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劇“終結”? 2022“第一妖股”終于扛不住了。 1月18日午后,九安醫療跌停,截至停盤報74.53元。在經歷兩個多月的上漲后,九安醫療最高價定格在了88.88元這一寓意頗為“吉祥”的數字上。 消息面上,九安醫療“漲停神話”暫告一段落,可能與其海外試劑盒訂單
鬧劇“終結”?
2022“第一妖股”終于扛不住了。
1月18日午后,九安醫療跌停,截至停盤報74.53元。在經歷兩個多月的上漲后,九安醫療最高價定格在了88.88元這一寓意頗為“吉祥”的數字上。
消息面上,九安醫療“漲停神話”暫告一段落,可能與其海外試劑盒訂單有關。
1月13日,九安醫療公告了子公司iHealth與美國陸軍合約管理指揮部的一項價值12.75億美元左右的采購合同。實際上,自2021年12月以來,iHealth與美國官方累計簽訂的訂單金額已達到1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00億元左右,比九安醫療2020年全年營收高出了5倍。
但很快,九安醫療就發布了補充公告稱,“美國政府有權隨時因自身因素中止該合同”。也就是說,這筆高額訂單隨時有可能被美方取消,且“不需要任何理由”。而訂單取消后帶來的全部損失,則將由九安醫療自己承擔。
“單月業績不代表全年業績,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業績。”九安醫療公告表示。
另一個無法忽略的事實是,九安醫療2021年的業績并不突出。2020年新冠疫情之下,九安醫療從前兩年的虧損狀態中走出,但到2021年,疫情利好不再。2021年前三季度,九安醫療營收為7.9億元左右,同比減少50%。
受九安醫療跌停影響,18日新冠檢測概念股集體大跌。迪安診斷跌逾8%,萬孚生物、熱景生物等均跌逾10%。
文 | 古月
運營 | 廿十三
每天兩篇深度稿件,解碼醫藥健康
#九安醫療##九安醫療跌停#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