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網上直播婦科手術片段涉事醫生厲某某的處罰來了。 作者|徐毓才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今天(1月21日),網上直播婦科手術片段涉事醫生厲某某的處罰來了。 據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宣傳部發布通報稱
1月21日,網上直播婦科手術片段涉事醫生厲某某的處罰來了。
作者|徐毓才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今天(1月21日),網上直播婦科手術片段涉事醫生厲某某的處罰來了。
據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宣傳部發布通報稱:1月18日16時許,日照市公安局東港分局接群眾舉報,一醫生疑似在網上直播婦科手術片段。經日照市公安機關查實,日照市中心醫院涉事醫生厲某某刑事拘留,提請批捕,依法依規注銷執業醫師資格證書、予以開除。
同時,日照市東港區紀委監委調查組,對日照東港區政府、日照東港區衛健局、涉事醫院負有領導責任和直接管理責任的11名相關人員嚴肅追責問責,對負有直接管理責任和重要領導責任的人員予以免職。
日照方面認為,厲某某喪失職業操守,突破醫德底線,行為十分惡劣。要求東港區全面開展專項排查整治,深入查找醫療機構管理、醫德醫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強化全體醫護人員的法治教育、紀律教育,以零容忍的態度,最有力的措施全面整飭醫德醫風,堅決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對于涉事醫生厲某某的處罰,網友認為,罪有應得。
那么這里的“依法依規注銷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到底依據的是什么法規?而之前常見的“暫停執業活動”或“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與這次“注銷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又有什么不同?今天筆者就此與大家聊聊,以給醫生們執業提個醒,將法律法規時刻記在心里。
“依法依規注銷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到底依據的是什么法規?
毫無疑問,對于醫師執業違規行為的處罰主要的法規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目前還是依據《執業醫師法》)。盡管這部已經頒布即將于2022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法律目前尚未生效。
《醫師法》的立法目的,除了保障醫師合法權益,加強醫師隊伍建設,保護人民健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還是為了“規范醫師執業行為”,因此該法要求,“醫師應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特別要求醫師應當“恪守職業道德,遵守執業規范”,把“提高執業水平,履行防病治病、保護人民健康”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
基于此,《醫師法》規定,國家實行醫師資格考試制度并對考試資格提出了明確規定。只有醫師資格考試成績合格,才能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發給醫師資格證書。
同時規定,國家實行醫師執業注冊制度。取得醫師資格的,可以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申請注冊。除有規定不予注冊的情形外,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準予注冊,將注冊信息錄入國家信息平臺,并發給醫師執業證書。醫師經注冊后,可以在醫療衛生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內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衛生服務。未注冊取得醫師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
這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想當醫生,首先必須上學取得醫師考試資格,通過了醫師資格考試,才能取得《醫師資格證書》,這是第一步;然后憑醫師資格證書再申請醫師執業注冊,取得《醫師執業證書》,只有取得了醫師執業證書方可依法依規執業。
在醫師執業活動中,醫師享有相應的權利,也必然要履行相應的義務。如果違反法律法規,也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比如,在執業活動中享有權利方面,《醫師法》規定,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醫師可以按照有關規范進行醫學診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獲取勞動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按照規定參加社會保險并享受相應待遇;獲得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執業基本條件和職業防護裝備等。
在執業活動中履行義務方面,《醫師法》要求,醫師樹立敬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盡責救治患者,執行疫情防控等公共衛生措施;遵循臨床診療指南,遵守臨床技術操作規范和醫學倫理規范等;尊重、關心、愛護患者,依法保護患者隱私和個人信息等。
而“泄露患者隱私或者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直至吊銷醫師執業證書;嚴重違反醫師職業道德、醫學倫理規范,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吊銷醫師執業證書或者責令停止非法執業活動,五年直至終身禁止從事醫療衛生服務或者醫學臨床研究。
“暫停執業活動”或“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與這次“注銷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又有什么不同?
通常,對于醫師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包括“暫停執業活動”或“吊銷醫師執業證書”,盡管都將喪失執業權利,但畢竟是暫時的,即使被吊銷醫師執業證書,但由于還有《醫師資格證書》在,也可以依法依規重新申請注冊獲得《醫師執業證書》,但像這次,如果直接“注銷執業醫師資格證書”,那可能就相當于永遠不能獲得執業權利了,相當于終身禁業,性質完全不同,因為截至目前,法律還沒有規定,被“注銷執業醫師資格證書”的人還有沒有資格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醫師法》關于不予注冊規定了以下五種情形:(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二)受刑事處罰,刑罰執行完畢不滿二年或者被依法禁止從事醫師職業的期限未滿;(三)被吊銷醫師執業證書不滿二年;(四)因醫師定期考核不合格被注銷注冊不滿一年;(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從事醫療衛生服務的其他情形。
關于注銷注冊,廢止醫師執業證書,《醫師法》規定了以下六種情形:(一)死亡;(二)受刑事處罰;(三)被吊銷醫師執業證書;(四)醫師定期考核不合格,暫停執業活動期滿,再次考核仍不合格;(五)中止醫師執業活動滿二年;(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從事醫療衛生服務或者應當辦理注銷手續的其他情形。
關于“在執業活動中,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直至吊銷醫師執業證書”,《醫師法》規定了以下五種情形:(一)在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或者開展醫學臨床研究中,未按照規定履行告知義務或者取得知情同意;(二)對需要緊急救治的患者,拒絕急救處置,或者由于不負責任延誤診治;(三)遇有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等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的突發事件時,不服從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調遣;(四)未按照規定報告有關情形;(五)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執業規范,造成醫療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后果。
關于醫師在執業活動中,除由縣級以上人民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直至吊銷醫師執業證書,《醫師法》規定了六種情形:(一)泄露患者隱私或者個人信息;(二)出具虛假醫學證明文件,或者未經親自診查、調查,簽署診斷、治療、流行病學等證明文件或者有關出生、死亡等證明文件;(三)隱匿、偽造、篡改或者擅自銷毀病歷等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四)未按照規定使用麻醉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精神藥品、放射性藥品等;(五)利用職務之便,索要、非法收受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或者違反診療規范,對患者實施不必要的檢查、治療造成不良后果;(六)開展禁止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
總之,任何人的社會活動不能沒有邊界,醫師從事著“人命關天”的事業,法律賦予了醫師這個職業特有的權利,但與其相應的,法律也一定對其行為會有特別的限制,期待更多的醫師能夠從這次“突破底線”的重大事件中吸取教訓,切實學法懂法用法,堅守黃線不觸碰,紅線不逾越,底線不突破,努力維護行業形象和職業尊嚴。(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