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是備受關注的ADC明星產品,一款是強效RET抑制劑。26日,CDE同時公布了兩款產品的擬優先審批審評公示。值得注意的是,兩款產品的優先審評從申請到公示分別只間隔了6日和5日,對于重磅新藥的加速審批再次得到體現。 2020年8月26日,CDE在官方網站公布了兩個
一款是備受關注的ADC明星產品,一款是強效RET抑制劑。26日,CDE同時公布了兩款產品的擬優先審批審評公示。值得注意的是,兩款產品的優先審評從申請到公示分別只間隔了6日和5日,對于重磅新藥的加速審批再次得到體現。
2020年8月26日,CDE在官方網站公布了兩個重磅品種的擬優先審評公示。
第一個是注射用緯迪西妥單抗。這是一款由榮昌生物自主開發的用于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癌(包括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的新藥,根據CDE網站披露,該藥的上市申請已被受理并被納入優先審評。而值得注意的是,
這也是中國第一個提交新藥上市申請的自主開發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
而第二款藥物則是普拉替尼膠囊,由基石藥業申報。這是一款強效RET抑制劑。盡管名字看上去有些陌生,但其已經是禮來、羅氏等多家跨國藥企巨頭所布局的重點領域。此次被擬納入優先審評的普拉替尼膠囊則是由基石藥業與納斯達克上市公司Blueprint共同開發,并且已于7月上旬宣布向美國FDA也提交了新藥上市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兩款產品的優先審評,從申請到公示,分別只用了6天和5天。
而在過去,在優先審評隊列中排隊月余甚至數月都是常態。E藥經理人對2020年以來的近百起優先審評事項統計發現,從申請到公示,平均用時也要41天。而此次的快速通過,
一方面顯示了兩個品種在申報數據上的積極表現,而另外一方面,國家藥監體系對于重磅新藥的加速審批,也再次得到體現。
注射用緯迪西妥單抗作為榮昌生物的核心候選藥物(商品名愛地希),成為國內首個申請上市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
抗體-藥物偶聯物(ADC)是近年全球腫瘤藥物研發的熱點領域,它由單克隆抗體、連接子和小分子細胞毒藥物偶聯而成,可以像精準制導的導彈一樣對癌細胞實施精準打擊。
2010-2015年,一波圍繞ADC或者高度參與ADC的公司先后成立。國內的榮昌生物就是其中之一,另外還有東曜藥業(2009年)、特瑞思(2010)、杭州生物科技(2015年)等。
ADC藥物被認為是下一波能夠誕生10億美金重磅炸彈藥的重點領域。在2019年FDA就連批了3個ADC藥物。2020年2月,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最值得關注的藥物預測》年度報告,預測了11種將于2020年上市并且到2024年年銷售額有望突破10億美元的新藥(重磅藥物),其中有入選今年重磅炸彈藥物的三款腫瘤藥中有兩款是抗體偶聯藥物。
另據BCG在今日對外發布的《乘風破浪 | ADC:小分子和大分子的協同定向爆破》報告中顯示,當前已上市的八個ADC藥物,預計將在2026年領域貢獻75%的全球銷售額。

盡管目前在ADC領域,大部分管線還處于早期臨床階段,大藥企和生物技術公司分化尚不明顯。但是艾伯維、輝瑞、羅氏、拜耳、第一三共等已經搶先布局,皆有10條以上管線參與。而國內的貝達藥業、恒瑞、石藥集團、君實生物、復星等也均有布局。
并且跨國藥企正在強強聯合加碼ADC領域的開發。如,阿斯利康就與第一三共就靶向HER2的抗體偶聯藥物Enhertu(DS-8201)達成高達69億美元的合作,雙方還共同開發靶向人滋養層細胞表面糖蛋白抗原2(TROP2)的抗體偶聯藥物(ADC)DS-1062。
國內ADC領域的創新藥企研發進展態勢良好。榮昌生物除了注射用緯迪西妥單抗之外,還
開發了一系列ADC藥物,其中RC88正在進行Ⅰ期臨床試驗,且今后幾年每年都會有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ADC候選藥物。
而東曜藥業近日也對外公布了研發進展,稱其自主研發的HER2靶向的在研抗體偶聯藥物TAA013已完成關鍵性III期注冊臨床試驗的首例患者給藥。
目前,ADC研究的主要適應癥為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國內共上市兩款ADC藥物,且都于2020年獲批。一個是羅氏的恩美曲妥珠單抗于2020年1月獲批,而另一款藥物則是,該藥已于8月6日,正式在中國商業上市。
這一產品至今仍是唯一一個上市的靶向CD30的抗體偶聯藥物,是近40年來FDA批準的第一個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ALCL)新藥,也是第一個針對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和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的一線治療藥物。
并且,根據8月17日,國家醫保局發布的正式版《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
而此次榮昌獲批的注射用緯迪西妥單抗則主要是用于胃癌領域。據了解,這還是目前國際上第一個在胃癌三線治療里針對HER2表達的胃癌患者,包括HER2低表達(IHC 2+/FISH-)患者。作為國內自主研發的產品,愛地希有效率比現有上市藥物高兩倍以上,被業內視為是胃癌新藥研究的一個重大突破。
我國作為全球胃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發病人數約占全球患者人數的50%,市場前景廣闊。另外,對于該藥的未來發展,榮昌顯然也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2018年9月,該藥獲得美國FDA胃癌孤兒藥資格認證,2020年4月獲得FDA HER2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Ⅱ期臨床許可,2020年7月取得了FDA授予的快速通道審批資格,并計劃于2021年開展多個適應癥的Ⅱ/Ⅲ期臨床研究。
而此次納入擬優先審評的基石藥業的普拉替尼膠囊,已經因兩大巨頭的布局而已經成了“網紅”。他們對RET藥物的競逐再次體現了藥企搶奪一款創新藥的迫切和渴望。
2018年6月,基石藥業獲得了Blueprint Medicines旗下包括普拉替尼在內的多款藥物在大中華區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授權。
而今年7月Blueprint Medicines又與羅氏集團成員基因泰克達成全球合作,開發并商業化pralsetinib,羅氏獲得了普拉替尼在大中華區(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和美國以外市場的全球獨家許可。 未來雙方還計劃擴大pralsetinib在多種治療領域中的開發,并有權選擇合作探索開發下一代RET抑制劑。
羅氏的加入,則意味著要與另一家巨頭——禮來在該領域開啟正面競爭。
曾經與Blueprint Medecines研發進展同步的Loxo Oncology,在2019年1月被禮來以
80億美元收購。
自此,LOXO-292成為禮
來用來復興腫瘤管線的主要產品。
在美國,禮來子公司Loxo Oncology的RET抑制劑Retevmo(selpercatinib)領先一步,在今年5月已經獲得FDA批準上市。成為首個獲批的專門針對具有RET基因改變的癌癥患者的療法。業內這樣形容Retevmo,“它在擁擠的RET靶點賽道中脫穎而出,成為全球首款獲批的特異性RET抑制劑,給RET突變的腫瘤患者帶來了生命的曙光。”
Retevmo主要用于治療三種患者,分別是成人轉移性RET融合陽性NSCLC患者,需要系統治療的成人及12歲以上兒科晚期或轉移性RET突變陽性甲狀腺髓樣癌患者,以及放射性碘難治的需要系統治療的成人及12歲以上兒科晚期或轉移性RET融合陽性甲狀腺癌患者。
有媒體披露,禮來對該藥的定價為20600美元/月。
而此次,基石藥業的普拉提尼膠囊則搶先一步納入擬優先審批。據了解在國內,LOXO-292 已獲CDE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正式進入臨床,適應癥為:RET融合陽性的實體瘤、RET 突變的甲狀腺髓樣癌(MTC)和其他存在RET激活的腫瘤。可以預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基石要和禮來競逐RET的國內市場。
根據Pharmadigger數據庫,目前其他正在開發的RET抑制劑大多處于臨床早期。如恒瑞的阿帕替尼針對RET融合NSCLC適應癥處于臨床二期階段,輝瑞的sunitinib RET融合或FGFR2擴增的實體適應癥處于臨床一期階段。
本文來源:E藥經理人 作者:李妮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