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inan 投稿郵箱:yiyao@yidu.sinanet.com ◆??◆??◆ 8月14日上午,中康資訊CMH高級研究員廖洪惠在西普會上作《中國藥品零售行業全景分析——洞悉中國藥品零售行業的增長動力》主題報告時提到,未來市場將逐漸分化為涇渭分明的專利藥市場和非專利藥市場,
文/Linan
投稿郵箱:yiyao@yidu.sinanet.com
◆ ◆ ◆
8月14日上午,中康資訊CMH高級研究員廖洪惠在西普會上作《中國藥品零售行業全景分析——洞悉中國藥品零售行業的增長動力》主題報告時提到,未來市場將逐漸分化為涇渭分明的專利藥市場和非專利藥市場,專利藥將成為驅動行業增長的主動力。
今年是醫改新十年的開始,也是承前啟后的一年。過去十年,醫改深刻改變了醫療、醫藥、醫保的原本模式。一方面,制藥企業無論是外資還是內資均無法按照原有模式繼續生存,轉型升級成為必然;另一方面,連鎖經營利潤結構改變,成本上升,客流增長緩慢,疊加受到互聯網+醫+藥、醫藥電商、O2O等新模式的影響,競爭更為激烈......
中康CMH預測,2020年中國藥品全終端將出現-2.3%的下滑,主要是受醫院端就診人次減少、藥店端客流下滑等因素影響。醫院端受到新特藥的拉動,預計2020年全年下滑幅度較小,約為-2%,而零售藥店端疊加價格下行因素或將出現-6%的下滑。電商渠道受到疫情刺激預計將實現90.5%的爆發式增長。
圖表1 : 全國-終端市場-藥品市場規模(2010-2020E)。數據來源:中康CMH-零售藥店

圖表2 :全國-終端市場-藥品市場規模 (單位:十億元)。數據來源:中康CMH-零售藥店
聚焦零售藥店渠道2020年第一季度表現,受到疫情刺激,雖然客流下滑,但在醫療器械、消殺類產品帶動下,零售藥店端仍實現5.4%的增長。其中,“三高”等慢病類處方外流到藥店,一定程度上帶動化學藥保持持平;中成藥則下滑-7%。

注:零售藥店不含藥材,顆粒配方等;其它院外渠道CAGR為四年復合增長率%。
圖表3: 全國零售藥店大類分類占比(2017Q1-2020Q1)數據來源:中康CMH-零售藥店
與此同時,Top20企業中,由于連花清瘟、奧司他韋在疫情期間爆發式增長,今年第一季度,以嶺、東陽光兩大企業增長一枝獨秀;銷售慢病類藥品的外資企業也在零售藥店端獲得一定程度增長,如拜耳、阿斯利康、諾華、諾和諾德。

圖表4:全國-零售藥店-藥品市場-Top20集團規模與增速(2020Q1)
2019年是醫改政策進一步落地顯效、市場格局劇變之年。2020年的全球疫情使這種變化進一步加劇。未來中國醫藥市場將經歷更為深刻的破繭重生,并將醫藥健康領域加速推進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新時代。
從行業增長動力來看,國家以“讓老百姓吃上負擔得起的好藥”為目標,通過提升醫保覆蓋率為藥品零售增長奠定了支付基礎;隨著我國醫保2019年基本實現全面覆蓋,未來十年“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將驅動藥品市場增長。
為實現這個目標,國家藥監局通過醫改控費、一致性評價、帶量采購等一系列政策,促使存量市場質量提上去、價格降下來;與此同時,醫保資金通過騰籠換鳥,將占用大量醫保基金的仿制藥、OTC、輔助用藥等剔除目錄,將國民亟需的腫瘤藥、新特藥等納入醫保目錄,其結果必然導致藥品市場結構調整,存量市場縮小,促進資源投入到腫瘤藥、新特藥、罕見病藥、孤兒藥、兒童用藥上。
中康資訊CMH高級研究員廖洪惠指出,未來市場將逐漸分化為涇渭分明的專利藥市場和非專利藥市場,專利藥將成為驅動行業增長的主動力。
雖然面臨存量市場下行,醫藥市場需求端增長動力依舊強勁。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是首要影響因素——2019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12.6%,預計2030年將達到18%;其次,隨著醫療技術進步,惡性腫瘤、艾滋病等惡性重癥慢病化。2015年,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癌癥患者5年生存率提升了10%,從2003年的30.9%提升到2015年的40.5%,對于腫瘤藥的需求迅速增長;與此同時,慢病年輕化,使得慢病用藥需求面進一步擴大。
從購物者行為變化角度來解讀,目前零售藥店面臨著客流長期不增長的挑戰,品單價是主要增長驅動力——源于消費者在藥店購買大包裝和品牌藥品的行為驅動。疫情期間,購買頻次降低、價格下行,消費者一次性購買更多藥品的囤藥行為驅動藥店銷售增長。
從藥店消費者年齡結構來看,36-55歲之間的中年群體是主要客群,且較為穩定,老年群體占比下滑顯著,年輕群體占比提升。
對零售藥店而言,老年群體藥品消費頻次、客單價更高,他們的流失對藥店的經營帶來了挑戰;不過,在過去一年新增購買人群中,藥店又吸引了一批客單價較高的消費群體。未來顧客分層經營將是藥店精細化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圖表5:零售藥店會員分年齡段人數占比
圖表6:零售藥店會員分年齡段訂單占比
數據來源:中康CMH-零售藥店
從消費習慣變化角度來看,疫情刺激下,消費者進一步形成了網購藥品的習慣,部分老年人在疫情期間也開始“觸電”醫藥電商。
面對行業風云變化,零售藥店面臨利潤結構和來源改變、客流不增長、消費者網購藥品習慣固化形成、帶量采購下市場格局重塑、價格下行等不利因素,零售藥店只有通過模式創新,才能應對挑戰,抓住機遇:專利藥商業化加速,市場高速增長;高價值處方藥的差異化滿足——過了保護期的原研掉標后在藥店發力,增長迅猛;國家政策支持中醫藥發展,新版醫保目錄中藥獲益良多,隨著技術進步、模式突破,中藥將在踐行健康中國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在預防保健的思潮下,保健品也將迎來新商機。
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2020西普會】更多干貨內容
本文來源:新浪醫藥 作者:sinayiyao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