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丨newborn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已成為繼慢性丙型肝炎之后肝移植的第二大常見原因。目前,NASH市場規模已達400億美元,但尚未有任何治療藥物獲批上市。 Genfit:終止 elafibranor? NASH項目 作為NASH新藥研發的領跑者之一,Genfit近日對公司戰略進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已成為繼慢性丙型肝炎之后肝移植的第二大常見原因。目前,NASH市場規模已達400億美元,但尚未有任何治療藥物獲批上市。
Genfit:終止
elafibranor
NASH項目
作為NASH新藥研發的領跑者之一,Genfit近日對公司戰略進行了更新:
停止PPARα/δ激動劑elafibranor治療成人NASH和纖維化的III期RESOLVE-IT臨床試驗
。該試驗入組1077例患者,今年5月公布的中期分析顯示,沒有達到NASH消除且纖維化沒有惡化的預定主要替代療效終點。
在與專家一起對完整的中期療效數據集進行詳細審查后,該公司認定,繼續對試驗進行投資是不合理的,因為試驗不大可能提供足以支持elafibranor在美國和歐盟進行NASH適應癥注冊的結果。現在,Genfit將與RESOLVE-IT研究調查員合作加快終止試驗進程,并將與監管機構分享關鍵發現,包括即將出爐的第二次肝臟活檢結果。
終止NASH項目只是新戰略的第一步,這將使Genfit加快推進成本節約計劃,并將資源和精力集中于兩個主要項目上:elafibranor治療原發性膽管炎(PBC),非侵入性NASH診斷技術NIS4。
Genfit表示,PBC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的機會,二線治療市場預計在2035年達到15億美元,仍存在著高度未滿足醫療需求。在II期臨床中,elafibranor治療PBC已獲得了非常有希望的結果,之前還被美國FDA授予了突破性藥物資格。現在,Genfit臨床團隊正全心專注于啟動III期臨床試驗。
NIS4則是一種基于血液的診斷技術,用于識別高危NASH和嚴重纖維化的患者,Genfit將致力于這項技術的商業化,作為一種經驗證的肝臟活檢替代品,該公司已計劃向FDA申請批準NIS4作為一款體外診斷產品。
Genfit公布新戰略同時,NASH領域另一家公司CymaBay宣布,
FDA已解除了對PPARδ激動劑seladelpar在NASH、PBC、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方面的臨床擱置
。
去年11月,在一項52周II期NASH試驗中顯示出安全性問題,在計劃的治療結束活檢檢查中,研究人員觀察到了非典型的組織學發現,CymaBay停止了seladelpar所有臨床試驗。之后,FDA同意了這一決定,并將seladelpar所有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給予了暫時臨床擱置。
在由一些全球領先的肝臟病理學家和肝臟專家組成的獨立專家組對安全性進行全面評審后,專家組在II期NASH研究中沒有發現seladelpar相關肝損傷的臨床、生化、組織學證據。根據調查結果和專家組結論,FDA取消了相關臨床擱置。
盡管臨床擱置被取消,但CymaBay可能仍會離開NASH領域。在聲明中,該公司明確seladelpar復興計劃的第一個焦點是PBC
。事實上,在臨床擱置前,CymaBay已經在針對PBC適應癥推進一項III期試驗。去年公布的II期試驗數據顯示,2種劑量(5mg和10mg)seladelpar將PBC疾病生化標志物堿性磷酸酶水平分別降低了36%和43%。
NASH被認為是生物制藥行業的下一個重磅淘金市場之一,然而,近2年來該領域經歷了一系列的失敗,包括吉利德的Ask1抑制劑selonsertib。就在6月底,Intercept藥物Ocaliva治療NASH申請遭FDA拒絕批準。
不過NASH仍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領域。在最近幾個月,NASH新藥研發也傳來了一些好消息。例如,Akero Therapeutics公布了被行業分析師譽為同類最佳的中期數據,Inventiva、諾和諾德等多家公司也分享了其在研NASH藥物的最新積極進展。
1、Genfit cans phase 3 NASH trial after failing interim analysis
2、UP-DAT-ED: FDA lifts hold on CymaBay’s NASH drug, but the com-pa-ny may still leave the ail-ing field
速讀社 | 凱信遠達完成3800萬美元融資 基石藥業PD-1抗體被授予孤兒藥資格
整理丨Aimee ◆??◆??◆ 共計? 16??條簡訊?|?建議閱讀時間? 1? 分鐘 政策簡報 國家藥監局通告:一批藥停售、召回 23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了“關于25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通告顯示,經河南省食品藥品檢驗所等9家藥品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江蘇吳中醫藥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I5NzI4MA==&mid=2247508243&idx=4&sn=0370301047129750f95ec1f855abdf08&chksm=9bf41d3cac83942aaab5efc29425a173088d2ff09facb4e101a4aaef676520c834187df0a877#rd
本文來源:新浪醫藥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