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批國采后時代,帶量采購新洞察
文/北境之王 投稿郵箱:yiyao@yidu.sinanet.com ◆??◆??◆ 令人矚目的國采三批基本塵埃落定。 那么,接下來的最后四個月,帶量采購會呈現哪些趨勢? 筆者嘗試進行分析,供參考。 帶量采購覆蓋面將快速鋪開 目前,在國家層面,以化藥口服制劑為主,過評+視同
文/北境之王
投稿郵箱:yiyao@yidu.sinanet.com
◆ ◆ ◆
2013-2018年中國公立機構終端化學藥銷售規(guī)模逐年遞增,但增速有放緩趨勢。2018年中國公立醫(yī)療機構(中國城市公立醫(yī)院、縣級公立醫(yī)院、城市社區(qū)中心及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終端化學藥銷售額為10325億元,同比增長7.36%;中國公立醫(yī)療機構終端化學藥銷售額首次邁進萬億時代。
而有關顯示,2019年我國三大終端六大市場總銷售額17955億,同比增長4.8%其中,公立醫(yī)院終端市場份額高達66.6%,公立基層醫(yī)療終端份額點據10%,僅僅以城市公立醫(yī)院銷售情況來看,2019年,該領域藥品銷售額就已經高達8739億。占全國藥品市場48.7%。而其中,化藥市場重點領域又無疑聚焦于腫瘤、消化及代謝、心腦血管、血液和造血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等領域。
但近年由于公立醫(yī)院改革的深化、分級診療的推進、醫(yī)保控費等政策的影響,城市公立醫(yī)院的化學藥銷售額增速有所放緩。
有關方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公立醫(yī)療機構化學藥終端注射劑的銷售額為6151.57億元,同比增長3.94%,在所有化藥劑型中占比最大。
趁著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技術及申報要求出臺,注射劑一致性評價進程將大大加快,某種程度上,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比口服制劑影響更大。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注射劑產業(yè)在終端市場份額占比超過50%,西藥領域臨床使用超過70%是注射劑型,相對口服劑型覆蓋范圍更廣、牽涉企業(yè)更多,隨著越來越多的注射劑有企業(yè)過評,該類型產品或將逐漸成為全國帶量采購及省級集中采購的重點之一。
1、品種互補:以治療領域劃分,A省集采50個,B省集采40個,C省集采30個,諸此等等,價格塵埃落定后,相行價格聯動。
2、按照國采版本,各地先大規(guī)模開展部分品種:從相對固定的品種中,各省量力而行,以劑型劃分,重點打擊注射劑,大規(guī)模開展集采。但在品種確定方面,有可能會從固定品種里面精挑細選,也有可能直接就索性排名前列開始集采。
3、鼓勵過評1至2家品種主動降價:不排除部分省份繼續(xù)開展鼓勵過評不滿3家的品種主動降價,以臨床優(yōu)先使用、優(yōu)先掛網、優(yōu)選回款等政策誘惑。
4、3家以上省際或本省地級市抱團采購:有的省鑒于自身條件不完善,不排除以本省3家以上地級市抱團采購的方式,或者部分地級市跨省開展聯盟采購的方式,進行抱團帶量采購。根據目前的趨勢,相關企業(yè)有一個顧慮要打消,即擔心流標。根據目前各省的招采新動向,流標的產品不會一棍子打死,預計仍然會給流標品種一些生存的機會,但生存的空間將極其狹小,5—10%的采購金額空間也很正常。
推薦閱讀
本文來源:新浪醫(yī)藥 作者:北境之王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y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