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12個月生存率達到67.2%!晚期肝癌一線治療有了新希望,秘密武器是?
腫瘤免疫治療,邁出了對中國患者意義非凡的一步! 來源|奇點網 ? 在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發表的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臨床III期試驗IMbrave150的完整數據正式公布: PD-L1抑制劑阿替利珠單抗(Atezolizumab),聯合抗血管生成藥貝伐珠單抗,取得了晚期...全文>>
隨著國家醫保局信息數據標準化工作的日益推進,此前全國價格聯動的最后一層障礙或許也即將消失。藥價全國一盤棋布局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在經歷了多年省市藥價聯動之后,藥企或許也即將面臨全國價格聯動這盤更加嚴峻的棋局。
近日,E藥經理人從業界獲得一份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文件,內容為關于征求《醫療保障信息平臺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管理業務流程規范》意見的函。

該函明確了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管理的諸多業務流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明確了“
藥品和醫用耗材全國最低中標價管理和查詢
”,國家醫保局將通過省級平臺交換庫定期采集各地方醫保局開展招標采購項目產生的最低中標價,并將收集的最低中標價匯總后下發給地方醫保局,為地方醫保局開展招標采購項目提供參考。

延伸閱讀:開創腫瘤治療新紀元!再鼎醫藥全球首款腫瘤電場治療正式獲批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腫瘤電場治療愛普盾用于新發和復發膠質母細胞瘤的上市申請。這是15年來首個在中國內地獲批用于膠質母細胞瘤的創新療法,同時是再鼎醫藥半年內在中國內地獲批的第二個產品。 2020年5月13日,再鼎醫藥與Novocure公司宣布,中國國家...全文>>
按照文件的業務流程描述,整個藥品和醫用耗材全國最低中標價管理與查詢共分為三步:
第一步:
國家醫保局采集地方醫保局上報的藥品和醫用耗材中標價,并將采集的中標價匯總;
第二步:
將采集的最低中標價、價格執行日期下發給地方醫保局;
而這也意味著,各地方醫保局將同步獲得同一藥品在全國其他地方的最低報價,從而為自己所在地區接下來的談判提供決策依據。
“最低價聯動”從5年前就開始存在,但由于彼時價格不透明、不公開,地方醫保局尚無法輕易獲得全國最低價。但國家醫保局建立的信息數據標準化正在打破信息孤島,未來實現全國價格一盤棋將成為可能。
“最低價聯動”最早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年7號文)中有提及:
實行一個平臺、上下聯動。
并建立藥品采購數據共享機制,實行國家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管理信息平臺、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醫院、醫保經辦機構、價格主管部門等
信息數據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7號文還明確:試點城市成交價格不得高于省級中標價格。試點城市成交價格明顯低于省級中標價格的,省級中標價格應按試點城市成交價格進行調整。
7號文出臺后,各省市相繼出臺了價格聯動措施。包括省內聯動、全國左右聯動等多種方式,大部分省份還采用了雙聯動方式。據業內人士統計,截至2017年10月,全國除江西和海南之外,全部都在實行全國價格聯動,其中黑龍江、遼寧、內蒙、北京等采取了省內聯動+左右聯動的方式。且聯動方式會動態調整。
以黑龍江為例,2017年10月,黑龍江出臺規定,除國家談判和定點生產藥品外所有藥品,更新維護最新六省市(京、津、冀、魯、遼、吉省六省市)中標價,進行價格聯動。聯動后的掛網藥品價格不得高于六省市藥品價格平均值。再比如湖南2017年8月出臺價格聯動方案,以全國最低三省價格均值作為參考,調整本省新的掛網交易價格,再次創造“全國低價”。
在全國多省市價格動態聯動這盤棋下面,藥品價格正在呈現“螺旋式”下降,價格洼地經常出現,“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現象比比皆是。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各省市之間還存在著價格信息不透明、不公開的現象,相關省市在價格聯動時會相對求其次,尚沒有實現全國統一的價格聯動。
與此同時,國家醫保局自成立以來就在著手構建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系統。據國家醫保局層面表示,醫保信息系統一直存在三方面不足:
標準不統一、數據不互認;系統分割、難以共享;區域封閉、孤島現象突出,非常不利于醫保改革。將過去分散在多個部門下面的醫保信息工作接手過來,構建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系統勢在必行。
國家醫保局掛牌組建后2個月,就成立了網信領導小組,部署了醫保信息化工作的具體思路。2019年3月,確定天津、河北、吉林、上海等16個省(直轄市)為醫療保障信息化建設試點地區。
截至2019年6月,“醫保業務編碼標準動態維護”已經在國家醫保局官網上線試運行,醫保疾病診療和手術操作、藥品、醫療服務項目、醫用耗材4項信息業務編碼原則和方法印發。而國家醫保局未來還要建設包括“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統”在內的14個子系統,全面破除信息孤島,將大數據引入醫保治理體系當中。
通過這一平臺,
醫保局將繼續強化醫保基金管理,在保障基金使用安全性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基金使用的合理性。而這一囊括“招采環節”的綜合性平臺,也將成為國家醫保局以后開展藥品價格管理工作的有力工具。
從國家醫保局在信息化平臺建設方面的決心,可以看出未來全國藥品價格信息聯動已經是勢在必行。按照上述業務流程,地方醫保局可以獲取全國最低中標價,屆時就不再是省內聯動或者聯盟地區聯動,而是全國統一聯動。
全國統一價格聯動無疑有利于各省規則統一。但對藥企來說,在經歷了多年省市藥價聯動之后,或許也即將面臨全國價格聯動這盤更加嚴峻的棋局。
2018年12月,4+7集中采購試點開標,當天25品種創造出了全國最低價。截至目前,第二批國家帶量采購的32個品種已經完成競標,此外,國家鼓勵以省為單位探索多種帶量采購方案。
帶量采購是國家藥品采購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降低藥價、醫保控費的重要手段,以此造成專利過期原研藥和仿制藥價格大幅下降。但由于集中采購品種為協議帶量采購,在各省的價格存在些許不同也被認為是正常。不過近期,4+7價格全國聯動的信號已經釋放出來。
2019年12月,國務院深化醫改領導小組《關于以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為突破口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有序擴大集中采購藥品品種范圍,各地依托省級采購平臺開展集中采購,
建設全國統一開放的藥品公共采購市場
,統一編碼、標準和功能規范,
推進藥品價格等相關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促進藥品價格全國聯動。
而在該文件出臺前后,已有相關省份明確出臺文件要求相關藥企就4+7品種進行價格聯動。
2019年12月,河南省醫保局發布《關于申報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同通用名非中選藥品價格有關事宜的通知》,鼓勵相關藥企對4+7帶量采購非中選藥品申報掛網價格。
具體來看,已在河南省醫藥采購平臺掛網采購、屬于25種中選藥品同通用名非中選藥品(包括未選擇河南省為供應地區的中選藥品),生產企業在省醫藥采購平臺申報,應聯動全國最低價或主動降價。
非中選藥品應按不高于全國最低價格申報,鼓勵未選擇河南省的中選藥品自愿聯動供應地區中選價格。
此外,同一通用名下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申報價格不得高于中選價格;非中選藥品價格掛網執行后,在采購周期內按月聯動全國最低價。
這意味著,河南省將在省內執行集采的25品種全國最低價,也意味著非中標藥品在河南省將面臨量價齊跌。
河南省明確將第一批集采的25品種全部納入價格聯動范圍。而自從2018年底開始,4+7集采還在11個城市試行的時候,就有省份陸陸續續對某幾個產品要求價格聯動。比如甘肅2018年12月19日發文,揚子江的鹽酸右美托咪定申請在甘肅省執行集采中標價。
再如2019年7月,浙江省執行藥品采購交易價格全國最低價聯動,對2018年10月31日之后產生新的全國最低價頭孢呋辛酯片等下調交易價格,并且對不同意降價的產品暫停交易資格。
再往前,河北省藥品集中采購領導小組發布《關于對福辛普利鈉片集中采購的公告》,福辛普利鈉片在河北省聯動執行4+7中標價格。
在公立醫院市場,隨著全國藥品價格聯動鋪開,以及帶量采購拓展到更多的產品,藥企將面臨更加嚴峻的降價形勢。
在院內價格體系崩塌之后,藥企開始尋求零售藥店渠道,并期望在零售渠道找回利潤。根據IQVIA數據,2019年零售藥店市場全年單件藥品均價同比增長5.2%,但銷售量卻有所下滑。
但近期廣東省交易中心的一份文件,卻表示零售藥店、醫藥電商企業甚至非公立醫療機構及采購聯合體都可以報名進行集中帶量采購。
5月13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零售藥品交易實施辦法》出爐,在零售平臺,藥品生產企業可以自愿報名,采購方(包括零售藥店、醫藥電商企業、非公立醫療機構及采購聯合體等)可以隨時報名,按照委托議價或采購方自主議價的方式進行交易。廣東省藥交中心會不定期組織采購聯合體開展藥品集中議價。
該辦法明確藥交中心不對外公布交易價格,交易各方對交易信息予以保密,但采購方應在零售平臺報備各品規藥品的銷售價格。該辦法自2020年4月30日起實施。
而就在2020年4月15日,廣東省藥采中心就發布通知,邀請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零售藥店、民營醫療機構等參加零售藥品交易工作。說明廣東省此次零售藥店集采并非空穴來風,而是經過了前期的策劃與準備,且已經與相關方進行了信息溝通。
廣東是我國藥店數量最多的省份,2018年顯示藥店數量達到5.4萬家,廣東實施零售藥店集采,將對我國藥品零售影響巨大。一旦藥店集采模式成熟,屆時院內院外采取統一的價格也將成為必然。
至于醫藥電商企業,據國內醫藥電商巨頭負責人對E藥經理人透露,第一批集采的25品種已經有一大半降到了集采價格。他認為,線上線下價格統一是大勢所趨,只是時間快慢而已。
目前,由于集采品種院內院外的巨大價差,“串貨”的現象并不少見,這也是集中采購政策實行過程中的短暫現象,未來隨著全國院內和院外、線上和線下價格公開透明且趨于一致,這一現象將會被遏制。藥品價格和醫保支付改革也會進入新的常態。
延伸閱讀:觀點|廣東藥店零售集采與醫保帶量采購的不同及意義
5月13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出臺了《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零售藥品交易實施辦法》,對零售藥品交易中的采購主體、議價方式、配送和結算等方面都做了明確規定,2020年4月30日正式實施。廣東省藥店數量最多,2018年有5.4萬家。明確零售藥店、醫藥電商企業、非公...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