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下,藥店客流低迷,但由于客單價大幅提升,藥店行業呈現回暖趨勢。 客流低迷,客單價上漲 前天(1月15日),在與央視新聞記者的連線中,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在未來一年,無論是群體免疫水平,還是疫
疫情影響下,藥店客流低迷,但由于客單價大幅提升,藥店行業呈現回暖趨勢。
客流低迷,客單價上漲
前天(1月15日),在與央視新聞記者的連線中,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在未來一年,無論是群體免疫水平,還是疫苗建立的免疫屏障,或是新冠治療藥物上市,都意味著這或許會是我們“最后一個‘寒冬’”。
藥店人的“寒冬”也會隨之過去嗎?
近日,中康CMH發布的全國零售藥店數據報告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全國零售藥店客流穩中有升,銷售額有回暖趨勢。
12月全國實體零售藥店客流量定基指數為79(客流量定基指數=每月監測零售藥店店均訂單量/2019年每月監測零售藥店店均訂單量均值*100),與11月的78相比有略微的提升。可以看出,局部區域疫情反復對全國整體客流影響不大。
但與疫情前相比,全國藥店客流仍處在相對低迷的狀態,2021年下半年的客流量約為2019年同期的70%~80%。
(圖源:中康CMH/數據不含中藥飲片和醫療器械,下同)
藥店客單價卻與客流量呈現出相反態勢。
12月實體零售藥店客單價定基指數為 124,與11月的128相比存在小幅下降,但仍比2019年同期水平高出不少。去年8月以來,藥店每個月的客單價都較疫情前同期上漲了20%左右,可以說,客單價是2021年藥店行業成長的核心驅動力。

整體來看,藥店的確呈現出回暖趨勢。2021年第四季度,由于客單價出現大幅上漲,因此,在客流回升程度不明顯的情況下,藥店店均銷售額情況也基本回到了2019年同期,并且回暖幅度比第三季度更明顯。
中成藥逆勢增長
分品類來看,不論是與上一月比還是與2019年同期比,化學藥和保健品在12月的銷售額均出現了下滑,其中,保健品在12月的銷售額只有2019年同期的73%,全年銷售情況都低于疫情前。
中成藥則在逆勢中呈現出雙上漲的態勢。從去年8月起,中成藥的銷售額就節節攀升,其12月的銷售額甚至超過了疫情前的同期數據。
(圖中紅色框均代表上升,下圖同)

上文提到“客單價是2021年藥店行業成長的核心驅動力”,其中,中成藥和化學藥則是“核心中的核心”。
中康數據顯示,2021年,中成藥和化學藥全年的客單價均高于疫情前同期。其中,化學藥單月客單價最高比2019年同期高出31%,中成藥單月客單價最高比2019年同期高出28%。保健品的客單價則相對穩定,與疫情前相比存在小幅上升。

從客流角度看,三類產品為藥店帶來的客流則都不盡如人意。
以第四季度為例,三類產品帶來的客流均為2019年同期的70%~80%。不過,三類產品的客流量均在12月出現了小幅提升,這或許也是藥店行業回暖的預告之一。
本文來源:藥店經理人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