國進入臨床試驗更晚,但省去了很多臨床試驗,最快可能今年9月就能使用,包括英國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合作的疫苗,也跳過了I期、II期臨床試驗直接開展III期臨床試驗,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我們的科學技術在進步,但我們的審批規則還在沿用過去的方式,如何平衡法規監管的連續性和科學性,需要做調整。

恒瑞制藥董事及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孫飄揚
孫飄揚同時提到,隨著一大批國內創新藥及國外新藥在中國上市,會給國家醫保帶來很大壓力,如果能在國家基本醫保之外需要大力發展商業保險,才能夠為創新藥未來上市后的市場潛力提供基礎保障,發展商業保險是改善創新生態的重要途徑。
除此之外,孫飄揚還特別提到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尤其要延長創新藥專利保護期及加強創新藥數據保護,國家強調這個問題已經很長時間,也正在積極推動,但近幾年確實還沒完全落地,有關部門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考慮如何加快知識產權制度落地,出臺一系列細則,給整個醫藥創新注入活力。
而也有提案提到,建議有效落實藥品數據保護制度以鼓勵醫藥產業創新轉型升級,具體而言通過有效落實法律法規制度,對符合現行法律法規的創新藥實施數據保護,同時盡快在立法層面上進一步完善藥品數據保護方面的法律修訂和細則制定,從制度上保證藥品數據保護制度的有效執行和落實。
“審批對于醫藥創新非常關鍵,也往往成為‘瓶頸’。新的藥品管理法出臺,一系列提升醫藥創新政策的舉措,大大提升了研發企業的創新積極性和效率。但創新藥審評仍需加速?!必愡_藥業董事長丁列明說到。
丁列明在會上提到了一組審評時長數字,以說明國產創新藥在審評時長上面臨的挑戰。“2018年我們審批上市了10個國產創新藥,平均審評時長是471天,而進口藥是280天,2019年我們審批了11種國產創新藥,平均審評時長是514天,而進口藥是341天。國產創新藥審評時長仍然過長,需要提升?!倍×忻髦v到。

延伸閱讀:天士力生物創新藥研發再傳捷報 PCSK9單抗獲批臨床
2020年5月6日,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天士力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士力生物”)重組全人源抗PCSK9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臨床試驗批準。 作為深耕心腦血管領域19年的生物醫藥企業,天士力生物研究開發的重...全文>>
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
不止是創新藥,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應用于醫藥領域,也需要加速建立審批制度并鼓勵。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岳秉飛在會中提到,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能應用得到了很大的關注。要促進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的發展,無論是從創新醫療器械分類審批、準入、還是全鏈條監管、標準化運作都需要有關方面多給予政策方面的支持。
“新冠”疫情中,醫藥物資的應急供應凸顯作用,事實上,伴隨著“新冠”的影響蔓延至全球,對“新冠”藥物、疫苗的研發,成為各國相互競爭的產業焦點,醫藥產業的戰略重要性也得以凸顯。
齊魯制藥總裁李燕表示,醫藥創新無論從國家政策層面、人才豐富程度還是資本活躍程度上看,資源都越來越豐富,當前中國起步研發或者正在研發的創新藥項目,實際已經在與其他國際大公司的創新藥項目同臺競技,而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在國家戰略層面將醫藥產業定位為戰略產業。
齊魯制藥總裁李燕
李燕同時補充講到,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無論是抗病毒藥物還是疫苗的研發都演變了國家之間科技實力的競賽,在這場競賽中能看到把藥物研發作為國家戰略的影子,醫藥產業作為直接關系老百姓生命健康的產業,需要在國家層面進一步提高戰略位置,這對整個醫藥產業來說也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醫藥創新提高戰略位置之外,也亟需構建更加完善的創新醫藥鼓勵體系。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疾病醫院院長庹必光講到,在更高新藥創新產業鏈中,臨床研究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從國家層面來說,沒有建立一個完善的臨床研究體系以及健全的臨床研究支持政策,沒有建立起臨床研究中心網絡,國家需要在這方面做投入。
延伸閱讀:中國首個小細胞肺癌的腫瘤免疫創新療法患者援助項目啟動,助力患者走向新生機
眾所周知,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非常高,患者五年生存率僅僅2%,且面臨著30年“藥荒”的窘境??上驳氖牵衲?月13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準了泰圣奇?聯合化療用于一線治療廣泛期的小細胞肺癌,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內,泰圣奇又已正式在中國上市,同時...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