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ID:pedaily2012)4月30日消息,據動脈網報道,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研發企業華志微創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投創合領投,聯想創投跟投。自成立以來,華志微創累計完成了三輪融資。此前,公司已經完成了天士力資本領投的5000萬元融資和同晟資本領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
華志微創成立于2000年,是國內最早從事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研發、生產的企業,也是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八六三計劃)智能機器人主題產業化基地。B輪融資后公司將繼續為已獲證產品開拓市場,并蓄力研發、升級技術創新平臺,推進其他產品線的研發進度。
華志微創旗下核心產品神經外科導航定位手術機器人“CAS-R-2 型無框架腦立體定向手術系統”,是中國最早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醫療機器人,以及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產產品。該項目已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已經4次通過CFDA注冊,并納入醫保報銷范疇。同時,CAS-R-2手術機器人也是目前中國臨床案例最多的微創手術機器人,至今已有近10萬例手術案例,文獻病例逾萬例,無任何不良事件報告。
神經外科是醫學界公認的高、精、尖學科,主要治療顱腦損傷、出血性腦卒中、腦腫瘤的活檢、腫瘤內放療及癲癇、帕金森等疾病。由于手術本身對醫生的專業能力和經驗要求高、創傷面較大、術后并發癥較多、患者恢復時間長等原因,長久以來我國醫生開展神經外科手術的難度非常大,尤其是基層醫生。具備穩定、精準、高效等優勢的手術機器人,不僅有效彌補開顱手術的缺陷,更是臨床治療上對立體定向框架技術的全面替代和超越。
通過十余年的研發和多次產品迭代,華志微創已順利推出無框架腦立體定向手術系統CAS-R-2。華志CAS-R-2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范圍較之全球著名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ROSA更廣,不僅支持ROSA適用的SEEG、DBS等大型的復雜手術,同時也能夠支持基層醫院最為常見的腦溢血、活檢等常規手術。臨床中CAS-R-2實際精度可以實現0.8毫米以內,對比ROSA 2毫米的精度更上一個臺階,但是售價上CAS-R-2僅為ROSA的30%。可覆蓋手術全流程,幫助醫生進行手術規劃,準確定位病灶,提高手術安全性,縮短手術時間,讓患者術后住院時間從一個月左右縮短至一個星期。
針對不同醫院的需求,華志微創對產品做了細分。針對三甲醫院,公司研發了智能版產品,可幫助醫生針對各類疑難雜癥進行高難度、高風險手術,如腦起搏器植入手術、電極植入手術。針對普通醫院,公司則推出了通用版,幫助醫生進行腦出血、活檢等常規手術。同時,公司也會向更多領域延伸,開發脊柱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腹腔手術機器人、胸腔手術機器人等,拓展產品線。
截止2019年,CAS-R-2已經在包括復旦大學華山醫院、宣武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醫院、天壇普華醫院、鄭大一附院等國內100余家醫院落地。公司還將進一步加大學術推廣力度,促進產品向基層醫院下沉,幫助基層醫生順利開展神經外科手術。
華志微創聯合創始人張衛綱表示:“華志微創核心團隊由一批具有多年手術機器人研發經驗的技術人員和熟悉臨床注冊管理和市場推廣工作的人員組成,技術人員在業內普遍有15至20年的經驗,并且,我對于產品生產、注冊和運營有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在公司團隊的通力合作下,于2002年成功研發出了國內最早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醫療機器人。我們擁有豐富的技術儲備和產品線儲備,目前已經研發針對腦出血等急救需求的便攜式機器人、主動臂自由型神外手術機器人及各術式配套耗材及解決方案,并且將我們的技術能力向其他應用領域復制。”
本輪領投方國投創合認為:“由于開顱手術創傷較大、手術風險較高、并發癥較多、術后恢復慢,神經外科醫生對產品的需求很大,華志微創研發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很好地迎合了這一需求。未來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會向AI醫學影像和遠程醫療兩個方向發展,通過智能化識別影像圖片以及遠程醫療可以幫助手術機器人更快、更好地下沉至地方醫院,而華志微創已經提早布局了AI醫學影像和遠程醫療。這是我們充分認可華志微創的兩個重要原因。”
本輪投資方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總裁賀志強表示:“聯想創投是聯想集團科技產業CVC,一直專注智能互聯網投資,重視數據化和智能化醫療行業中的應用,其中手術機器人是重點方向之一。華志所積累的機器人底層技術儲備是我們非常看重的,而全方位的管線布局則能夠迎合多層次的醫療需求。我們看好華志可以充分實現手術機器人的醫療價值。”
華興資本董事總經理周翔表示:“近幾年,手術機器人一直是備受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門領域,國內也陸續有專注骨科、神經外科等領域的手術機器人產品拿到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從技術層面來看,手術機器人的研發門檻已經很高,但手術機器人如何更加貼近科室醫生需求,真正幫助廣大基層醫生群體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足的問題,也是我們一直重點關注的。華志微創的手術機器人產品從技術路徑和商業模式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并且在拿證后已經產生具有說服力的銷售業績。華興資本作為公司的長期合作伙伴,很榮幸能夠持續陪伴公司,并非常期待在手術機器人行業快速發展的市場機遇下,為企業及行業提供更多助力。”
【本文為 投資界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注明 來源投資界(微信公眾號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文章評論區聯系授權。如不遵守,投資界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本文來源:投資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