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賽克與威高骨科的對決是一大看點 集采后的人工關節正在全國落地執行,脊柱類植入耗材就也吹響了集采號角。1月10日,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采辦發布通知,開展脊柱類醫用耗材信息集中維護工作。 人工關節、創傷、脊柱是骨科植入集采的三大重點,天津聯采辦
史賽克與威高骨科的對決是一大看點

集采后的人工關節正在全國落地執行,脊柱類植入耗材就也吹響了集采號角。1月10日,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采辦發布通知,開展脊柱類醫用耗材信息集中維護工作。
人工關節、創傷、脊柱是骨科植入集采的三大重點,天津聯采辦先后組織了國家人工關節集采、創傷耗材十二省聯盟集采。根據聯采辦內部人士的說法,脊柱將成為骨科耗材集采的收官之作。
此前在安徽、遼寧等部分省市,脊柱省級集采已經有過開展。有美敦力為代表的“躺平”企業,胸腰椎間融合裝置的降幅僅為1%,放棄了部分市場。
這一次,有企業對健識局表示:下次的脊柱全國集采可不能隨便報價,中標才能活下來,企業的壓力很大。
三大外資占6成市場,國產替代潛力巨大
脊柱集采早有明示。在人工關節集采政策講解當天,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采辦集采組組長高雪就明確表示:“人工關節唱標后,大家回去就可以準備準備脊柱招標了。”
脊柱是骨科植入市場的寵兒。根據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發布的《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2021)》,2020年國內的骨科植入市場規模接近300億元。其中,脊柱市場增長10%,超過創傷和人工關節,市場規模達到89億元。
這其中,強生、美敦力、史賽克三大外資占據近6成市場;國內企業以威高骨科、天津正天,三友醫療,大博醫療為主。
強生、美敦力是脊柱市場的兩大王者,長年占據國內脊柱市場的半壁江山。國內企業中,威高骨科的市場份額超過了史賽克,位居行業第三、國產第一,但與強生、美敦力仍存在較大差距。
“進口稱王”一直是高值耗材領域的普遍現象。
根據一家三甲醫院的骨科醫保患者的耗材使用情況分析報告:2019年,該院應用最多的6個品牌中,進口的有5個。作者稱:“進口耗材的費用相對較高,自費概率也高,雖然本院90%以上的植入性器材都是進口,但是質量也參差不齊,容易引發醫療糾紛。”
高價的脊柱產品推高了醫療費用,《中國醫學裝備雜志》在2021年3月發布的一份研報顯示:醫院于2019年5-7月的346例脊柱外科手術中,手術數量最多的4名醫生使用的脊柱耗材費用遠高于平均值。作者認為,這些大手術80%以上用的都是高值耗材,需要重點監控,以減少群眾費用負擔。
國產的脊柱產品存在一定的價格優勢,在集采的大背景下,有實現國產替代的機會。
根據威高骨科2021年中報,脊柱產品上半年營收4.9億元,同比增長33.94%。三友醫療的脊柱收入雖然不及威高骨科,但發展勢頭很強,同比增長高達75%。

大博醫療也開始發力,根據其2021年中報:大博醫療要在集采大環境下,自主研發和并購吸納有潛力的公司,提高脊柱產品的競爭力,目前已收購了北京安德思考普,進一步豐富微創脊柱產品線。
集采常態化,躺平恐怕不行了
在全國集采之前,地方的先行脊柱集采試水,已經反映出競爭的激烈。
2021年9月,安徽發布了第二輪脊柱集采的中選結果:35企業參選,其中外資的捷邁、強生、史賽克,以及國內威高骨科、北京富樂等共24家企業中標。產品中選價格在2019年談判成交價的基礎上,平均再降59%。
參與安徽脊柱集采的國內企業中,威高骨科、北京理貝爾的核心產品全部中選,外資企業史賽克表現最積極,多組產品中選,尤其是頸椎前路固定融合裝置、胸腰椎間融合裝置兩項當中,都是組內最高降幅。
中國市場上,史賽克的份額與威高骨科接近,貼身肉搏只能降價。在這次全國脊柱集采中,類似情況也可能發生。
威高則摩拳擦掌,期待集采。健識局注意到,威高骨科在2021年中報中強調:要坐穩國內脊柱市場的第一把交椅。
安徽脊柱集采中,美敦力并未發揮戰斗力,在胸腰椎間融合裝置的競爭中僅降價1%,直接“躺平”;捷邁、強生、史賽克都中選。美敦力號稱國內“脊柱之王”,在這次的全國脊柱集采中,美敦力是否還會放棄?美敦力方面暫時沒有回應。
健識局了解到,天津聯采辦組織的全國人工關節集采,并沒有國產化替代的要求。但聯采辦的工作人員對健識局表示:在醫用耗材的集采競價過程中,外資品牌的降幅很有可能會比國內企業高,國內外企業面臨的情況是一樣的,都需要背水一戰。
威高和史塞克、美敦力的競爭,很有可能沖擊到另一家企業:三友醫療。
根據三友醫療2021年半年報,公司脊柱產品占總營收的94.37%,一旦落標,面臨的就是生死難題。三友醫療也不否認落標的可能性,但表示:密切關注集采政策,努力提升市場占有率。
文 | 大衛
運營 | 廿十三
每天兩篇深度稿件,解碼醫藥健康
#集采##集采#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