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春節期間,我從一位在中部某縣城做醫生的朋友那里,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關于基層家庭健康的故事。 在那個百萬人口的大縣,朋友是縣醫院傳染科的骨干。有位患者老吳,讓朋友印象特別深刻。 老吳住在偏遠的山區,距離縣城100多公里。他是一名“資深”的乙
01
春節期間,我從一位在中部某縣城做醫生的朋友那里,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關于基層家庭健康的故事。
在那個百萬人口的大縣,朋友是縣醫院傳染科的骨干。有位患者老吳,讓朋友印象特別深刻。
老吳住在偏遠的山區,距離縣城100多公里。他是一名“資深”的乙肝患者,由于此前沒有明顯癥狀,一直未到醫院就診。直到三年前,他腹部脹痛持續兩天,才去了縣醫院,確診為肝硬化腹水。這是一個危險信號,如果不加干預,極有可能發展為肝癌。
朋友當即為老吳開了三盒抗乙肝藥物恩替卡韋,并反復叮囑不能停藥,三個月后藥吃完了必須來復查,重新開藥。
三個月后,老吳沒有出現在醫院。到一次縣城,對老吳來說太費事,要4個多小時,一早出門,換乘多次公共交通,掛完號看上病已經是下午。多花點時間還是其次,一想到要花錢在縣城住一晚,他心里就一萬個不樂意。
朋友再次見到老吳,已經是一年以后。他從救護車上被抬下來,肚子脹得像個氣球,五官因為疼痛扭曲變形,臉上幾乎看不到血色。一同陪來的女兒嚇得不輕,扯著朋友胳膊哭喊著救命。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朋友記起了老吳,知道這是擅自停藥引起的病情進展,立即為老吳做了穿刺引流,抽走腹水,病情暫時穩定下來。
在后續治療中,朋友發現,因為長期停藥,老吳對恩替卡韋產生了耐藥性。醫院常備的另一種抗病毒藥物替諾福韋雖然有效,但副作用很大,沒法用到70來歲的老吳身上。
像老吳這樣“不聽話”的患者,遠非個例。朋友所在的縣醫院傳染科管理和服務著2000多名慢性乙肝患者,大部分50歲以上,其中20%左右已經進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
乙肝很難徹底治愈,但長期堅持服藥可以控制病情。臨床上建議,即便乙肝病毒載量不高,也要用藥5-10年,到了肝硬化、肝癌這種程度,更是需要終身服藥。
朋友每天重復著這樣的告誡,但很多患者,尤其是山區的老年患者,仍然存在用藥依從性不好的情況。原因很類似——住得離縣城遠,腿腳不方便,子女又外出打工,找不到人幫忙,索性就斷了藥。
斷藥后果可能是致命的。朋友碰到過一個60多歲的患者,輕度肝硬化,恩替卡韋前后吃了有一年多,病情控制得比較理想。這個老人也住在山區,但兒子在縣城,所以一開始還能定期復查、開藥。老人也很信任朋友,帶了山貨表示感謝。
后來,老人兒子去外地工作,這個“聽話”的患者就從朋友視野中消失了。等到第二年春節,老人才在兒子陪同下回來復查,因為停藥半年,直接進展到了肝硬化晚期。沒過多久,發展到肝癌,人很快就沒了。
這件事給朋友帶來很深的觸動。當醫藥電商的風吹來,他敏銳地察覺到對很多患者來說是救命的工具。這一兩年,他開始告訴病人,如果來醫院太麻煩,可以去網上復診買這個藥,開一個電子處方,藥會直接寄到家里。
朋友曾經為此備受質疑。很多鄉鎮老人思維相對保守,“網售處方藥”一度很難想象。“你一說,他們就覺得不靠譜,藥怎么可以去網上買呢,這是要出人命的。”
碰壁幾次后,朋友果斷調整策略。見到上了年紀的患者,他先和陪同來的子女交流。如果是老人自己來,他也會主動要老人子女的手機號碼,拜托年輕人去做老人的思想工作。漸漸地,越來越多患者喜歡上了網上購藥。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我們繼續老吳的故事。無奈之下,老吳只能服用價格高的進口藥替諾福韋二代。替諾福韋二代并不在縣醫院藥品目錄里,老吳的女兒托人在省城找到了這款藥,但一次只能買一個月的量。這意味著她每個月都要跑一趟省城,她干脆辭掉廣東的工作回到這個中部省份,以便照顧父親。
2021年,替諾福韋二代的仿制藥在國內上市,盡管還沒能進入縣醫院采購清單,但這款新藥很快就在以阿里健康大藥房為代表的頭部醫藥電商平臺上架了。
朋友立馬聯系老吳的女兒,告訴她可以用這款藥療效差不多,價格更便宜,而且在手機上就能購買。老吳的女兒順利幫父親下單,四天后藥就寄到了村委會。
02
每個家庭,都有不一樣的健康紀事。這里也說說我自己和醫藥電商,和互聯網醫療的故事。
和很多打工人一樣,我冒著被隔離的風險,從北京回到縣城的家。還好,家鄉的防控措施很人性,沒有被視為“惡意返鄉”。
團聚總是讓人高興的。牛年過得都不容易,但好事情也不少。大家點贊最多的,是大哥的大女兒。她在一所985大學讀研,剛剛在美國化學會納米雜志《ACS Nano》以第一作者身份發了論文。這是腫瘤藥物相關的研究,據說國內很多搞藥學的團隊可能幾年都出不了類似水準的論文。
趁著假期,我也能多陪幾天母親。她最近不小心再次摔倒骨折,在市里一家三甲醫院做了手術。
手術之前,我通過線上問診,找到川大華西醫院骨科一位教授聽取意見。不得不說,互聯網醫療確實帶來不少便利,我不用去麻煩在省衛健委工作的中學同學,只花了幾十元,就能找到一流的骨科專家。
華西的教授很耐心,給出了非常專業的意見,我們最終決定就在市里做手術,而不是奔波到省城。畢竟,市里醫院的主刀醫生也是教授,還是省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手術有些復雜,母親術后還在ICU呆了兩天。母親是農民,醫保給報銷了4萬多。由于不是從縣里公立醫院轉診到市里,醫保報銷大概少了一成。不管怎樣,大哥說,得感謝新農合減輕了我們的負擔。
在家里的日子,我們還聊起買藥的事情。母親有高血壓,我岳父有糖尿病。高血壓和糖尿病都需要長期用藥,對他們來說,藥品也是一種“快消品”。
醫保集采談判以來,多種藥物大幅度降價,給患者家庭帶來了實惠,我們家里對此也有明顯感受。
縣里買藥也比以前更方便了。一家A股上市的連鎖藥店,就在我們縣城開出了好幾家門店。
同時,我們也在網上買藥。網上藥品種類更多,有一些縣里藥店沒有的藥品。很多時候,網上買藥也更便宜。

有位老家在河南某縣城的同事說,她媽媽有糖尿病,這幾年一直服用格華止(鹽酸二甲雙胍)。但集采之后,在縣里的醫院和藥店, 格華止不容易買到了。
我們縣城格華止還能買到,價格與網上藥房也差不了太多。有些慢性病藥物,比如輝瑞的降壓藥絡活喜,線上線下價格相差就比較多。線下藥店的絡活喜,5毫克28片,一盒99元;而在我們下過單的阿里健康大藥房,買6盒的話每盒75元。別小看每盒二十幾元的差價,一年下來也能省出三百元。
鄰居有對退休夫婦,聽說了網上買藥的便利,也想嘗試。但對老人而言,藥品名字輸入比較麻煩。于是,我順便給他們安利了淘寶的“拍藥瓶買藥”功能,對準藥品包裝拍照,就能找到想買的藥品。
在縣里藥店,買血糖儀和檢測試紙可以刷醫保卡。所以,我岳父和他的一些“糖友”經常會在藥店買。不過,我發現藥店里價格要貴得多,像三諾安穩+血糖儀套餐(包括50張試紙和50個采血針)賣到了158元,而三諾的官方網店74元。
說到營養保健之類,岳父早已習慣網購。一來,他怕自己招架不住一些藥店各種各樣的保健品推銷;二來,網上有價格優勢。像鈣爾奇碳酸鈣D3片,天貓上便宜近三分之一。
03
在中國的縣城和鄉鎮,像老吳家和我自己家這樣的故事,正在不斷發生。
縣域,是誰都不會忽視的醫療市場。縣域人口占到全國人口六成以上,縣域醫院的數量占到全國醫院總量的47%,縣域內就診率也達到了90%。
醫藥戰略規劃專家史立臣表示,隨著國家集采和醫保目錄談判快速推進,很多高質高價藥品從云端進入尋常百姓家,原本動輒幾百上千的藥品如今幾十元就能到手。
不過,由于傳統的醫藥商業經營范圍和配送能力等問題,很多偏遠鄉鎮及農村的患者,別說充分享受國家集采成果,就是一些常見藥物都難以從當地醫院或藥店買到。
春節前的省級兩會期間,一些代表委員有著類似觀察。四川省人大代表、瀘州市古藺縣大村鎮衛生院院長項英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一些農村地區,基本藥物種類“不夠用”,還存在“送不來”的問題。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好在有互聯網。醫藥電商平臺上海量的藥品種類,彌補了基層市場藥品種類相對不足的短板。
沈陽藥科大學王淑玲團隊在最近發表的調研分析中提到,以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為代表的互聯網醫藥平臺,以叮當快藥為代表的O2O送藥平臺崛起,年輕消費者也越來越接受線上買藥的行為。
數據印證了這一點。公開資料顯示,阿里健康是國內銷售規模最大、品類最豐富的醫藥電商平臺,四線及以下城鎮消費者這兩年在天貓醫藥健康的處方藥購買也呈現明顯遞增趨勢,主要需求則為慢病日常用藥。
史立臣說,國家逐步放開線上售藥后,很多患者可以通過阿里健康這類正規的醫藥電商平臺買藥,買到質高價廉的藥品。
國家藥監局副局長顏江瑛此前也公開表示,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深入發展,已成為提高產品可及性的重要途徑。
今年初發布的《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則強調,要推進信息技術在鄉村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中的融合應用。
中國醫療體系不斷變革,處方藥從醫院外流不斷加速。無論是線下連鎖藥店,還是醫藥電商,都將在縣域迎來更多的增長空間和服務機會。
最后,我們再回到老吳家的故事。這個春節,老吳的女兒手把手教父親買處方藥。和淘寶購物差不多,在搜索框輸入藥品名稱,或者對著藥品包裝拍照。接著,按照提示上傳病歷和之前的處方信息,隨后有醫生發起線上復診。最終開出電子處方,完成訂單,剩下的就是等待藥品快遞上門。
現在,70歲的老吳也熟練掌握了網上看病買藥的新潮技能。
本文來源:八點健聞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