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Rainbow 投稿郵箱:yiyao@yidu.sinanet.com ◆??◆??◆ 近日,強生旗下楊森宣布,歐盟委員會(EC)已授予其Imbruvica(伊布替尼)聯合利妥昔單抗(rituximab)一線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成人患者的上市批準。 該決定是基于III期E1912研究(NCT02
整理/Rainbow
投稿郵箱:yiyao@yidu.sinanet.com
◆ ◆ ◆
近日,強生旗下楊森宣布,歐盟委員會(EC)已授予其Imbruvica(伊布替尼)聯合利妥昔單抗(rituximab)一線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成人患者的上市批準。
該決定是基于III期E1912研究(NCT02048813)的結果。該研究共評估了529例年齡≤70歲、先前未接受治療的CLL患者。研究中,這些患者隨機分配接受Imbruvica+利妥昔單抗方案(IR,n=354)或化學免疫治療方案(FCR,氟達拉濱+環磷酰胺+利妥昔單抗,n=175)。主要終點是無進展生存期(PFS)、次要終點是總生存期(OS)。
結果顯示,與FCR治療組相比,Imbruvica+利妥昔單抗治療組PFS和OS均顯著提高。研究中的安全性數據與Imbruvica已知的安全性特征一致。該研究的四年隨訪結果已在2019年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公布。中位隨訪48個月,IR方案組有73%的患者仍在接受Imbruvica治療,中位治療時間為43個月(范圍:0.2-61個月)。Imbruvica停藥后疾病進展或死亡的中位時間為23個月。
與FCR方案組相比,IR方案組顯示出持續的卓越PFS益處(HR=0.39[95%CI:0.26-0.57],p<0.0001)、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61%。此外,與FCR方案組相比,IR方案組顯示出持續的卓越OS益處(HR=0.34;95%CI:0.15-0.79;p=0.009)、死亡風險降低66%。
安全性方面,IR方案組和FCR方案組觀察到3級和更高級別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EAE)的患者比例分別為70%、80%(比值比[OR]=0.56;95%CI:0.34-0.90;p=0.013)。
伊布替尼是第一代口服的小分子BTK抑制劑,由強生和Pharmacyclics(艾伯維收購)首創,已于2013年通過美國FDA批準用于套細胞淋巴瘤的二線治療,隨后適應癥不斷拓展。
國內方面,伊布替尼(商品名:億珂?)已于2017年在國內獲批上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人慢性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患者以及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的治療,為治療淋巴瘤亞型的創新靶向口服藥。早先國內市場上伊布替尼零售價為48600元(140mg*90粒/盒)。到了18年10月伊布替尼通過醫保價格談判以17010元(140mg*90粒/盒)的醫保支付標準納入醫保目錄。
目前,全球已有四款BTK抑制劑獲批,另外3款為第二代BTK抑制劑分別是阿斯利康的阿卡替尼(Calquence)、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Brukinsa)以及小野制藥的Tirabrutinib(Velexbru)。第二代BTK抑制劑能高度特異性抑制BTK,有效減少第一代Imbruvica的非靶向抑制作用。
阿卡替尼是一種不可逆的第二代BTK抑制劑,由阿斯利康研發,于2017年10月在美國上市,是第二個上市的BTK抑制劑。與伊布替尼相比,具有高度特異性,幾乎不抑制EGFR、TEC和ITK,因而其毒性較低。阿卡替尼所具有的療效好、副作用小、價格低等優點也使得阿卡替尼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
澤布替尼是另一種選擇性BTK抑制劑,由百濟神州自主研發。在R R B細胞惡性腫瘤中的早期研究中已證實其臨床活性和耐受性。作為跟隨性藥物,澤布替尼雖然省去了靶標(概念)驗證,但在安全和有效性上應優于依布替尼和阿卡替尼。澤布替尼最初于2019年11月獲美國FDA批準上市,成為首個由中國公司研發并獲得FDA批準的新型抗癌藥,被授予了加速批準、突破性療法認定和孤兒藥認定。
今年6月3日,澤布替尼膠囊(商品名:百悅澤)在國內獲批上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人MCL患者和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人慢性CLL/SLL患者。
Tirabrutinib與阿卡替尼相似,是一種高選擇性BTK抑制劑,由小野制藥研發,目前僅在日本獲批。Tirabrutinib在臨床上沒有發現明顯的腹瀉、關節痛或心律失常,給R/R CLL患者的長期治療帶來優勢,是一種可耐受的替代伊布替尼的藥物。
另外,國內方面還有諾誠健華的奧布替尼上市審批流程正在如期進行,預計在四季度獲得國家藥監局的上市批準。獲批適應癥分別為復發難治性CLL/SLL和復發難治性MCL。同時該公司還在探索BTK抑制劑的適應癥擴展和聯合用藥機會。
現在已有的上市BTK抑制劑藥物主要針對腫瘤相關適應癥,其他的開發管線開始逐步關注免疫及炎癥領域等其他應用。例如,羅氏在研BTK抑制劑針對于蕁麻疹已進入3期臨床,Principia Biopharma公司開發的Rilzabrutinib治療天皰瘡也已走向最終臨床階段。這些或將為BTK抑制劑開拓一片新藍海,擠占更多市場份額。
本文來源:新浪醫藥 作者:Rainbow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